万亿市值的比亚迪CTB技术,你看懂了么?

最近车企明星,比亚迪无疑是第一。市值已经突破万亿,成功超越大众汽车集团,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高市值的支撑是比亚迪持续发力的强劲技术,DM-I、DM-P超级混动技术、刀片电池,还有最近上市的CTB技术,几乎每一次比亚迪的动作,都能给品牌产品力提升一个台阶,也能在行业内外引起一大波关注。

比亚迪海豹因搭载了CTB技术,让其名声大噪。预售6小时,订单就高达22637量,海豹火的同时,比亚迪CTB技术也同样火出圈外。那么,什么是比亚迪CTB技术?与CTC技术相比,两者的区别在哪?作为消费者,技术不懂,我们应该关心什么?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一一解答。

万亿市值的比亚迪CTB技术,你看懂了么?

为了方便心急的朋友,我们先下结论:

1、从严格意义来讲,比亚迪的CTB也是CTC的一种,其在CTP的基础上,把车身与电池系统进行高度融合,从CTP的电池三明治结构,进化为CTB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2、从具体设计结构来看,“CTB技术”和CTC差不多,都是将电池直接融合在底盘中。但是与CTC不同的是,比亚迪的CTB技术不仅是“融合”这么简单,更厉害的是,它直接将传统电池变成“底盘”,成为白车身的一部分。

万亿市值的比亚迪CTB技术,你看懂了么?

3、无论ctc与ctb,其安全性还得经过实际用车考验。比亚迪CTB技术因为结构的减少,加之少去了很多焊接等工艺,成本自然也会减少,相应的维修成本也更低。

简单介绍完重点,下面我们开始正式分析:

何为比亚迪CTB技术?

比亚迪CTB技术,英文名称为Cell to Body,简单来说就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比亚迪CTB技术将电池包上盖与传统结构的车身底板集成,构成上盖“刀片电池”、托盘的整车三明治结构。

CTC与CTB技术,两者区别是什么?

了解这两个技术,我们先得谈谈动力电池设计的三个阶段:

早期的电池集成技术,是最传统的标准化模块,将电芯组成模组再盖上电池壳安装在车身底盘中。后来的CTP技术(无模组技术)问世,全称为Cell To Pack,顾名思义,就是减少或去除电池模组,直接将电芯、电池壳整合挂到车身底盘中,。而CTC则是再次进化,直接将电池和车身底盘融合在一起,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更好的优化车辆空间和提高续航表现。

万亿市值的比亚迪CTB技术,你看懂了么?

所以从严格意义来讲,比亚迪的CTB也是CTC的一种,其在CTP的基础上,把车身与电池系统进行高度融合,从CTP的电池三明治结构,进化为CTB的“整车三明治结构”。但是与CTC不同的是,比亚迪的CTB技术不仅是“融合”这么简单,更厉害的是,它直接将传统电池变成“底盘”,成为白车身的一部分。

万亿市值的比亚迪CTB技术,你看懂了么?

为何要研发CTB/CTC技术?

其实无论CTB还是CTC,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未来电动车的发展方向。因为随着电芯的集成化越来越高,电池与车身能够一体化,本身就能实现车内空间的最大利用。对于一辆增加几厘米消费者都能很灵敏感觉到的汽车而言,重要性可见一斑。

除了空间利用率,笔者以为车身一体化技术的研发,还关乎各大主机厂重夺话语权之争。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整车制造成本,还是技术,都占着非常大比重。而随着某些头部电池制造商的强势,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主机厂的整车技术开发。而CTB/CTC技术,看似只把底盘和电池车身合为一体。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操作,就能促进类似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制造商从更早的阶段介入车型设计,配合部分主机厂,特别是一些强势主机厂进行深度开发,让主机厂重夺话语权。

除了这些,比亚迪CTB技术还带来了什么?

上面我们提到比亚迪CTB技术,不仅带来了更大的空间利用率,还创新通过蜂窝形状,也带来了更强的安全性。除了这些,比亚迪CTB技术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另外一个就是50:50的整车黄金轴荷配比,要知道这个可是宝马吹了几十年的。应用比亚迪CTB技术,在电动车领域50:50车身配比能够轻松实现。通过良好的车身配比,能够为车辆带来更平稳的操控,达到更高性能上限提供强大基础支撑。

万亿市值的比亚迪CTB技术,你看懂了么?

而基于比亚迪e平台3.0,还能带来更低风阻和降低能耗,整车扭转刚度提升70%,超40000N•m/ ,而这个数据指标,在传统燃油车里,只能在百万级豪车里才能拥有。

万亿市值的比亚迪CTB技术,你看懂了么?

此外,比亚迪通过CTB技术将底盘与电池高度集成,为将为未来的智能底盘技术打下坚实基础,为实现高阶智能驾驶提供可能。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关心什么?

说了这么多,其实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讲并不需要完全了解。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讲,最关心的还是我们买车成本、实际用车感受和后续维修成本。

万亿市值的比亚迪CTB技术,你看懂了么?

CTB和CTC技术,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安全性。因为电池和车身一体化,虽然增加了空间利用率,但要么少了电池上盖,要么少了中间防护层,对于电池安全性能是否会受影响,这一点要打上疑问。虽然目前都说比以前安全性反而更好,但最后还是要以具体使用结果为准。

但值得一说的是因为结构的减少,加之少去了很多焊接等工艺,相应的维修成本也更低。举个例子,特斯拉一体化压铸技术被追捧,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也极大提升了消费者修车成本,甚至拉高了新能源车的保险费用。

技术迭代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其结果势必要为用户带来更加优秀的产品体验。而显然,比亚迪CTB技术所具备的优势非常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明治   技术   整车   底盘   市值   车身   电池   消费者   成本   主机   结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