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可持续羟基化学实现高度可逆的锌金属电池负极

意义

可充电锌金属电池 (RZMB) 被认为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可以消除锂基化学物质带来的供应链和成本危机,同时保持可观的能量。然而,因为锌在电池环境中的不可逆性,目前的 Zn 金属电极仅限于浅循环条件(< 1 mAh cm -2) 和低效利用率 (< 10%) 。我们使用 MeOH 改变了 Zn 电解质和相间化学的溶剂化结构,实现了 Zn 金属电极的高利用率 (50%) 和高库仑效率 (99.5%) 以及 RZMB 前所未有的宽工作温度范围,最低温度低至-40 C。这项工作开辟了一种在分子水平上调整锌的电化学行为的方法,从而可以实现新兴的电池化学用于实际应用。

《PNAS》可持续羟基化学实现高度可逆的锌金属电池负极

图文简介

可充电锌金属电池 (RZMB) 可以为已建立的电池技术提供更可持续和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以满足未来的储能应用。然而,最有前途的 RZMB 电解质通常是水性的,需要高浓度的盐才能将效率提高到商业上可行的水平,并减轻水引发的寄生反应,包括析氢和腐蚀。基于非水溶剂的电解质有望避免这些问题,但使用除水以外的溶剂进行的全电池性能演示非常有限。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研究了 MeOH 作为替代电解质溶剂。这些基于 MeOH 的电解质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出色的 Zn 可逆性,库仑效率 > 99.5%,超过 1,800 小时没有电池短路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卓越的性能很好地转化为 Zn || 无金属有机阴极全电池,在 -40 C 下 > 800 次循环后的容量衰减< 6% 。

《PNAS》可持续羟基化学实现高度可逆的锌金属电池负极

MeOH 基电解质的体积和传输特性

《PNAS》可持续羟基化学实现高度可逆的锌金属电池负极

MeOH 基电解质中的锌金属阳极电化学可逆性

《PNAS》可持续羟基化学实现高度可逆的锌金属电池负极

锌金属阳极的后循环分析。

《PNAS》可持续羟基化学实现高度可逆的锌金属电池负极

基于 MeOH 的电解质的全电池性能演示

《PNAS》可持续羟基化学实现高度可逆的锌金属电池负极

论文信息

论文题目:Highly reversible Zn metal anode enabled by sustainable hydroxyl chemistry

通讯作者:Lin Ma,Oleg Borodin ,Chao Luo,Kang Xu

通讯单位:陆军研究实验室、乔治梅森大学化学与生物化学系


小编有话说:本公众号推送内容仅作高分子能源领域科研人员学术交流使用,不用作任何商业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乔治   电池   负极   金属   电解质   化学系   羟基   电化学   阳极   可持续   高度   化学   通讯   论文   可逆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