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喜马拉雅六条沟,日喀则占了五条,樟木沟是另一个经此到尼泊尔计划必经之沟,所以这一次放弃了,余下的四条沟:亚东沟、陈塘沟、嘎玛沟和吉隆沟,我们将一条一条的去走一走,去看这些喜马拉雅造山造山运动中形成的奇特地貌和因此而迥异的气候与生态。


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一直对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好奇,海水是怎么从这里退出去的?这里又怎么成了世界屋脊?网上资料看了不少,下面这则我觉得比较通俗易理解。

造山运动泛指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发生于第三纪的造山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有三个主要造山幕:

第一幕发生在始新世末期到渐新世初期。海水从青藏高原全部退出,并伴随有强烈的褶皱、断裂及中性岩浆岩的侵入;

第二幕,发生于中新世初期,有强烈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形成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导致地壳大幅度隆起和岩浆侵入;

第三幕从更新世至现在,主要表现为高原的急剧隆起,周围盆地的大幅度沉降,以及老断裂的继续活动,部分地区有第四纪火山喷发活动。

喜马拉雅运动是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剧烈的构造运动。在喜马拉雅期间,印度板块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撞上了欧亚板块,使整个欧亚板块东部再次受到了近南北向的挤压作用。

其中,中国西部受到的影响最大。在剧烈的挤压作用下,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迅速抬升,它们都是大型滑脱构造,在滑脱面之上发育了一系列的近东西走向的逆掩断层,其中较大的自南向北依次是喜马拉雅主前缘断层带、喜马拉雅山主边界断层带、喜马拉雅山主中央断层带、定日-洛扎断层带、雅鲁藏布江断层带、噶尔-纳木错断层带、班公错-怒江断层带、空喀拉-唐古拉温泉断层带和金沙江断层带等。这些逆掩断层之间形成巨大的褶皱断块山系,自南向北依次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等;断层带本身则表现为山脉间和高原上的低地。

喜马拉雅运动过后,现代的中国地貌基本形成。在中国西部,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迅速抬升,使后者成为“世界屋脊”,并导致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阿尔泰山的抬升(“活化”),以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的相对下降,新疆地区的“三山夹两盆”地貌就此形成。
  在中国东部,近东西向的张裂作用则使李四光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中的三大隆起带和三大沉降带之间的相对高差加大,其中第三隆起带东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成为中国地貌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第三沉降带南段(即四川盆地)以西的横断山则连同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起成为中国地貌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这种三级台阶的地貌使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最终得以全面形成。
  同时,由于闽粤沿海正断层的张裂,海南岛和台湾岛与中国大陆分离,断裂带在第四纪冰期过后遭受海侵,分别形成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


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挤压与隆起是造山运动的直接结果,挤压与撞击造成高原边缘呈散片化的结果是一条一条大地缝隙里的深沟,就象一团快要干裂的泥团被猛力摔在地上,边缘的层次错列与碎裂就是这些高原边缘的地形,因为边缘,海拔也从高原腹地的四五千降至两三千,气候与生态因为海拔而迥异,往往被称为类似于江南,墨脱是这样,陈塘是这样,亚东是这样,我们行程里阿里的普兰也是。


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是深沟,是沟两边挤压的山岩,如同撕开的书页,似乎杂乱无章,仔细看,总会发现一星两点用力的方向。还有就是崎岖的路,陡升陡降的路,碎石随时会滑落的路,同时也是这些深沟里人们通往外界唯一的路,因为,这样的地形里要有一条畅通的路,太难了。


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从江孜到亚东这一百多公里的路还是挺不错的,帕里草原的湿地,多情措的如镜风光,一条黑绸带般延伸向远方的柏油路,舒缓的山坡,吃草的牛羊,仿佛静止的画面总会让人会产生些恍惚,所以,当车驶离草原,颠簸着一路下行,直到两侧的山越来越高,植被越来越密,绿色越来越浓,河水越来越欢畅时,我们知道,我们进沟了,我们进入了此行计划中四条沟中第一沟——亚东沟。


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亚东沟有“气蒸米粮仓”的说法,这里气候宜人也宜庄稼,这里与不丹、锡金相邻,这里亚东口岸有边境免税店,县城里很繁华,虽然处于山沟沟里,地势不平,县城中间还有一条咆哮的河,但它的消费与物品以及街上行人的装扮丝毫不亚于内地城市,当然,进出它也自然是在崇山峻岭之间,自然条件的限制,路都好难走。


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那个免税店还在离县城三十公里样的边境上,同行人最后统一的意见是我们这一路基本都是沿着边境走,行程的开始最好确定性高点,按计划第二天去康布温泉去曲登尼玛,从亚东沟到陈塘沟还有更加艰难的路要走,所以,放弃了与据说世界上最幸福国家不丹的近距离接触,至于幸福与否,目前也是仁者说仁,智者说智。


阿里大环之亚东沟

亚东一晚,大家伙咆哮河边饭店里吃了一顿四川菜,住了一晚快捷酒店,因为海拔低,前一天的昏旋统统一扫而光,精神抖擞的在街上转了转,终因为天色将晚,留下了满耳的河水轰鸣后,休息。

要说对亚东的印象,最大的是县城中间那条咆哮的河,然后是高低不平的街道,再就是高大的密林与陡竣的山峰。

资料里说:

亚东沟居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周围有亚东口岸(通过乃堆拉山口)。四面环山,东与不丹接壤,西接锡金。

亚东县和错那县、墨脱县是西藏三个特殊的县,都大体在大山的南麓,都有很长峡谷,受印度洋暖流的强烈影响,形成雨水丰富、植被丰富的环境。因为亚东沟这条狭长的气流通道,年楚河两岸之所以成为西藏最大的米粮仓。

亚东沟南北落差近二千米:从海拔4700多米的帕里镇下行,经上亚东乡、下司马镇(海拔2945米)、下亚东乡,南部海拔2800米。植被从高山草甸到低矮灌木丛,到高耸的乔木林。从帕里至亚东县府所在地下司马镇的46公里。
  今日的亚东是我国与不丹、印度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要道。亚东县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物产丰富,素有"西藏小江南"之美誉,这里不仅蕴藏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有博大精深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有"一泉两寺、一湖一山、一草一木"即康布温泉、东嘎寺、嘎居寺、多庆湖、卓木拉日雪山、帕里草原、下亚东原始森林、亚东沟自然风光等。

亚东沟是夹在两座山的山谷里,沟里面有一条水流相当湍急的河,河两岸的风景有点象四川沿路风景的味道。由于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四季常青,山上长满着五颜六色的灌木丛,在秋季里的景致颇有几分九寨沟的风韵,沿着亚东沟一直下坡,树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茂密,空气也似乎温润了一些。这里的雪峰高耸云霄,气势磅礴;山谷间的冰川,在阳光照耀下,似一条条银龙飞舞;而在山腰缭绕的云朵,亦不甘寂寞,变幻着各种舞姿,把雪山妆点得楚楚动人。雪山下是一个长形的高山湖泊,清澈透明,在阳光、蓝天、雪山的映衬下,呈现出浅蓝、深蓝、浅绿、深绿、墨绿等多层颜色,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湖面不时掠过不知名的水鸟,湖上黄鸭双双对对在水中嬉戏。而湖岸,绿草如茵,开满了各色小野花,牛、羊、帐篷、牧人散落其间,悠然自得,形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不到亚东沟,不知高原美",久居西藏的人都这么说。"到了亚东沟,方知亚东美 。站在高处放眼欣赏亚东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巍峨壮丽的喜马拉雅群山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东沟   不丹   深沟   喜马拉雅   山脉   造山运动   亚东   阿里   断层   地貌   海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