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文:小清

我国在水力、风能、核能、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今年前4个月的新能源发电占比已接近30%。2022年1-4月,我国累计发电26029.3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18634.7亿千瓦时,占比71.6%。相比之下,我国水力、核能、风力、太阳能发电总量占比28.4%。

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31个省市中前10大发电强省从1月到4月的的发电量都超过了1000亿千瓦时,占我国总发电量的一半以上,达到了57.7%。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发电量达到了2000亿千瓦时以上,为2031.9亿千瓦时,占全国比重的7.8%,累计增长4.3%。

值得一提的是,就全社会用电增量来看,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发电量增量更高。目前,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发电比例稳步提高。截至4月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5亿千瓦,同比增长14.5%。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同比增长20.5%。

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与此同时,今年前4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量近60%来自新能源发电增量。不得不说,我国对新能源发电真的非常重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21年全球新增的海上风电装机量中我国占据了80%左右。那么,海上风力发电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海上风力发电与地面风电相比不需要占用土地,可以持续发展;其次,海上风力不受阻,风力比地面强,发电能量密度大;最后,发达的沿海城市往往用电量较多,而海上风力发电恰恰能填补这一缺口。最关键的是,我国海上风电资源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据统计,我国海上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及其附加岛屿,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可用海域,6000多个岛屿。根据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2亿千瓦,并且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为5亿千瓦。

中国2021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量占世界八成左右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2021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为2020年的3倍,其中我国就占据了80%左右,改变着世界风电设备制造商的版图。不仅是我国看中海上风电的优势,许多国家纷纷布局海上风电。

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早在2020年,日本就制定了到2040年最大实现4500万千瓦的海上风力发电目标。其计划将规模扩大到45个核电机组,作为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核心,力争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不仅如此,日本的东芝公司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资1万亿日元,用于投资风力发电等活动。

去年,越南设定了到2030年海上风力发电达3千至5千兆瓦,以及到2045年海上风力发电2.1万兆瓦的目标。今年4月,英国也宣布,为了在2030年将英国95%的电能转化为“低碳”,将把海上风力发电能力提高5倍。而我国的海上风电增势勇猛,就连海上风电发达的欧洲也显得黯然失色。

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690万千瓦,同比增长四倍以上。比如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它是我国去年投产的第一个10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其累计生产清洁电能10亿千瓦时,可替代30.76万吨标准煤。

不仅是海上风电装机量,在2021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93.6GW中,我国以50.91%的装机占比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国、巴西等。

很多人不明白,海上风电机组高达数百米,看着头重脚轻,竟然能抵御17级台风,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人们第一次建造海上风电机时,也是完全按照地面上的想法建造。首先就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打桩”简言之,就是在海床上开一个“洞”,插入海上项目的“腿”,并利用天然水压和沙力来稳定在水中。其次,建造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重力基础,并利用其自身重量将其稳定在水中。

但是,这两种建设非常缓慢,还需要海床作为基础,只能安装在海面30米以下的深度。因此,漂浮式风电机就成了海上的优质选择。我国“三峡引领号”就采取了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最高可抗17级台风。

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漂浮式风电机组可以安装在固定风力机无法触及的深度,充分利用辽阔海域的优质风资源,帮助风电机组捕获更多风能。水越深,漂浮式风电机越好用,安装范围可达60至300米,用途极其广泛。

最关键的是,漂浮式风电的制造和安装也可以很简单。漂浮式基础有三种类型,即单柱式、半潜浮式和张力腿式。漂浮式风电场的大多数流程,如制造和组装,都可以在港口完成。之后,只需使用拖船和电缆敷设船将其运输到指定位置。工艺成熟后,不仅能节省大量成本,还可大大减少施工人数和时间。

我国又一世界级领先,2021年增量占全球80%左右,如何做到的?

可以说,浮式风电机组通过船舶浮体技术,能有效降低风电机组的成本,是未来海上风电平价的技术发展趋势。去年7月,我国在广东省阳江海域成功安装了第一台国产浮式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机组容量为5500KW,每年可为3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力。

如今,继光伏之后,海上风电也进入了“清洁能源”的轨道。基于对新能源利用的重视,未来我国或许会越来越不依赖化石燃料,在新能源领域越走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增量   阳江   我国   发电量   装机容量   风能   风力   新能源   机组   海上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