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背打技术被边缘化呢?

刚刚结束的凯勇总决赛里,仔细看了下各自队伍的进攻回合,发现高低位背打次数可以说寥寥无几,即便使用背打,命中率简直是不堪入目呀。想起我这80年代走过篮球生涯,场上各个位置都会这技术,可谓风骚至极,观赏性极强,国内野球场上如果说没这技术,玩起来真没啥意思。那为何小球时代中,这背打技术越来越边缘呢?

个人觉得在小球时代里,最合理的配置以小前锋体型最佳,无论是身高、体重、灵活度来说都非常适合在这小球时代发挥,在追求极致的轮转换位和篮球的高速运转,这无疑是标配。但考虑在季后赛远比常规赛的对抗性更大,阵地轮转节奏也相对慢些,是可以将背打技术作为战术支撑点,既能保证队伍走位挡拆,也能自行造成伤害。最重要的是第四节比赛中,双方球员身体对抗和体力基本达到极限情况,手感也急剧下滑情绪,这技巧使用,容易造成犯规罚球打破僵局或分球外线空位。但为何赛场上未见战术使用呢?

那是因为球员的技术特点和联盟推广的小球风,造成大球时代的落幕和部分技术的粗糙,难以场上执行,特别是背打技术,需球员下苦工去磨练核心力量和脚部移动,特别是这市场环境影响下,更少球员主动愿意去练习,造成有心无力使的局面。

真希望这背打技巧能在这次总决赛上,一战封神!

为何背打技术被边缘化呢?

美如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封神   前锋   球员   技术   小球   场上   战术   队伍   篮球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