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能赶上互联网回暖的好日子吗?


B站能赶上互联网回暖的好日子吗?

八十多年来被誉为“投资者圣经”的《证券分析》,首页印着古罗马诗人的一句名言: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可能黯然失色。

理解了行业会有发展周期的概念,也就不难理解中国互联网科技股股价的起起伏伏了。

过去一整年里,政策变化叠加美联储加息、局势动荡、摘牌警告等一系列利空因素,加速了中国互联网科技股的震荡,甚至有这样一个段子开始流传:两年前,苹果市值以一敌五,相当于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和拼多多的总和;两年后,苹果市值比中国54家互联网科技企业加起来还多。

然而,影响互联网行业估值变动的因素很多,在大众还没有感知的时候,资本已经开始重新看多中概股。一夜之间,跌跌不休一整年的“中概互联”,又重新成为投资者眼中具备未来发展价值的行业。

5月26日以来,科技巨头阿里股价反弹逾30%,腾讯也上涨了17.2%。刚发财报的B站从5月低位一度上涨了60%,虽然财报发布后股价有所回调,但第二天重新延续涨幅。易方达中概互联网ETF的表现同样强劲,自3月的低点以来,二级市场价格也反弹超30%。

回暖的信号来自于多个方面。60款游戏版号的重新发放,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口号提出,市场看好疫情后复工复产,种种迹象都提振了市场对于互联网未来业绩修复的预期和信心。

从多家国际大型投资机构向SEC披露的一季度的13F持仓报告,也可以看到机构已经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投资价值。桥水增持了阿里、拼多多、百度、B站。摩根大通则大举加仓京东。

某种意义上,已经很难找到比互联网公司更重视创新发展,还处于求变求新的行业了。回顾互联网发展几十年,可以发现互联网公司是各类行业中对成功经验的总结、高新技术探索、创新研发投入最大的行业,长期来看,仍然具备成长性。

那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很简单,从什么维度来判断中国互联网的长期价值?

在Web3.0概念火热的当下,也有一些理性的声音告诫市场,Web3.0离我们还很遥远。聚焦在用户价值上的Web2.0应用依然是当下最重要、长期也有深度发展空间的产品。Web2.0最大的意义在于用户,它为互联网用户参与表达、创造、沟通和分享,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可以说,对大量用户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具有商业价值。

互联网头部公司的用户规模正在达到天花板,拼多多活跃用户达到8.8亿,抖音用户规模达9.4亿,月活近3亿的B站保持稳定增长,尽管整体盘子没有那么大,但用户规模仍在朝4亿的目标前进。

可以明显看到,互联网公司的重心正在转移,从关注MAU的增长,到更重视DAU的增长和价值。这是一个全行业的问题,MAU增长越来越艰难,能用好的服务和运营来激活存量用户、挖掘存量用户价值的公司,就能获得更多增长潜力。

拼多多和B站就是两个典型为用户提供价值而获得回报的公司,一个是聚焦用户拼团的电商平台,另一个是挖掘用户创作的内容社区。在双双受到上海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基本面依然了保持不错的数据。

在拼多多快速崛起的那几年,电商平台们认为拼多多只不过是一种简单拼团网购,只要自己快速开发上线同样的拼团形式,就可以获得拼多多一样的快速增长,但生意并没有这么简单。

近日,拼多多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237.94亿元,净利润26亿元,超出市场预期,毛利率、用户数据等同样表现不俗。

有观点认为,其盈利能力的提升在于对活跃买家的挖掘。截至2022年3月31日,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到8.819亿,同比增长7%。这一季度,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513亿,同比增长4%。放眼整个电商市场,已经从GMV的比拼转变为对于活跃买家的争夺。

内容平台是同样的逻辑。无论是爱优腾代表的长视频平台,还是抖快等短视频平台,或者正试图打造全品类的B站,市场都更关注其平台上日活用户的数据情况,也就是活跃用户背后的价值。

2022年第一季度,B站月活用户逼近3亿大关,日活用户增速也首次超过月活用户,同比增长32%达到7940万。但电商和广告的环比下跌,拖累了营收的增长,一季度B站营收50.54亿元,同比增长30%。

值得关注的是,B站的用户增长不再是过去依靠大量市场营销费用投入换取的。降本增效是高管财报电话会议上频繁出现字眼,B站一季度营销费用率为24.8%,比去年同期的25.6%有所下降。环比则下降明显,第一季度市场及销售成本下降5.08亿元。

虽然超过10亿的亏损依然很令市场咂舌,但没有烧钱换增长,至少说明B站的用户增长变成依靠社区内容就能吸引用户的健康增长模式。B站CEO陈睿也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增长的质量跟过去相比是更高了。我们付费用户的增长幅度超过了DAU的增长幅度,用户付费率创下了新高,达到了9.3%。这其实充分说明,不仅用户增长在速度上比过去要快,而且在质量上还比过去要好。”

关键是,在社区流量方面,B站增长快速。根据财报,B站一季度日均视频播放量同比提升84%接近30亿次,日均视频总播放时长也在这一季度同比增长52%。社区月均互动数达123亿次,同比增长87%。

95分钟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则成为本季度B站运营层面的最大亮点,这比去年三季度即B站强势的暑期档的88分钟还多出6分钟。放在3亿月活的规模上,是极其可观的流量。

在用户留存和互动大盘本身保持高增长的时候,B站主动拥抱竖屏视频成为投资人关注的焦点。财报显示,Story-Mode现在的VV数已经超过整个大盘VV数的20%,这部分流量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增量,在用户保持观看PUGV视频习惯的同时,又多看了很多的竖屏视频。

B站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布局和测试竖屏视频,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让竖屏的视频成为增量,而不是替换掉原来生态中的PUGV。从目前B站的竖屏内容来看,很多创作者是之前就在社区里活跃的UP主,他们习惯了长视频的精心雕琢,而在短视频制作上更像是降维打击,能够轻量化进行创作。

UP主“卡司故事”日常更新关于精酿啤酒故事内容,每期时长在20分钟左右,但其更新竖屏视频的账号则以品酒测评为主,往往几分钟的口感测试,也能收获几万播放。

就像陈睿打的有趣比喻,“对于过去很多做中长视频的UP主来说,去做竖屏短视频是更容易的。相当于让余华发微博是更容易的,但是你要让微博的博主写一部长篇小说是很难的。”

B站坚持把Story-Mode融入社区内容生态背后也有商业化的企图,正如陈睿在电话会上面向投资者介绍的那样,Story-Mode在商业化方面的好处,就是模式比较成熟,已经有很多行业案例证明它在广告的变现效率,以及在直播的转化率方面,都是可以做到很好的数字。

但这一切还是建立在能够转化成未来的商业化的可能性上,B站要做的和每家艰难减少亏损的互联网公司一样,如何把用户增长、社区生态的优质内容转换为商业表现,是在其长期价值之中需要反复推敲的。

市场是敏感又积极的。受到营收情况的拖累,虽然社区生态的增长数据不错,B站的股价还是在发布财报后迎来了一波回调,但第二天止跌重新恢复上涨,这与互联网公司恐慌式的大跌有本质区别。

在寒冬之后,随着政策逐渐回暖,互联网公司势必会进入反弹周期,市场应给到互联网公司足够的信心,以中长线的眼光看待公司业务,而这其中低估值、高增长性的公司,应该收获更多的目光。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好日子   股价   活跃   价值   内容   用户   行业   市场   视频   公司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