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四分之一决赛上,张继科对阵日本选手丹羽孝希,台下的观众席上,刘国梁双手抱胸在督战。

有台湾网友在人群中发现了这位长相富态的中年人,截图发在网上,并提问道:“中国队后面那个胖子是官员吗?看样子整场就他不懂球。”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这个问题很快在网络上走红,有大陆网友回复说:“这个胖子是所有大魔王们的祖师爷。”

谁能想到,纵横乒坛四十年,创造过大满贯辉煌的刘国梁,竟然就此落下了一个“不懂球的胖子”的绰号。

我们今天就来回顾一下,刘国梁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今天的“乒坛教父”。

1

1976年1月10日,刘国梁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刘国栋。

从兄弟俩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父母对他们的人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成长为国家栋梁。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刘国梁的父亲刘占胜酷爱打乒乓球,这极大影响了两个儿子,让他们将来都走上了职业乒乓球选手的道路。

童年时代的刘国梁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如同许多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样,调皮捣蛋,不爱学习,成天偷懒。

然而,美好的时光在他6岁那年戛然而止。

刘国梁的身高勉强够得到球桌的时候,便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开始学习乒乓球。

球拍一拿在手中,就是四十多年。

还在上小学的刘国梁,每天下午四点多放学,然后就到球场刻苦训练,直到九点多才能回家。

别的孩子都在愉快地玩耍,他却与哥哥在球桌旁挥洒着少年的汗水。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刘国梁极具乒乓球天赋,但也有着孩子贪玩的天性,当他训练得精疲力尽的时候,常常对父亲抱怨说:“我这么有天赋,不用像这样辛苦训练,也是能拿冠军的。”

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刘占胜语重心长地说:“冠军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的,冠军不仅仅是荣誉,也是汗水、眼泪和热血。”

当时年少的刘国梁并不能理会父亲的深意,但出于对父亲的敬畏,以及对乒乓球发自内心的热爱,依然坚持刻苦训练,并很快崭露头角。

2

10岁那年,父亲带着刘国梁前往北京什刹海体校“踢馆”,他一副球拍,横扫各路人马,未逢敌手,引得人啧啧称奇。

接着,父亲又让他与北京市乒乓球队的职业选手比赛,依然取得了八战七胜的辉煌战绩。

刘国梁在北京一鸣惊人,引起了八一队教练的注意,人还没到家,录取通知书就寄了过来。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就这样,刘国梁进入了八一队,算是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还有量身定做的军装。

在八一队,刘国梁的表现依然十分抢眼,罕逢敌手。

1989年,刘国梁入选国家青年队。

1991年,他又被破格选入国家乒乓球队,而此时他才15岁。

年少的刘国梁,这一路走来实在太过顺利,不过挫折和考验很快也如期而至。

国家队高手如云,刘国梁是年龄最小的成员,球技也成了最差的那一个。

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到如今的吊车尾,谁都会产生心理落差。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当时乒乓球比赛是21分制,刘国梁需要队友让他10分,才能勉强过过招。然而,队友嫌弃他球技太差,跟他打球没什么收获,都不愿意跟他玩。

刘国梁左思右想,想出一条妙计,用冰镇饮料作为彩头,让队友让他7分,谁输了谁就去买饮料,这才能吸引到人。

凭借自己的机智,刘国梁从队友那里学到了不少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3

刘国梁一直是打直板的,但在灵活性上,直板显然不如横板有优势,这也成为他职业生涯上的一道坎。

由于直板选手经常在比赛中大比分失利,当时的主教练许绍发说:“直板从江嘉良他们之后,看来已经没多大希望了。”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非常幸运的是,刘国梁遇到了自己的恩师尹霄。

尹霄不信直板真的到了穷途末路,他挺身而出说:“中国队的打法,一定要百花齐放,刘国梁打直板,我来指导。”

尹霄的话让刘国梁备受鼓舞,他开始不眠不休地刻苦训练,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为直板正名。

凭借独特的直拍横打技术,刘国梁接连战胜了国外的名将姜熙灿、金泽洙,甚至将不可一世的瓦尔德内尔斩落马下。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最大的梦想当然就是奥运会冠军,但要拿到这张入场券,对于刘国梁来说并不容易。

虽然刘国梁在国家队已声名鹊起,但他年纪轻,资历浅,名额就那么几个,比他更有竞争力的队友多的是。

4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有四个出战名额,其他三个已经定了下来,最后一个名额教练组在刘国梁与另一位老将之间犹豫。

当时大多数人支持老将出战,因为刘国梁虽然顶着天才少年的光环,但参赛经验少,之前的发挥也算不上特别出彩。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关键时刻,刘国梁主动请缨,找到教练蔡振华说:“教练,让我上,我给你拿冠军。”

看着刘国梁自信的眼神,蔡振华决定放手一搏,将这最后一个名额给了他。

虽然刘国梁当时信誓旦旦,但这番话还是有给自己打气的成分,在外界看来,他的队友中,王涛和孔令辉都比他更具夺冠实力。

不过命运就是如此神奇,刘国梁夸下的海口,真的让他实现了。

顶着巨大的压力,刘国梁一路打进决赛,并以3比2的成绩击败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二的王涛,成功夺得男单冠军。

比赛结束以后,刘国梁接受采访,记者问他,是凭借什么击败王涛的。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刘国梁诚恳地回答说:“上场前我也十分害怕,王涛和孔令辉就像我的天敌,在平日的训练中我很少赢他们,一度丧失信心,但在教练的鼓励下,我拼命将自己想象成最好的,将他们想象成最差的,才能找回些许的平衡感。”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刘国梁球风越打越猛,而王涛却被他的气势镇住了,渐渐乱了章法,惜败一城。

就这样,刘国梁超常发挥,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奥运会金牌,另外在男双比赛中,他与孔令辉合作也再度夺得金牌。

亚特兰大奥运会,刘国梁一战封神,排名跃居世界第一。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5

在乒乓球界,向来有大满贯的说法,就是指奥运会、世界杯、世乒赛三大赛事的单打冠军。

1996年,刘国梁获得了奥运会和世界杯冠军。

1999年,刘国梁在第45届世乒赛上,击败马琳获得冠军,成为全世界第三位大满贯得主。

在他之前,只有瓦尔德内尔和邓亚萍完成过这项壮举。

遗憾的是,刘国梁还没来得及高兴,便陷入了质疑之中。

比赛结束以后,在主办方的兴奋剂检测中,他的表睾酮呈阳性,随即国际乒联对他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调查。

虽然这并不是兴奋剂本身,但却是兴奋剂的掩盖剂。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在体育界,兴奋剂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一般来说,只有需要爆发力的运动才用得上,像乒乓球这种注重技巧的项目,兴奋剂只能帮倒忙。

刘国梁当时正处于事业巅峰,反应力和敏捷度都属顶尖,根本不可能使用兴奋剂。

多年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那天是自己最辉煌的一天,却也是人生中最灰暗半年的开始。

当时刘国梁住在一个小单间里,整夜整夜失眠,第二天却又要起个大早,等着接受各种身体检查,不能吃饭,不能喝水,却还要坚持正常的训练任务。

面临巨大的压力,他几度崩溃,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因为这件事的影响,刘国梁错过了很多比赛,他的职业生涯原本应该更加辉煌才对。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6

2000年4月,国际乒联终于还了刘国梁一个清白,证明那是他身体正常激素分泌,而非服用药物。

然而,遭受了这次挫折以后,刘国梁的状态下滑了许多,悉尼奥运会却不会给他太多准备时间。

悉尼奥运会上,刘国梁剃了一个大光头,寓意着从头开始,但他显然并未找到四年前的比赛状态,最终只收获了一块铜牌。

2001年,这是刘国梁作为乒乓球运动员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他获得了韩国公开赛的男双冠军和第46届世乒赛的男团冠军,算是一个不错的句点。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2002年,国际乒联迎来改革,为了让乒乓球运动更具观赏性,将原来的小球改成大球,以便观众看得更加清楚。

这一个小小的改动,对于刘国梁来说,却是致命的。

乒乓球尺寸变大以后,他的打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宣布退役。

这个时候,刘国梁只有26岁,职业生涯稍显短暂,令人惋惜。

7

2003年,刘国梁摇身一变,成了男队总教练,实现了从运动员到教练的完美蜕变。

他还如此年轻,却执起了教鞭,令人惊诧的同时,也引来不少质疑。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是刘国梁当上教练以后的第一次试炼,却不小心马失前蹄。

在男单决赛中,王浩遗憾告负韩国选手柳承敏,错失金牌。

比赛结束以后,很多人将责任归结到刘国梁身上,认为他太年轻没有经验,质疑之声达到顶峰。

这种情况下,依然是刘国梁的恩师蔡振华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他,给了他极大信心。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刘国梁也没有辜负恩师的信任,此后的三届奥运会,中国队都包揽了金牌。

转眼间,刘国梁执教已近二十年,他亲自带出了中国乒乓球的几代传奇,从“二王一马”到“科龙昕”,如今又成了“龙昕胖”。

8

在刘国梁带出的选手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马龙和张继科,而这两个人正如他性格中的两面性。

马龙性格沉稳,不事张扬,有他在就让人觉得放心踏实。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张继科性格叛逆,桀骜不驯,做过很多看似出格的事,但刘国梁并未对他太过约束,反而觉得他做了很多自己不敢做的事。

2011年,张继科在鹿特丹世乒赛夺冠以后,当众撕烂了身上的运动服,这成为了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名场面。

这个很有争议的动作,让张继科受到了批评,连刘国梁也深受牵连,不过刘国梁依然对他十分宽容,并没有刻意约束他的个性。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比赛结束以后,张继科还特意在背上纹了一只鹰的图案,一开始不敢跟刘国梁说,但这又岂能逃过刘国梁的法眼。

刘国梁问张继科,为什么要去纹身,张继科回答这是属于自己的图腾,可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作为过来人,刘国梁只是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图腾,应该在心里。

刘国梁十分宽容,他不需要每个队员都是听话的孩子,只要肯努力,人品端正就没问题。

不过相比桀骜不驯的张继科,他对马龙的沉稳内敛则更为欣赏。

马龙与张继科年龄相仿,但他的高光时刻,来得稍微晚了一些,比起张继科晚了四年才拿到奥运金牌。

不过马龙的职业寿命显然更长,三十多岁还能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冠,是当之无愧的“六边形战士”。

如今的马龙已经拿下两轮大满贯,也是唯一的全满贯获得者。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在东京奥运会上,刘国梁在马龙额头上轻轻一吻,也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的经典画面。

毫无疑问,张继科、马龙等人的成功,凝聚了刘国梁大量心血。

9

2018年,刘国梁担任了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同年被授予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杰出华裔体育贡献奖。

或许以刘国梁目前的年龄,称为“乒坛教父”还稍欠火候,但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称号一定会得到公众的认可。

在事业上,刘国梁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爱情上,同样美满得让人羡慕。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1992年,一个16岁的辽宁姑娘王瑾进入国青队,在这里与刘国梁相识。

两人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为朋友,暗生情愫。

队里要求严格,不允许队员谈恋爱,所以他们只能暂时将这份情感埋藏在心里。

然而,越是压抑的感情,就越是疯狂生长。

为了爱情,王瑾决定放弃进入一线队的机会。

1995年,王瑾远赴日本打球,这样她就不必受国青队的约束,成全了与刘国梁的爱情。

在异国他乡,王瑾一边苦练球技,一边学习日语,与刘国梁每天的通话,成了最幸福的时光。

她的收入并不高,除了基本生活开支,大部分钱都贡献给了国际长途。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1999年,刘国梁陷入“兴奋剂事件”,人生坠入低谷,王瑾毅然回国,陪伴在他身边,一起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

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刘国梁没能找回状态,只获得了一块铜牌,王瑾很会说话,安慰他说:“别人只能拿个大满贯,而你连奥运会的金银铜牌都凑齐了,不是更好吗?”

王瑾深爱着刘国梁,刘国梁也是如此,他们的生命早已融入彼此,不可分割。

2006年8月18日,经历了长达14年的爱情长跑以后,刘国梁终于风风光光地将王瑾娶回了家门。

四年以后,王瑾为刘国梁生下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一家四口生活美满。

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男人,对待感情也始终如一,这一点很让人敬佩。

乒坛教父刘国梁,23岁拿下大满贯,最后却混成了不懂球的胖子

结语

刘国梁没有辜负父母给他取的名字,真的成长为国之栋梁,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乒乓球将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带给国人更多的惊喜。

“乒坛教父”这个称号,终将实至名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乒坛   世乒赛   兴奋剂   教父   乒乓球   队友   胖子   选手   奥运会   教练   父亲   冠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