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The genomic history of Australia》(澳洲人的基因历史)一文,对澳大利亚土著人群(所谓的棕色人种)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研究,充分揭示了澳大利亚4-5万年以来的遗传进程,展示了和非洲人群、大陆人群(黄白人群)的分化过程,以及和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的基因交流。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一、研究对象

文章对于澳大利亚共计9个土著人群共计83个个体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9个人群遍布澳大利亚大陆东南西北各个区域。研究发现,虽然他们的语言非常接近,都属于Pama-Nyungan languages,但他们的基因却有着高度的分化,这种分化可以追溯到2.5-4.0万年以前。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二、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进化过程

(一)文章给出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和其他人群进化过程,如下图: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1.1、在12.7万年前(8.3-17.0万),非洲人群和外迁人群出现了第一次分化,非洲人群可以以现代尼日利亚Yoruba(约鲁巴人)为代表。外迁人群则是亚洲、欧洲、澳洲人的共同祖先。外迁人群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出现了一定的瓶颈,使得一些分支没有遗传下来。

1.2、在约5.8万年前,外迁人群第一次出现分化,分为澳洲类型和大陆类型,其中大陆类型是现代亚欧大陆人群的祖先。

1.3、距离上一次分化非常近的时间内,在距今5.7年前,大陆类型出现分化,分化出幽灵人群(Ghost)和亚欧人群,其中幽灵人群(Ghost)已经灭绝,没有足够的基因延续下来。亚欧人群是后来东亚人和欧洲人的祖先。

1.4、在距今4.2万年前,亚欧人群进行了分化,分化出欧洲人(以撒丁岛为代表)和东亚人(以中国汉族为代表)的人群。

(二)澳洲土著和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的融合

2.1、在距今6万年,有平均2.3%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融入了非洲之外的外迁人群,使得非洲之外的人类,包括欧洲人、东亚人、澳洲土著,都存在2.3%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2.2、距今5.1万年,有1.1%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融入了亚欧人群,造成了今天欧洲人(以撒丁岛为代表)和东亚人(以中国汉族为代表)拥有比澳大利亚人更多的尼安德特血统。

2.3、在距今4.4万年,有4.0%的丹尼索瓦人融入了澳大利亚土著人群,造成了澳洲土著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土著,比亚欧大陆人群有更多的丹尼索瓦人基因。

2.4、在距今2.9万年前,最后一批尼安德特人基因融入东亚人群,使得东亚人群成为了尼安德特人基因最多的种族,比欧洲人平均高0.2%。

(三)澳大利亚人自身的分化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3.1、澳大利亚土著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先是分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两个土著人群。

3.2、澳大利亚土著人群,有分化为东北部土著和西南部沙漠土著两个人群。

3.3、东亚人群在历史上,曾经登陆过澳大利亚,对东北部人群形成基因贡献。

不同的土著人群中,存在交流,一般认为,在很晚的时期,澳大利亚土著人的语言被东北部某个人群所统一为近似的语言,形成了Pama-Nyungan languages语系,但他们的基因则独立保留了下来。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三、澳大利亚土著的父系

曾经有文章认为,澳大利亚土著全部是C,并且将全部C视为矮黑人的特征。

通过这篇论文的数据,我们看到,澳大利亚土著的基因是十分丰富的,主要有C1b和K2b等土著类型,也有R、O、I、E等欧洲和东亚移民影响,其中以欧洲白人殖民者的R1b最多,东亚人则主要是东南亚的O1a和O2a。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C1b(实际是C1b2)类型分布略高于K2b,这个类型和中国南部的零星分布的C1b1是亲缘关系(C1b1在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占比可以超过1%),在付巧妹团队的论文中,这个类型在古代1500年前后的广西有大量发现。古代这个类型和C1a2还曾经在欧洲古人中被发现,C1a1则分布在现代日本阿依努人中,显示这个类型的曾经遍布欧亚大陆。

K2b是现代最成功的类型之一,其下游包括K2b1的M和S,分布在澳洲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而K2b下游的P,则是现代欧洲人主体R和美洲土著Q的祖先。(非常有意思的是,原生而非混血的金黄色头发中,最高发的比例就是欧洲R人群和澳洲土著人群)

古代数据中,K2b被发现于4万年前的北京田园洞遗址(这个个体疑似是P),另外,安达曼群岛也发现了P类型的最古老分支之一的P-M1254的古代DNA,P-M1254是后来所有R和Q的祖先类型。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可能的K2b迁徙路线是:

①:K2类型在4.5万年前产生于东亚;

②:K2类型在4.5万年前在东亚分化为K2a、K2b等类型,其中K2a分布偏北,K2b分布偏南,其中偏北的K2a是N和O的祖先。

③:偏南的K2b类型在4.3万年前在分为K2b1和P支系,其中K2b1是澳洲人祖先,P则是欧洲R和美洲土著Q的祖先。

④:K2b1在距今在4.1万年分化为澳洲的K2b1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M、S。

⑤:P类型在东亚南部地区(或东南亚)分化为P-PF5850(分布在马来西亚)、P-BY49600(分布在菲律宾)和P-M1254(安达曼群岛古代DNA)三大支,P的三个最深的分支都在东南亚地区,足以说明P的起源在这一地区。

⑥:P三大支之一的P-M1254类型,在最晚在距今3.1万年前从东南亚北上形成P-P337(俄罗斯古代DNA),并在2.9万前发展出R*(如俄罗斯马耳他古DNA)、2.8万前发展出Q类型,这两个类型从北亚开始扩散到全球。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父系基因谱系表明,他们自4-5万年前分化后,一直生活在澳洲大陆,并且遗传到今天,虽然澳洲土著人口极少,但他们的基因丰富程度和古老程度,则远远超过了东亚人和欧洲人,有些分化是从4-5万年一直保留到今天的。他们的谱系关系如下图: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四、澳大利亚土著的常染色体

澳洲土著的常染色体,按照admixture软件K=5的划分,可以将其分为Australian(澳洲土著)、Indian(印度)、East Asian(东亚)、European(欧洲)、Papuan(新几内亚土著)等等类型。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从常染色体分析看,澳洲土著,由于白人殖民者的原因,普遍存在着欧洲白人基因影响,只有WCD人群基本没有白人殖民者的基因影响(WCD土著人群在澳洲中部的沙漠中,相对隔绝)。

东亚人的基因贡献主要在CIA和WPA两组土著中,这些人生活在澳洲东北部,是古老的东南亚移民的贡献,东南亚农民也贡献了一部分父系的O1a-M119和O2-M122。

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基因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澳大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土著   基因   东亚   土著人   澳洲   欧洲   人群   年前   类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