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京山:大干部小干部,人人穿的尿素裤

作者:王章一

做编辑工作的笔者,整天爬格子,也够累的。盼来个星期天,本想多睡一会儿,让脑子歇歇,神经松驰松驰。可是,妻子硬是要我逛逛市场,买点衣服,顶好是先买条裤子,换换老式装备。


我这个已逾不惑之年的人,从小就不讲究打扮,衣冠与世同,只要冬能御寒,夏能遮羞就行了。小时穿补丁衣服,现在穿儿子淘汰的衣服,基本上保持了贫下中农的本色。然而妻子说我的几条裤子不是长了就是短了,不是颜色老化就是款式不新,穿着气没气派,人没人样;窝囊人,穿的衣服也是窝囊货。好,不买白不买,不穿白不穿,我下定了买裤子的决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京山:大干部小干部,人人穿的尿素裤


走大街、穿小巷,上商场,过长廊,各式服装五光十色,美不胜收。我特意留心了一下裤子。真是五花八门,仅男式裤就有什么丁字裤、萝卜裤、老板裤、太子裤、运动裤等等,有的款式还叫不出名堂来,可都不中吾意,觉得不太适合我这年龄的人穿。大概我的思想有点僵化保守吧。总之,逛了半天市场,还是空手而归。裤子没买成,却突然想起一则关于裤子的笑话来。


记得七十年代,是凭票供应商品的年代。那时吸烟凭烟票,吃糖凭糖票、吃肉凭肉票、穿衣凭布票,人平一年15尺布票,做了冬衣没得做夏装的,赶了人情没有自己穿的,再说布料是清一色的老棉布,非蓝即青,颜色单调,缝成衣裤,夏天穿透风差,冬季穿皱巴巴。后来,不知是哪位发明家,将日本进口的尿素的包装袋染成青色或咖啡色,缝成裤子,夏天穿上,象的确良,清爽极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京山:大干部小干部,人人穿的尿素裤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京山:大干部小干部,人人穿的尿素裤


但,这尿素裤子却是紧俏物资,一般人搞不到手。那时,我是一个农民,上街为生产队买过无数次尿素,总是把尿素往箩筐一倒,袋子就被营业员收了,说是要回笼。我知道,他是去开后门。当干部的和同营业员有关系的人,花上一元钱,买到2个尿素袋子做裤子,那时穿上它,显示出一种等级和高贵。我就看到好几位干部穿这裤子,气派得很。我也羡慕得很。


然而,还有一点缺憾,这尿素洁白洁白,又很薄很薄,上面印的什么“尿素”“日本产”“含氮百分之四十五”等字样,虽然用染料染了好几道,还是依稀可见。用文学的术语讲,这可能是一种“缺憾美”吧。由于老百姓买不到它,心中就有点气。于是,不知哪位乡土文学家作了一首顺口溜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大干部,小干部,

人人穿的尿素裤。

有青的,有蓝的,

就是没有社员的。


前面是日本产,

后面是尿素;

屁股一扭,

含氮百分之四十五;

屁股一转,

百分之四十五含氮。”


又后来,据说,有位医生因没有穿上这“尿素裤”,就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论证“穿尿素裤致癌”,再也没人敢穿了。当然,这是种传闻,不足信。


然而,穿“尿素裤”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商品琳琅满目,衣服款式新颖独特,甚至一年一个新潮流,令人应接不暇,我们国人扬眉吐气了!


笔者的裤子没买成,却想起这则早已被遗忘了历史笑话,多少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原载《京山报》1993年6月5日第三版,获第六届荆州新闻奖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尿素   干部   松驰   京山   缺憾   营业员   窝囊   百分   裤子   款式   衣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