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细数北京优化营商环境5年成效

营商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和经营者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则是每座城市的一大目标。

五年来,北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成效非凡。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5年,北京市牢牢把握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以增加企业和群众更多的获得感为目标,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对标国际规则和最佳实践,锐意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坚持不懈大力度纵深推进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制度突破和工作成效。

五年来,北京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始终坚持“转观念”“转作风”“转方式”,从“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转变,从政府部门“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转变,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

同时,通过坚持“顶层设计+压茬推进”的改革模式,北京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率先行动改革实施方案、三年行动计划和1.0到5.0的营商环境系列改革政策,力争在制度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年来,北京营商环境改革已经实现了从跟跑摸索到领先示范的转变。

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细数北京优化营商环境5年成效

2019年5月14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摆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海报。彭子洋 摄

5年来,营商环境改革措施直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约60亿元

在市场环境营造方面,北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围绕企业在设立、建设项目审批、融资信贷、科技创新、退出市场等全生命周期,推动逐个事项分析、逐个环节简化、逐项费用压减,为企业创造国际领先的发展条件。

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北京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按照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审批改告知承诺、简化审批等方式,大力推进涉及本市351个事项的“证照分离”改革,89个改革事项在国家要求基础上,提出了更优的改革举措。

针对企业变更难、注销难问题,北京推进由实质性审查到形式审查的改革,企业无需提交股东会决议、章程即可办理股东、住所、经营范围变更,对无债权债务或股东承诺承担未清偿债务的企业,无需提供清算报告,股东会决议即可办理注销,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6.6万家企业办理了简易变更、注销手续。

同时,政府审批效率有了大幅提高,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行政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大刀阔斧再造审批流程,5年来在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跨境贸易、纳税等领域共压减审批环节42个、压缩审批时间656天。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在逐步降低。据了解,5年来,通过实施重点领域一系列突破性改革,仅由于营商环境改革措施的出台,就直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约60亿元。

其中,企业开办免费刻制公章等改革为企业节省资金3.4亿元;实行施工图审查、简低项目工程勘察政府购买服务,节省约6.5亿元;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节省约6亿元;推行小微工程供电、供水、供气“三零”服务,节省约27.4亿元,推行高压用电“三省”服务,节省约8400万元;京津口岸推行“一站式阳光价格”,节省超过10亿元。

5年来,北京市法院网上立案达61.4万件

法治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着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以法治推动和保障改革,构建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一方面,北京以高质量立法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出台了《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确定了以告知承诺为基础的审批制度、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制度、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制度、以法治为基础的政策保障制度等5大制度,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为加快出台条例落实配套政策,北京先后制定了189个配套文件,升级了“区块链登记托管系统”“司法执法信息服务平台”等44个平台系统,为条例落实提供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北京以规范高效监管增强企业精耕细作的信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1200余个事项纳入“双随机”抽查并对社会公示,30个部门、42个领域实行联合抽查。同时,还建立了基于信用的监管机制,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稳步推进“互联网+监管”。

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细数北京优化营商环境5年成效

2018年12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在办事厅内向机器人询问相关业务。 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在司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据了解,5年来,从提升司法审判效率的角度,推动商事诉讼全流程提速,降低纠纷解决成本,最大程度保障企业合法经营。

同时,深化繁简分流改革,累计通过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结案63万件,平均审理用时分别约为32天和44天,均远低于法定审理时限。推行网上立案,实现全市全部一审民商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和执行实施案件网上立案,5年来全市法院网上立案达61.4万件。

疫情期间,为方便企业间解决纠纷,北京市推行网上庭审,实现所有民商事案件均可在电子诉讼平台和“北京云法庭”进行网上开庭审理,截至目前网上庭审累计超过70.5万次,位居全国前列,此外当事人还可在“北京云法庭”完成立案、交费、电子阅卷等诉讼活动。

出口退税“全程网办”,办理时间压减至6个工作日以内

在投资贸易环境方面,北京市围绕“两区”建设,对标国际规则和最佳实践,着力打造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在提高空港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北京拓展近年来港口通关改革做法,推进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通关便利化,采取“阳光价格、阳光服务、阳光效率”等方式,实现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至30小时以下和1.1小时以下,口岸通关综合费用再压缩20%以上。出口退税实现“全程网办”,平均办理时间压减至6个工作日以内。

为提升企业双向投资便利度,北京建立外商投资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机制,实现境外投资企业备案“全程网办”,更好服务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同时,北京先行先试推出了“投资北京地图”数字服务平台,集成了全市投资领域的政策、空间和服务资源,努力为外资企业提供空间信息权威、投资政策精准、用户体验友好、选址推介智能的线上投资服务。

在提升国际仲裁能力方面,北京国际仲裁中心设立,出台《境外仲裁机构在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业务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为境外仲裁机构来京和中国企业国际仲裁提供便利。

为便利国际人才在京工作生活,北京开设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一窗受理”。推出北京市政府国际版门户网站,以8种语言发布政策信息,为外籍人员提供在京投资、工作、留学、生活、旅游等场景服务,汇聚300余项涉外办事指南,提供53项网上预约办事服务,截至目前,总访问量超3000万次,覆盖18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20年以来,北京已完成538类、1.1亿条电子证照汇聚,实现65类电子证照线上直接调用

在政务服务环境方面,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加大“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力度,健全政企沟通机制,为企业、群众提供态度上暖心、渠道上集成、方式上便利、技术上智能的优质政务服务,用制度和技术的办法让市场主体和群众依规办事不求人。

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细数北京优化营商环境5年成效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层大厅,市民正在办理相关业务。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一方面,北京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北京市已全面构建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清除兜底条款9000余项,规范要件3.7万余项,推进办事指南、服务流程、服务平台和监督评价标准化,进一步明确统一编制公布办事指南,详细规范了26个重点要素,从咨询、预约、受理、审查、告知、送达等各环节明确了时限、标准、方式、场所渠道、责任部门等规范,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同一事项同等条件无差别办理。

另一方面,北京全面实施“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改革。“只进一门”,为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多头跑”“来回跑”的问题,2015年,北京建立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大力压减各部门专业审批大厅,目前已实现市级56个部门、96%的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从“跑部门”向“跑政府”的转变。

“一网通办”,全面实行“不见面审批”,建成覆盖市、区、街(乡)、村(居)四级的网上政务服务大厅,64个市级审批部门和16区全部上线,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全部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公积金、社保等1000余项事项掌上可办。

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菜”,细数北京优化营商环境5年成效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指导企业负责人使用智能终端设备办理手续。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2020年以来,北京已完成538类、1.1亿条电子证照汇聚,实现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65类电子证照线上直接调用,医师执业注册、机动车驾驶证期满换证等事项无需携带纸质版证件即可办理,平均减少40%的申报材料。

“一窗通办”,北京围绕“办好一件事”,避免企业、群众重复取号、排队,奔波于不同窗口,北京全面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综合窗口工作模式,取消过去的部门摆摊设窗模式,实现所有事项均可在任一窗口办理,目前共设立市、区两级政务大厅综合窗口1168个,工作人员超5500人。

此外,在关键领域改革方面,北京实现更大突破,推行“一窗办理”,打造“化学聚合”的综合窗口,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等事项合并办理,目前全市17个不动产登记大厅设有综合窗口263个。深入推进“全程网办”,实现12个部门婚姻状况、公证书、司法判决等13类信息实时共享。

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编辑 陈静 校对 吴兴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北京   环境   年成   证照   企业   北京市   政务   事项   制度   政府   国际   网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