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B的连线算法-第二道作业题

至文章《顶底分型的趋势算法定义》结束,包含了已经完成了的顶底分型的四个基本元素的算法定义,如果《算法背后的价值》算是第一道题,今天继续做第二道作业。


网友留言:

“老师!给我一个底底支撑!k线碰到底底支撑的选股器。”


从这里的表述可以得到如下的思路

第一, 底与底也即谷与谷的连线,网友定义为支撑;

第二, 当前数据向下碰到了前面输出的直线;

第三, 这样的情形,是网友最想要的选择。


算法建立

1.底的算法定义为

RB:=TROUGH(2,M,1);

所以,底与底的连线就定义为RB+RB=RBB。

2.得到当前的两个RBB为

RB2:=TROUGH(2,M,2);

RB1:=TROUGH(2,M,1);

3.输出直线,向右延伸:

DRAWLINE(L=CONST(TROUGH(2,M,2)),L,L=CONST(TROUGH(2,M,1)),L,1);


代码流程

RBB的连线算法---第二道作业题

江丰鱼的代码

完整代码

{主图标注}

DRAWLINE(L=CONST(TROUGH(2,M,2)),L,L=CONST(TROUGH(2,M,1)),L,1);

效果示意

RBB的连线算法---第二道作业题

主图标注示意图

4.

{数据选择}

思路步骤

a.确认当前是历史的低位;

b.确认当前刚刚向上拐;

c.当前最低位与直线相距很近了。

算法建立

1. CONST(TROUGH(2,M,2))=LLV(L,200),历史低位这里用到的是200个数据,可以自定义;

2. CONST(PEAKBARS(1,M,1))>CONST(TROUGHBARS(2,M,1)),当前是谷位;

3. ABS(CONST(L)/CONST(DRAWLINE(L=CONST(TROUGH(2,M,2)),L,L=CONST(TROUGH(2,M,1)),L,1))-1)<=0.03,距离直线在3%的范围之内。

代码流程

RBB的连线算法---第二道作业题

江丰鱼的代码

完整代码

CONST(TROUGH(2,M,2))=LLV(L,200)

AND

CONST(PEAKBARS(1,M,1))>CONST(TROUGHBARS(2,M,1))

AND

ABS(CONST(L)/CONST(DRAWLINE(L=CONST(TROUGH(2,M,2)),L,L=CONST(TROUGH(2,M,1)),L,1))-1)<=0.03;

最为关键的是将直线的当前值”置为常数”。


我的努力只为达成你的成功,赞赏是相伴前行的动力。

江丰鱼的文章只在今日头条首发;文中代码均可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算法   低位   直线   图标   思路   定义   代码   网友   数据   历史   作业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