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3.0 搭载新品牌,蔚来活成数码公司?

蔚来财报这一次姗姗来迟。

离理想、小鹏发布财报都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蔚来在 6 月 9 日才公开了 2022 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2022 年第一季度蔚来创下自家交付量新高成绩,但却在蔚小理中垫底。理想、小鹏第一季度交付量已破 3 万辆,而蔚来的交付量为 25,768 辆

NT3.0 搭载新品牌,蔚来活成数码公司?

好在蔚来 40 万的平均成交价并不低,为蔚来托了底。目前蔚来仍是蔚小理三家中的「营收王」。

2022 年第一季度蔚来收入总额为 99.1 亿元,同比 2021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了 24.2%,较 2021 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 0.1%。

只是相比过去,这一次蔚来「营收王」的底气没有那么足了,老二理想攻势强劲,2022 年第一季度营收总额达 95.6 亿元,与蔚来仅 4 亿之差。

蔚来的毛利率第一季度表现也并不理想,仅为 14.6%,这比 2021 年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别下降了 4.9%、2.6%。

蔚来 CEO 李斌电话会议中解释,这主要是因为产品组合以及单车电池成本过高引起的。

经历疫情停工停产、电池成本涨价的蔚来,没有逃过车企的一季度困境,蔚来今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达 21.8 亿元,较 2021 年第一季度增长 638.7%、较 2021 年第四季度下降 10.5%。

营收王蔚来,必须打「翻身仗」。

01、3 款新车,3 款中期改款车,蔚来活成数码公司

蔚来发布财报当晚,股价并没有因为李斌在电话会议的解释变得明朗,蔚来反而在美股市场应声下跌近 7%。

李斌也有委屈,第一季度毛利率下跌至 14.6%、整车毛利率下跌至 18.1% 的原因首当其冲就是电池原料成本太高,且蔚来抗得太久了。

电池原料成本高是目前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共性问题,早在 2021 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李斌就表示碳酸锂的价格上涨到了「夸张」的地步,同时还呼吁上游的锂矿厂商、碳酸锂厂商,能够从整个行业的长期利益出发,不要做投机性的涨价。

NT3.0 搭载新品牌,蔚来活成数码公司?

事实上,碳酸锂价格从去年年底就一路飙升,尤其在今年 3 月份上升到了近 50 万/吨的高价。

从 2021 年 12 月起,新能源车企就扎堆涨价,特斯拉 8 天涨价 3 次,小鹏单一车型涨价超过 2 万元等等,这些都已经见怪不怪。

不太一样的是,蔚来是造车新势力中扛得最久的车企。

蔚来一直到 4 月 10 日才发布产品价格调整通知,其中从 5 月 10 日起,蔚来将 ES8ES6EC6 售价上调一万元。

据李斌在财报电话会议中介绍:「调价后的订单没有包含在第一季度财报中」,而这也是蔚来第一季度毛利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不过李斌预判原材料涨价不会持续到下半年,他认为下半年电池原材料价格不会再涨了,反而会慢慢下跌,到第四季度价格将会降到 30 万每吨。

「随着新产品交付、单车收入提升及产量爬坡,我们预计毛利率从第三季度开始反弹。」李斌在电话会中表示。

如果电池原材料能够逐渐回落,那么在资金层面来说,蔚来问题不大。毕竟,蔚来的现金流也仍然是蔚小理三家中最丰厚的。

据悉,2022 年第一季度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以及短期投资为 533 亿元。

不过从产品规划层面来看,蔚来既缺少一个爆款,又少了差异化的竞争路线。

理想的产品向上探,以爆品理想 One 为中心扩充车型,拿出了 L9。小鹏的产品向上探,以 P5 为坐标轴,拿出 G9 高端路线产品提高整车毛利率。

然而蔚来没有「扛把子」的爆款车型,一家车企更像一家数码科技公司。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因为蔚来每一次的新车发布的风格像极了苹果 WWDC 大会的调性,二是蔚来的产品升级速度太快,旧车型迭代速度快,汽车更像「数码产品」但观望、等待新车型的人越来越多,瞄准的中产阶层反而不够用了。

论产品多元性,现阶段蔚来远超小鹏和理想。今年的三个旧车改款+三款新车型,目前蔚来车型已经有 6 款。

NT3.0 搭载新品牌,蔚来活成数码公司?

多元的车型结构与蔚来改款+新款发布同时进行的策略相关。

蔚来的计划是,今年下半年发布 2022 款 ES8、ES6 和 EC6,这三款中期改款车型主要是针对旧款的智能硬件进行了升级,包括 8155 芯片、360 环视摄像头以及全新 5G 模块都会出现在 2022 款。

而在新车发布上,目前蔚来 ET7、ET5 均已正式亮相,ET7 已经开始了交付工作,而 ET5 进展速度也很快,ET5 首批全工艺生产线试制车在新桥智能产业园 NeoParkF2 工厂正式下线,预计 9 月开始交付,此外,李斌在电话会上透露,全新大五座 SUV 车型 ES7 将于 8 月下旬开启量产交付。

蔚来在智能化上也有了重大更新,今年三季度蔚来会发布 NOP plus 辅助驾驶增强版,据李斌透露「在测试时这一增强版本比第一代辅助驾驶有几倍性能的提升,非常有信心」。

同时李斌放出重磅炸弹:「蔚来现在在产的车型明年都会切到 NT2.0 平台」,也就是说,蔚来的三款改款车型以及今年的三款新车型都会在 NT2.0 平台生产。但同时李斌还放出大招,表示 2024 年下半年将会交付搭载 NT3.0 平台的车辆,价格下探至 20-30 万,同时支持换电及高压快充技术。

李想当学苹果,但单纯就升级这个事情来说,是蔚来率先学到了苹果精髓——蔚来一年一款平台的更迭速度,显然已经能和苹果每年更迭一代 iPhone 的速度打个平手。

唯一让人存疑的是,这种打法虽然全面,但是其分散的特点也让蔚来难出爆品。

现在,蔚来还没有一款能够占产品销量 70% 以上的爆款车型,不过据李斌透露「近期在一些车展,ET5 的订单增长非常好,非常受欢迎的,目前 ET5 的订单量是交付不过来的状态」。

价格下探的 ET5,有望助力蔚来打一场漂亮的爆品「翻身仗」。

02、NIO Day 之后,还会有「Battery Day」?

这一次电话会上的一个亮点引起了汽车之心的注意,那就是蔚来正在加大对动力电池的投入。

李斌也意识到电池疯涨这个事儿对于车企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蔚来对于整车毛利率的长期目标是 25%,如果不自己去做电池包,以目前 18.1% 的起点去推进显然比较艰难。

于是今年上半年,蔚来开始着手在上海新建锂离子电芯、电池包研发和试制项目。

NT3.0 搭载新品牌,蔚来活成数码公司?

据李斌透露,目前蔚来已经拥有超过 400 人组成的电池相关团队,深入参与电池材料、电芯与整包设计、电池管理系统、制造工艺等研发工作,预计新品牌车型将搭载蔚来自研的电池包。

由于电池自研项目启动时间可能没有在第一季度范围内,所以蔚来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体现并不明显。据悉,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 17.6 亿元,较 2021 年第一季度增长 156.6%,较 2021 年第四季度下降 3.7%。

据媒体曝光的实验室环测报告显示,蔚来拟对电池实验室投资 2 亿。以这个数目来看,研发费用可能会在第二季度有明显体现。

目前,蔚来的电池都是从宁德时代采购,有人猜测随着蔚来技术成熟,蔚来之后有可能自研自产电池。但这其中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难度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蔚来所说的自研电池需要拆分为两部分来看,一部是自研电池包、一部分是自研电池芯,电池包只是电芯的包装、封装、装备,而精密的电芯研发难度往往大于前者,所以蔚来更有可能主要针对的是电池包研发。

第二个问题是生产问题。电池电芯及电池包生产制造都需要专业的生产线,中期来看这其中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技术都太庞大了,因此蔚来抛弃宁德时代,自研自产电池包及电芯的可能性并不大。

李斌也明确表示「蔚来在动力电池采取的是自制+外采策略」。

这种动力电池策略也可以参考特斯拉。

在 2020 年第一届 Battery Day 上,特斯拉发布了高度 80mm,直径 46mm 电芯的自研 4680 电池,虽然电芯都是自研的,但是特斯拉会将上游量产生产环节外包。

NT3.0 搭载新品牌,蔚来活成数码公司?

今年 1 月,松下就宣布计划在 2024 年为特斯拉量产 4680 电池,同时比亚迪也在最近透露将为特斯拉供应电池产品。

这样看,蔚来将来的电池策略很可能沿袭特斯拉的策略。可以猜测,或许蔚来也会有一个类似特斯拉 Battery Day 的 NIO Battery Day。

除了电池,蔚来的关键一步还在于电池补能的布局。

「在充换电网络方面,蔚来已建成超过 960 座换电站,覆盖全球 197 个城市。同时累计部署 829 座超充站和超过 4,140 根目的地充电桩。」

换电站、超充站建设有条不紊,但还解决不了蔚来的补能困境。

一方面是蔚来 800V 快充站可能要等到 2024 年才能普及,另一方面由于换电站建成本极高,每建一座换电站就要花费超过 200 万,所以蔚来的换电站一直被投资者视为「真金白银补大洞」,再加上目前比亚迪 CTB 以及领跑 CTC 带领的车身电池一体化趋势,这对换电模式推广带来了不利影响。

NT3.0 搭载新品牌,蔚来活成数码公司?

短期来看,换电站可能是一种沉重的资金消耗,但长期来看,蔚来是把钱砸进了真实的用户体验上。

有蔚来 ET7 车主就对汽车之心表示,蔚来的换电站让自己体验了什么叫极致补能,当特斯拉车主都以小时为计算单位等待排队时,自己即换即走,心情舒畅。

而且随着新品牌车型继续支持换电+快充模式,也能进一步提升换电站的复用率,增加蔚来补能服务收入。

总的来说,蔚来的风格可能是蔚小理中最不激进的一家企业。比如蔚来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和挑战是什么,所以对公司下一季度预测仍比较保守。

据财报显示,蔚来将第二季度交付量给到了 2.3 万-2.5 万辆的范围,收入总额给到了 93.4 亿-100.88 亿的范围。

有媒体评论的蔚来第一季度财报看似有点「软绵绵」。

确实,现阶段蔚来还处于新旧车型交替的尴尬期,新车销量没交付、产量还在爬坡,而旧车升级消息传出后,消费者也选择观望,导致旧车型销量下滑。

两面夹击的蔚来显然需要更多时间,但从另一角度出发,我们或许可以相信一个清醒的企业所做出的战略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宁德   特斯拉   碳酸锂   成数   毛利率   电站   车型   电池   策略   理想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