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会来了!“造芯热”来袭,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达6460亿

今日,半导体行业的机构发布报告,数据显示,随着5G商用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新技术及市场需求驱动,4月的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劲头十分强势!同时,机构预测了今年一整年半导体市场将会同比增长16.3%至6460亿美元,而明年会再增5.1%左右。

全球对芯片的需求持续升高,许多国家都把“造芯”当做自己的竞争力体现与核心攻克对象,甚至愿意在未来几年里投入更多的半导体研究、设计和制造,就是为了确保自己能跟得上这一波芯片创新!

目前,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仍受到疫情的挑战,可能因为区域性的停产而影响进度。但这并不妨碍半导体市场的火热。在2022年,更多的新工厂、新研究将陆续展开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在把控2023年后半导体产能过剩所引发的危险。

中国机会来了!“造芯热”来袭,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达6460亿

中国机会来了!“造芯热”来袭,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达6460亿

一场全球性氪金游戏正在打响

高通总裁表示,目前芯片市场仍是需大于供,可能得到明年才能得到缓和。

可以看出,目前新一轮的芯片短缺,已经影响到了汽车、手机等电子中断行业。有部分汽车生产因为芯片供应短缺而面临中断的风险。通用、福特、丰田这些车企都宣布过减产或停产。而国产新能源也因为缺芯的原因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目前,芯片企业已经着手出资让代工厂帮忙扩产,借此提高自己的产量。向台积电、中芯国际、三星这些代工企业的产能都是饱满的。而头部的芯片供应商和代工厂都准备投资上千亿元人民币来扩建芯片产能,建设晶圆生产线。中芯国际宣布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建厂。而三星也把非内存芯片投资计划提高到1510亿美元。

中国机会来了!“造芯热”来袭,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达6460亿

据半导体产业协会报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几乎都在亚洲,而92%在中国台湾。因为国际局势日趋复杂,芯片产业过于集中,容易发生全球性断供的危险。因此,各个大工厂正准备将自己的产能分散出去。像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便是此次建厂热门,台积电与Intel已经确定在那里建厂。

据SEMI统计,全球的半导体商正准备建19座高产能晶圆厂。而上游的硅片制造商也在这样强大的需求下开始建厂,一场全球性的半导体“氪金游戏”正慢慢拉开序幕!

中国机会来了!“造芯热”来袭,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达6460亿

中国半导体业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美欧“造芯潮”打响,英特尔、高通、AMD这些“芯巨头”都着手投资扩产,巩固自身地位。而中国也在突破“造不如买”这一思想惯势。虽然美国近些年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来限制中国企业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而中国半导体行业也将这种紧迫感转化成更高的投资动力。

中芯国际在北京、上海等全国五个地方布局建厂,投资额达到760亿元,同时对外宣布,继续投资研究40nm等成熟制程的扩产。而阿里巴巴、腾讯等19位股东花超过上百亿元投资集成电路“睿力集成”,打造的存储芯片产品供不应求。

中国机会来了!“造芯热”来袭,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或达6460亿

虽然中国的芯片制造晚欧美约30年,但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与芯片需求量,所以在半导体这一行业仍存在巨大潜力。目前,中国品牌占领了全球4成的智能手机市场与四分之一的PC销量,还有最近很热门的新能源汽车。中国企业的目标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超越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而是在这场全球性军备竞赛中,成为一位能让市场信任的参与者。

目前疫情的冲击仍在继续,而原材料价格也突飞猛涨,在加上市场需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这些因素都让半导体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火热”。而芯片制造不仅涵盖扩建与充能,更需要企业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方面来突破生产壁垒。在政策与市场的推动下,大量资金与资源正流向半导体行业。这将是实现本土半导体产业突破与自给自足的重要机会。

文|吴凯滨 题|曾艺 审|李泽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三星   半导体   中国   英特尔   全球   产能   全球性   芯片   机会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