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你可能想不到,靠着一根数据线起家也能IPO。


近日,绿联科技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创业板IPO,并计划募资15.04亿元。就在递表前夕,绿联科技两度引入外部资本,其中高瓴资本连投两轮,共出手5.5亿元。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此次冲击创业板,不知其能否在3C消费电子市场的海洋游出新的浪花?绿联科技身后,站着一位80后——张清森。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张清森1983年出生于福建,2007年他大学毕业来到深圳,进入一家港资企业从事外贸业务。2009年7月,26岁的张清森离职,踏上了创业之路。绿联也正是2年后,于张清森的创业之路中诞生。


绿联科技是一家科技消费电子知名品牌企业,年营收34.46亿。主要从事3C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数码解决方案,产品主要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五大系列。


01

一个福建人25万启动金

干出一家上市公司


绿联科技的故事,开始于25万元的创业资金。26岁的张清森从公司离职,有着福建人天生的生意直觉的他,拿着手头积攒的25万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立“绿联/Ugreen”品牌之前,张清森主要是做外贸OEM代工,做贴牌,以数据线起步。在当时,这样的代工厂在深圳有多少,谁也数不清楚。张清森就是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坚持了下来。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张清森应该会持续在OEM代工厂这条路上走下去,但就是一次突如其来的“降价事件”,让张清森下定决心进行转型。


2010年7月,张清森正常为国外客户备好货,却收到客户要求降价的通知,原因是竞争对手在用低成本的产品做恶意竞争,货已经做好,一旦订单取消,便意味着所有的货品都积压在仓库,卖不出去,无奈之下张清森只能接受降价。


事实上,张清森的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外贸环境下很常见,国外品牌主导,国内代工厂在定价方面基本没有话语权。另外,国内代工行业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产品都是“公模”,导致不同品牌商的产品同质化十分严重,除了LOGO不一样,其它就找不出不同的地方了。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品牌化、差异化在张清森看来是更好的出路。


2011年7月,张清森建立了包括自己在内的3人品牌小分队,并启动了绿联数码天猫店,开始发力电商平台。客服、运营、仓库……几乎电商全流程的岗位张清森都干过一遍。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当时,天猫电商还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大部分天猫品牌店铺都不是正规公司在运作,带给用户的体验极差,发现了这一点,张清森将策略调整为“用五星级酒店的实力去开沙县小吃”,以高清线为切入后,迅速扩张到数据线的大部分品类,短短三年时间,绿联就在天猫上获得巨大成功。


2014年,张清森又把目光投向海外,陆续进军亚马逊、速卖通等海外电商平台,开始全球化扩张。

2015年,绿联科技的营收突破2亿,这一数字在6年后的2021年变成了34.38亿,翻了17倍有余。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经过10年的深耕,产品已经从最初的自研数据线拓展到涵盖了移动办公、居家生活、户外出行、车载空间等应用场景的设备配件。


回顾创业历程,张清森曾总结道:“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就像人的生命最后注定死亡一样,注定了你的公司是走向倒闭的,所以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好在,绿联科技坚持了下来,迎来了一家公司的“成人礼”,张清森,也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一个IPO。


02

一年进账34.46亿 高瓴也来凑热闹


身处消费电子领域,绿联对研发投入也十分重视。


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565人,占总人数的比例达到22.57%,目前已形成高强度导线成型、毫米波音视频传输、智能倍压控制、智能终端管理系统、嵌入式私有云存储系统等诸多核心技术。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截至上市前,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 698 项,境外专利 506 项。虽然在境内专利中发明专利仅11项,根据“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的专利质量评估标准,专利含金量似乎略显不足,但对于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数码配件来说也足够了。


一根数据线、一些3C数码配件,撑起了绿联的IPO。


招股书显示,绿联科技是一家科技消费电子知名品牌企业,主要从事3C消费电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数码解决方案。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目前,绿联科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在欧美、东亚、中东等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覆盖天猫、京东、亚马逊、速卖通、Shopee等国内外主流电商平台,主要产品在主流平台榜单中均排名领先。


从招股书中能够看到,2019年、2020年、2021年,绿联科技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0.45亿元、27.38亿元、34.46亿元,对应毛利率为35.71%、38.10%、37.21%。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87亿元、2.76亿元。其中,绿联境内和境外市场的营收占比约各占一半。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尽管绿联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速达29.80%,但在净利润增长方面绿联却不尽如人意。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33.85%与25.88%,净利润同比增长34.60%与-0.37%。


根据招股书信息披露可知,2021年,绿联科技的外协成品和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基本都面临15%以上的价格涨幅,个别项目成本更是超过50%。而在下游市场,绿联产品销售价格涨幅平均值仅为2.19%,而这无疑是绿联利润不增反减的重要原因。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2021年5月,创始人张清森、联合创始人陈俊灵将原有的3.7028%股份、1.8528%股份分别作价2亿元、1亿元转让给高瓴资本,这一轮估值达到了54亿元。


高瓴资本出手3亿元入股绿联,随后又吸引了深圳世横、远大方略、坚果核力等机构投资者入股,这也是绿联仅有的两次外部投资引入。


IPO上市后,张清森持股为45.27%,陈俊灵持股为17.36%,员工持股平台绿联咨询持股为12.82%,高瓴锡恒持股为8.44%,员工持股平台绿联和顺持股为4.22%。高瓴资本为第一大外部股东。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凭借着一根数据线,从过去十年的“不太引入注目”,到如今,变得炙手可热,乃至上市,绿联科技展示了重度垂直、深耕细分领域的力量。


尽管如此,时至今日绿联仍在开发新产品、布局新渠道:从智能硬件、穿戴产品、Type C系列、视频转换器等新品到能有助于与行业相关客户建立良好关系的KA渠道……2018年,绿联在天猫双十一当日完成了1600万销售额,体现出强大的品牌力量。


风云闽商 | 一年进账34.46亿,靠卖数据线的这个福建老乡要IPO了


虽说同属于消费电子行业,智能手机、电脑、平板、汽车消费电子等价值较高的消费电子设备占据了市场份额大片江山,数据线、音频线等却只能作为“边角料”出现。


绿联以卖数据线的形象进入消费者心中,至今数据线仍是其业务主流。或许,对于3C消费电子而言,绿联已经用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数据线   亚马逊   福建   深圳   老乡   资本   专利   风云   品牌   数码   产品   平台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