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海南美食

海南水热条件优越,因而物种丰富,也是美食大省。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被并称为海南四大名菜,更有数之不尽的山珍海味,令人垂涎三尺。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白斩文昌鸡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烧加积鸭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清炖东山羊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酿和乐蟹

本着不做博物学研究的吃货不是好吃货的原则,笔者努力深入了解更加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海南。限于主客观条件,这里介绍的都是笔者赶海或在海鲜市场见到和吃到并且比较确定名称的物种,只做食物可游赏科普,不做学术讨论。如有疏漏之处敬请指正。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敲黑板!!!

海洋物种有相当部分可以食用,但希望读着秉承最高原则:在野外不认识的物种不建议随便采食,毕竟所有东西都至少可以食用一次,但有的也就最多食用一次……

况且,有些野采的美味即使不是有毒的,也可能是很刑的,万一误食了国家保护的物种,牢底坐穿指日可待。提请慎重!


游客海滨常见物种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研学海南:吃货的视角下不正经的博

常见植物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常见植物


亿万年前,地球最初的生命就诞生自海洋。海洋植物是海洋中利用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以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属于初级生产者。作为食物金字塔的最底端,承担着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职能。


海洋植物门类甚多,从低等的无真细胞核藻类(即原核细胞的蓝藻门和原绿藻门),到具有真细胞核(即真核细胞)的红藻门、褐藻门和绿藻门),及至高等的种子植物等13个门,共 1万多种。



作为普通游客,在海南的滨海地带常见的植物主要有厚藤、紫花大翼豆、喇叭藻、团扇藻、马尾藻、伴绵藻、网胰藻、海绵、囊藻等。



在我国分布广泛。就跟其他分布广泛的物种一样,特点就是名字多多。这种学名为Ipomoea pes-caprae的植物,又名马鞍藤(福建、广东、广西)、沙灯心(广东)、马蹄草、鲎藤(福建)、海薯、走马风、马六藤、白花藤(浙江)、海茹藤、二裂牵牛、二叶红薯、红花马鞍藤、马蹄金、狮藤、海薯藤、沙藤……


是一种常见于热带地区的旋花科番薯属多年生匍匐蔓生草本植物。厚藤的叶先端明显凹陷或是接近两裂。厚藤生长在海滩较高的地区并且能在含盐的环境生长。


就算提起旋花科你不熟悉,但它在旋花科的一个亲戚你肯定熟悉,那就是牵牛花。所以,厚藤的花也与牵牛花极其相似。


《本草纲目》中记载,厚藤是旋花科植物鲎藤全草的中药名。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痈,散结。治风湿痹痛,痈疽,肿毒,疗疮,痔漏。在《福建民间草药》这本书里说消痈散结,祛风除湿,解毒益气。

由于藤蔓结实坚韧,过去的渔民也曾用来编织捕鱼网。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学名Caulerpa lentillifera,由于主枝及小枝上密被倒卵形囊,圆圆的小小的像一颗颗小葡萄而得名,通常简称葡萄藻。

养海缸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一般为了净化水质,丰富海缸物种,我们通常都会在藻缸养一些这样像葡萄串一样的高等藻来吸附一些水中的有毒害物质,就是它。

葡萄藻原生于日本冲绳,是蕨藻属的一种可食用藻类,营养价值高。在日本也被称为绿色鱼子酱和长寿藻。

这种被称作海葡萄的美味口味微微鲜咸,适合做寿司或者凉拌生食。放进嘴里会感觉像鱼子酱一样,颗颗爆开,海洋的气息扑面而来,点燃你的味蕾。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作为一个科,包括多个品种,属褐藻门。藻体分固着器、茎、叶和气囊四部分。通常在海边看到有小泡的褐色海藻,很有可能是马尾藻。

说到马尾藻,笔者想起了一个相关的名字,马尾藻海。位于北大西洋环流中心的美国东部海区,约有2000海里长、1000海里宽,平均深度约4500米以上,位置在北纬20 35 、西经35 70 之间。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马尾藻海,是世界上公认最清澈平静的海,清澈到什么程度呢?请看魔法: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马尾藻海和马尾藻有什么关系呢?


在世界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海区的东邻广阔海域,也曾发生过轮船沉没、飞机坠落的骇人听闻的事件。而且,这片海域要比百慕大三角海区大得多。


这片海域中有些地方长满了绿色的水草。当年哥伦布率领3艘帆船经过这里时,整整与水草搏斗了3个星期才逃出这片“水上草原”。他们给这片草海起了个名字叫“萨尔加查”,葡语的意思为“腌了的海”。后来,“萨尔加查”就成了这片海区生长的海草的名称,我国则称其为“马尾藻”,称这片海为“马尾藻海”。


来,我们将话题从地理扯回到餐桌,继续说马尾藻。

马尾藻可提取褐藻胶、甘露醇,用于食品添加剂,我们吃的果冻很多都含有马尾藻的提取物。


据说幼藻可以生食,可能是我运气不佳遇到的不够幼,生食适口性差,说人话就是扎嘴,笔者在海边捡到咬过,着实是有点腥……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这个看起来好像不怎么好吃。


之所以把团扇藻放在这里,一是因为笔者在三亚赶海经常见到,二是因为笔者曾读到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一篇论文中提到,团扇藻中一种新型的分化诱导剂7a—羟基岩藻甾醇,试验研究证明大团扇藻的CH2CL2提取物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具有明显的分化诱导活性,能够在这种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分化为近似正常细胞。说人话,就是对癌症和白血病的有可能有治疗作用。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一大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海洋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保持健康和完整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仅就海洋能提供的动植物资源就让我们获益良多,不仅可以食用,也可以制药和科研。这座宝库丰富而神秘,也许很多解决世纪难题的关键都潜藏其中,一旦物种灭绝或环境破坏,通关密匙就永远无从获得了。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又名长石莼,海白菜,海波菜,海青菜等。根据我在学习植物学的时候总结的最重要一点知识,通常叫做什么什么菜的植物都可以吃,而且颇为好吃。缘管浒苔适合凉拌,辣椒粉和蒜是绝佳拍档,啧啧。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味道跟缘管浒苔相似凉拌、佐汤最佳。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网胰藻学名Hydroclathrus clathratus,为褐藻门,萱菜科的藻类,分布于我国台湾的东部、北部,小琉球及其他的离岛都有分布,但数量都不多。

常群生在低潮线附近或亚潮间带的岩石上,在风浪较平静的内湾较多。用作饲料、肥料、食用、驱虫剂。

网胰藻还有个别名叫朱有财,额……不是,是“猪油菜”,不过笔者看来看去也没看出来这跟刷锅的海绵差不多的玩意跟猪跟油有什么关系,鉴于赶海看到的只有这么一小朵,就放过它了没有尝到味道。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不正经的博物学(一)游客常见海滨植物

往期好文

研学海南:吃货视角下不正经的博物学(二)贝类

居家隔离科普 | 抗疫蔬菜包知识点与新课标

《梦华录》刘亦菲们快看:宋茶能养神仙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海南   马尾藻   褐藻   植物   团扇   博物   海区   物种   海滨   视角   生态系统   笔者   海洋   游客   常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