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郑大清,新疆著名民营企业——天地集团的董事长,早在2004年就已经位列新财富劳斯莱斯500富人榜第61位,两年后更是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第146位。

天地集团如今已历经27年风雨,在郑大清的带领下,朝着更高的目标进发,着重于科研的投入、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一个屹立不倒的大型企业集团。

光环和鲜花的背后,总是凝结着无数的汗水与艰辛。郑大清能有如今的卓著成就,都是靠着一路走来的坚韧不拔和辛苦付出得来的。他跟刘强东很像,起点很低,全靠乡亲们的帮助,才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重逾千金的70元

1985年3月的一天,四川省仪陇县丁字桥镇郑大清的家里,挤满了乡亲们。

其时,郑大清结束了八年的部队生活,回到了家里。

他是在十八岁那年参的军,刚入伍,就成为全团第一个获得团嘉奖的新兵,第二年当上了班长,带领全班夺得一次集体三等功。要是郑大清能够在部队一直发展下去,前途将会不可限量。

只可惜,郑大清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父母下地干活,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到了后来提干的时候,因为文化课不过关,郑大清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只能选择退伍归乡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郑大清从小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听母亲说一说那些流传于市井之间的小故事。郑妈妈很擅长讲故事,讲得最多的是那些历尽磨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名人小故事。她用故事的感染力教导郑大清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百折不挠的人。

可以说,母亲对郑大清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她总是说百炼成钢,这也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因此,这次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挫折,郑大清也并没有自我放弃,他打算离开家乡,外出打拼,闯出一片天地。

可是,只靠种地过活的家庭,根本没办法给郑大清凑出路费,郑家一时之间,愁云笼罩。

乡亲们知道后,七拼八凑,好不容易凑出了70块。这次他们到郑家来,就是要把凝结着乡亲们的善心的70块交到郑大清手中。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双手捧着沉甸甸的零碎钞票,郑大清颤抖不已,眼前早就被泪水模糊了。丁字桥是穷乡僻壤,各家各户都过得十分艰难。

郑大清知道,这70块,每一分每一毫都是乡亲们从牙缝中挤出来的,捧在他的手里,犹如千斤重。

郑大清不愿辜负乡亲们的厚望,哽咽着收下了这笔在当时来说算是巨款的钱,并且在心里暗暗立誓,一定要出人头地,回报乡亲们的恩情!

初出茅庐横生波折

郑大清简单收拾了行李,就孤身一人踏上了前往新疆的火车。三月份的新疆,仍旧是寒风凛冽。

郑大清抵达乌鲁木齐时,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于是,年轻气壮的郑大清来到了一个建筑工地,靠卖力气为生。在部队提干时吃过没文化的亏,郑大清在闲暇之余,争分夺秒地开始了自学,看许多的建筑类书籍,学各种建筑学知识。

郑大清的勤奋苦学,为自己带来了机遇。很快,他就被提拔为班长,工资也涨了不少。

郑大清受过乡亲们的恩德,时刻惦记着回报大家。看到新疆的各大工地热火朝天,郑大清觉得自己这时也算是小有成就了,心念一动,何不回乡召集乡亲们一起出来打拼挣钱,离开那个没有什么出息的小乡村。

于是,郑大清借过年回家的契机,跟乡亲们详细说了自己在外的经历,吸引了四十多个青壮年,跟着他一同回到了新疆,投身于工地建筑。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穷苦人家出身的郑大清和乡亲们,一心想着能挣多点钱,让家人过上好生活,所以干活时都十分卖力。

但是天不遂人愿,大家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年终结算的时候,黑心的老板却卷款潜逃了。

郑大清被这个变故打击得眼冒金星,那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就这样打了水漂,有冤无处诉。更重要的是,乡亲们都是郑大清召集来的,郑大清觉得自己应该负最大的责任。

郑大清给每一个乡亲都郑重地写了欠条,跟大家拍胸脯保证:“我郑大清当牛做马,都要给大家还上这些血汗钱!”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大家都清楚郑大清的为人,并没有过多责怪,反而对他说:“我们相信你,你一定能带领大家挣到钱的,我们愿意继续跟着你干下去!”

再一次感受到乡亲们的无条件支持,郑大清迅速红了眼眶。其实,他只是一厢情愿地不想辜负乡亲们,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挽回损失,他并没有底。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郑大清又想起母亲,她曾经多次跟他说:“人生来不经点折腾,算是白活了。”

郑大清咬紧牙关,对自己说:“百炼成钢!”他坚信,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办法

那个冬天,背负着乡亲们厚望的郑大清,靠着一双脚,走遍了各个劳务市场和建筑工地,四处寻找机会。在最苦最难的时候,他也没有想要退缩。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终于,在1988年的春天,郑大清谈下了新疆制胶厂的厂房维修合同,在乡亲们的齐心协力、辛苦劳作之下,仅凭三个月,他们就完成了全部的工程,还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尝到甜头的郑大清精神振奋,很快又接下几个小工程。到了年终结算的时候,除去拖欠工人的工资,他还获得了几万块的红利。

这一次的成功,让郑大清看到了希望,他摸清了局势,知道了该如何向前发展。

辛苦了三年后,他拥有了几十万的积蓄,算是在乌鲁木齐站稳了脚跟。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找到了发展之道

时间来到了1990年,郑大清看准了新疆的批发零售业前景大好,于是投入二十万,开设了一家大型商场。

随后,又了解到新疆蕴含丰富的煤炭资源,投资开设了两个煤矿。

然而,郑大清还是太稚嫩,虽然经过了一点波折,但是人生经验还是不足,由于决策失误、管理无方等原因,他的两个煤矿非但没有给他带来期望中的厚利,还接连倒闭,血本无归,就连商场业因经营不善而关门。

这对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郑大清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这一次的沉重打击,让他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未来无望。他痛苦至极,最难过的时候,甚至想到了轻生。还好对妻儿的顾虑,使他没有迈出那不可回头的一步。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很多的时候,郑大清都会想起母亲,想起她给他讲过的那一个个故事,那些坚毅勇敢、顽强拼搏的人。在这个时候,郑大清越来越明白,母亲对他的期望,都包含在这一个个故事中。

人生,不过是起起落落,祸福相依。钢铁尚且要经多次捶打,暂时的失败,焉知不是成功的起点?

想明白的郑大清很快就振作起来,重新审时度势,靠着顽强不屈的毅力,跌跌撞撞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之道。

1995年,新疆天地实业贸易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成立。郑大清这次眼光极准,用筹集到的40万元,接下第一个投资项目,为公司获得十分可观的收益。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郑大清深知,企业的发展需要每一个员工的付出,只有上下齐心,企业才能屹立不倒。于是他提出仁爱、亲情化等管理理念,把自己一直秉持的为人之道作为企业文化推行,要求一众员工互相关心,团结友爱,提高了企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有了郑大清的用心经营,公司发展迅速,到了2004年,资产就已经翻了近五千倍。

郑大清在1998年的时候,还创造了一个西北地区的奇迹。当时他投入两亿多资金,建设“东方100商厦”。但是在建的过程中,资金链断裂,员工的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人心开始波动。

生命给郑大清的考验又一次不期而至,这一次,坚信百炼成钢的郑大清丝毫没有犹豫。他马上行动起来,事事亲力亲为,每天都深入工地,给工人做思想工作,分析利弊,还跟工人们庄重承诺:“只要大家戮力同心,按时完成工程,再大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有了郑大清的鼓劲加油,工人们都一扫颓废,更加卖力地干活。

当时,正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全国的商业都一片黯淡。郑大清却坚持不懈,带领着工人们争分夺秒地奋战。

仅仅九个月的时间,一座三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商业大厦就落成招商,让全国的商业界为之一振。

如今回望这段经历,郑大清不无感慨地说:“不管多大的困难,只要用心去做,努力去付出,总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宝剑锋从磨砺来嘛!”

可以说,郑大清诚信正直、百折不挠的伟大人格魅力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他的事业。

功成名就后的回报

一路的创业,艰难险阻不足为外人道。让郑大清最念念不忘的,是当初乡亲们给他筹集的那70块。

因此,在他取得卓著成就后,马上回报生他养他的家乡。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2001年11月,郑大清回乡探亲,目睹了家乡的落后面貌,心里难过,当即就决定捐赠700万元,为仪陇县建造75座桥。

在县领导提出用他的名字命名他捐献的桥梁时,他还马上拒绝了,并说:“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的成功,都是靠社会给的机会,我的企业如今做大了,回报社会也是理所应当的。”

母亲的谆谆教诲还时常在郑大清耳边回响,于是,他决定把所有的桥梁都命名为“慈母桥”。这是对母亲的缅怀与感激,也是对像慈母一样一直关照他的乡亲们的回报。

除此之外,郑大清还出资捐建了很多希望小学。因为自己年幼的时候缺少受教育的机会,长大后吃了不少没文化的亏,郑大清一直耿耿于怀。他希望家乡的孩子们都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识字,将来博个好前程。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2007年,郑大清还在家乡设立了一个养老基金会。凡是年过六十的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几百块的补助。

在一年过年的时候,郑大清还租来很多直升飞机,带上村子里的老人,在蓝天上翱翔,让老人们好好看清楚,自己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郑大清格外厚待当初给自己伸出过援助之手的乡亲们,送钱送家电,不遗余力,总想着对乡亲们好一点,再好一点。

自从有了手机,郑大清的手机号码就从来没有更换过。这是因为他担心乡亲们遇到困难需要找他帮助的时候,找不到他。

可以说,如今郑大清对乡亲们的回报,远远超过了当初的乡亲们的付出几千几万倍,可他还是觉得不够,总是说:“乡亲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计回报地帮助我,情义值万金,现在我做再多都是应该的!”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乡亲们都是施恩不望报的人,从来没有想过给郑大清会有朝一日还钱给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得到郑大清的回报。

如今看到郑大清事业有成,又带动着家乡的人民一起发家致富,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人人都与有荣焉,很为他高兴。毕竟大家曾经都对郑大清寄予厚望,相信他有朝一日肯定能出人头地,现在真的梦想成真,实在是值得开心。

郑大清一直坚持做慈善,他对社会的回报,并没有局限在自己的家乡。

曾经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孩子患上重病,无钱医治,很可能会终身残疾。他二话不说,马上把小孩子接到新疆医学院医治,并承担了所有的医疗费用。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像这样的好事,郑大清做了很多,因此被誉为慈善企业家。只不过,他为人一直低调,只埋头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并不问名利,所以他的事情一直鲜为人知。

郑大清虽然富甲一方,但是他从未改过朴实的作风,谦逊平和,淳朴善良,完全没有一点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逼人气势。

曾有人问郑大清,如今功成名就,怕不怕有心怀歹意的人恶意中伤诽谤。

郑大清坦然地笑着说:“我从出生开始,就过着贫困的生活,什么磨难没经过?心怀不轨的人那点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算得了什么?我凭借自己的能力,取得如今的成就,一分一毫都光明磊落,不怕有人颠倒黑白。而且,我坚信,身正不怕影子斜,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代价的!”

四川富豪:村民曾凑70元帮他,发达后不换手机号,怕乡亲找不到他

可以想见,有郑大清这么正直仁心的领导,新疆天地集团的未来肯定会一片光明,郑大清也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中国江西网:《奋斗中的幸福——郑大清

2、达州广播电视报:《红包领起直升机坐起 返乡男用约1200万元向乡亲们拜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乡亲   百炼成钢   富豪   乌鲁木齐   新疆   厚望   手机号   村民   家乡   成就   母亲   机会   天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