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限制半导体关键原料出口,西方纷纷转向中国,中企利润涨2.5倍

近日,据俄媒报道,俄罗斯已经明确惰性气体出口限制的时间表,俄政府网站公布消息显示,包括氖气在内的多种惰性气体的出口,必须得到俄工业贸易部的批准,限制措施至少持续到2022年12月31日,该限制令生效后,俄罗斯不会向没有特殊许可的国家出售惰性气体。

俄限制半导体关键原料出口,西方纷纷转向中国,中企利润涨2.5倍

惰性气体的种类有很多,其中的氖、氩、氦三种气体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等产品所需电子芯片的生产之中。特别是氖气,对芯片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芯片生产厂商使用激光将电路刻在晶圆上,为了保证刻制过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必须加入氖气控制激光的波长。

有数据显示,俄罗斯的惰性气体供应量占全球所需总量的三成,乌克兰则供应了全球70%的氖气、40%的氪气,以及30%的氙气。拿氖气来说,乌克兰虽然是出口国,但其氖气大部分来源为俄罗斯的钢铁产业,乌克兰企业承担的主要是气体提纯的环节。也就是说,俄罗斯实际上控制着大部分氖气等惰性气体的原料来源。

俄限制半导体关键原料出口,西方纷纷转向中国,中企利润涨2.5倍

俄乌冲突爆发后,位于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和敖萨德的两家半导体级氖气工厂停产,这两大工厂提供给全球约45%-54%的半导体氖气,它们的停产意味着,全球芯片生产短期内,将面临惰性气体严重短缺的问题。其实,俄乌冲突发生后,俄方并未立即限制惰性气体的出口,而是在西方国家对俄施加多轮制裁后,才以此为“武器”进行反制,因为西方国家不断加码制裁,俄罗斯无法从西方国家进口芯片,那么也就没有义务再向西方国家出口生产芯片的原料了。

世界上两大惰性气体出口国,一个因国内局势动荡,无法继续生产,另一个因受西方国家制裁,限制出口,在这种情况下,惰性气体涨价已经无法避免。据半导体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俄乌冲突以来,氖气的价格已经上涨了五倍,并且短期内会一直维持在高价位,由于惰性气体严重依赖进口,三星、台积电等企业受到较大影响,美国、欧洲的芯片生产企业虽然暂时没有出现供应危机,但正在寻找更加长远稳定的供应渠道。

俄限制半导体关键原料出口,西方纷纷转向中国,中企利润涨2.5倍

有专家分析称,全球芯片产业链是一个整体,没有公司能够在原料短缺的情况下独善其身,特别是惰性气体这样的关键性原料,在西方制裁和俄方限制令都没有取消的情况下,半导体大厂要么寻求新的惰性气体产地,要么创新工艺,寻找替代方案,后者显然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

除了俄乌两国,当前有能力填补惰性气体市场份额的当属中国。早在2月底,包括荷兰光刻机巨头、美国储存芯片巨头美光等企业就进行了提前布局,准备寻找惰性气体进口来源,中国稀有气体供应商华特气体、凯美特气等多家企业相继通过了芯片巨头的产品认证,为日后供气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凯美特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外半导体公司在高价抢购惰性气体,氖气等惰性气体市场价格出现波动和上涨,今年一季度,凯美特气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5倍。

俄限制半导体关键原料出口,西方纷纷转向中国,中企利润涨2.5倍

自2015年以来,中国对半导体行业进行了大量投资,惰性气体分离和提纯技术在此期间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是惰性气体净出口国,在全球供应中的占比达到了40%至45%。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未来可能是世界惰性气体的集中供应地,其生产的惰性气体产品将获得一个不错的价格。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直言,俄罗斯限制出口惰性气体后,中国可能是一大受益者。

俄限制半导体关键原料出口,西方纷纷转向中国,中企利润涨2.5倍

中国是全球钢铁生产大国,稀有气体纯化技术已实现突破,生产工艺日渐成熟,并且在保障国内芯片企业需求的同时,还能大量出口国外,短短几年时间,芯片生产的关键原料就从“卡脖子”技术,变成了我们的优势。随着日后资金、技术、人才要素进一步集聚,中国芯片生产行业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三星   半导体   中国   乌克兰   原料   惰性气体   俄罗斯   美国   芯片   利润   关键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