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文丨路西法尔


承认吧,人类对恐龙已经厌倦了。


2015年的《侏罗纪世界》第一集中,为了挽救侏罗纪公园日渐下滑的客流量,吴博士凭空造出了「块头更大、叫得更响、牙齿更多」的混血恐龙,「它根本就不是恐龙」。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侏罗纪世界》


不幸地是吴博士的台词也适用于这个经典系列重启后的命运:银幕上的恐龙动作更流畅、皮肤更细腻(随科学与时俱进加入羽毛和绒毛)甚至更有人性,但观众们对此已经麻木。


《侏罗纪世界3》中的人类威胁被悄悄换成了变异蝗虫:什么都吃、特别能生而且根本不会死,厉害吧?似乎连环球影业自己都相信:恐龙已经过气了。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侏罗纪世界3》


在《侏罗纪世界2》的结尾,恐龙涌向人类居住的城市。人龙相遇会是怎样的光景?这是上一部留下的悬念。


然而当我们真地在《侏罗纪世界3》里看到这个世界时,无疑会失望于它的平庸:恐龙被用于地下赌场或训练成杀手,除此之外,人类社会好像没有太多变化,似乎地球上只不过又增加了一种大型犬。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近景是颤抖不已的人类,远景是霸王龙的低垂的鼻孔,它紧贴着地面搜以寻猎物的气味——这是新老六部曲中反复出现的经典构图,虽然只露出一鳞半爪,但这个画面中恐龙给观众造成的压迫感是全景式摄影无法比拟的。


老式的拍摄手法唤醒了人类对于自身渺小的记忆和对庞然大物的原始敬畏。相比之下,CG动画让观众的目光得以全方位地凝视、抚摸巨龙的各个细节,这种近乎神明般的全视视角将观众引向对于技术的崇拜与陶醉,与崇高、敬畏等情绪本质上是相悖的。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因此《侏罗纪公园3》中没有任何一场恐龙大战的趣味性能超过它的先导短片《大石之战》——确切地说是未能超过《大石之战》的片尾花絮。


《大石之战》的制作者设想了好几种恐龙闯入人类世界的场景:公路上挥舞尾巴的剑龙、追逐小女孩的伶盗龙、婚礼上吃掉鸽子的翼手龙……与追求视觉轰炸的正片相反,这些段落粗糙得就像手机摄像头拍出来的一样,也许这才是将感官归还给观众的正确方式?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问题也不仅仅出在泛滥成灾的CGI上。如今对于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情节合理性,观众已经足够宽容了,但是《侏罗纪世界3》情节安排的缺陷还是多到让人难以忽略。


比如影片的核心情节之一是绑架小女孩梅西——第一代侏罗纪公园联合创办人班杰明外孙女的克隆人,吴博士说她身上藏着拯救世界的未解技术。既然如此,坐下来和梅西的养父母友好地交涉一番不是比派出雇佣兵绑架更好的选择吗?欧文和克莱尔总不至于顽固到坐看世界毁灭的地步。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况且研究克隆技术也不是非要一个完整的大活人不可,从梅西身上弄一个细胞问题不就解决了?编剧大概是把克隆和3D打印弄混了,更可能的是《侏罗纪世界3》的编剧觉得科幻片里科学概念根本不重要,只需要有一个听起来拉风的词。


回忆一下《侏罗纪公园》第一部花了多少时间解释科学家如何从琥珀蚊子里提取恐龙的DNA,又用青蛙的DNA将其补全,不能不让人为好莱坞编剧能力的全面退化而唏嘘。


更不能容忍的是,反派把如此重要的小孩弄到手之后竟然没有任何看管手段,连根绳子都舍不得用。于是毫不意外地,梅西大摇大摆地跑出了实验室,连反派花大价钱买来的小盗龙都被放跑了。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如果拉姆齐把艾伦和艾莉送上列车之后转身露出一个邪恶的笑容,接下来的情节可能还会稍稍有点波折。这个角色之前的所作所为怎么看都像是别有深意,无奈他的肤色已经出卖了他——人家真地只是潜伏得很深的队友而已。


「我去办点事,半个小时以后回来。」——还有比这更放水的台词吗?就差把「你们在谋划什么就赶紧去干吧,我给你们打掩护」直接说出来了。


主角团新增的三人组都来自「洗白」的反派:拉姆齐、吴博士以及黑人女飞行员凯拉,他们的转变都同样莫名其妙,而为了打情怀牌被拉来的《侏罗纪公园》老年组也同样缺乏化学反应。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艾伦和艾莉在台词里讲着互相的挂念,但观众根本不明白是什么让他们耽误了这么多年。至于马克西姆博士,也许让南方巨兽龙把他一口吃掉是个更好的选择,这样观众们才好记起来主人公们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当然,观众也知道编剧舍不得干掉主角团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当影片进入高潮,恐龙向着主角团步步逼近时,我们不仅知道主角们都不会死,还知道会他们都会毫发无伤。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紧张惊悚的氛围是贯穿《侏罗纪公园》三部曲的特色,《侏罗纪世界3》却在最后关头回归于好莱坞最熟悉也最平庸的大团圆。在恐龙已经让出了主角位置后,人类之间的恩怨情仇并没有补足影片的看点,这才是《侏罗纪世界3》的最大问题。


也许《科洛弗档案》式的伪纪录片才是救赎这个系列的最佳方式。想象一下,在一个对于恐龙已经失去了兴趣而仅仅将之视为麻烦的世界上,某个一心搞个大新闻的YouTube主播受阴谋论的驱使而展开调查,艾伦、艾莉、马克西姆这些影迷们熟悉的传奇角色依次登场,手机视频里的他们流露出不被理解的无奈与凡人的庸常……一部将CGI比例压缩到最不起眼地步、让所有角色褪去了神性的《侏罗纪世界》或许才是告别「侏罗纪」系列的最佳方式。


让我们厌倦的是恐龙?还是好莱坞大片本身?


历史上的丰功伟业往往转瞬即逝,让位给无数细小琐碎的碎片。1993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石破天惊,电脑技术「复活」的远古巨龙震惊了银幕前的无数观众,从此拉开了电影特效的新纪元。


今天,大投入、特效密集的奇观电影正在变成和侏罗纪世界中的恐龙地位相当的东西,追求更多的爆炸、更强烈的音响刺激和追求更多牙齿的恐龙没什么区别,是进化上的死胡同。借用马克西姆的名言「生命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在疫情期间遭到重创的电影业同样需要进化上的一次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好莱坞   恐龙   反派   侏罗纪   编剧   大片   侏罗纪公园   观众   主角   人类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