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之苦参

每日一药之苦参

苦参切片

苦参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

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1.主治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湿热小便不利:苦参白鲜皮;

2. 肠风便血。

3. 湿热带下阴痒风疹瘙痒,疥癣,麻风,湿毒疮疡:苦参蛇床子。

4.热证哮喘用5-15g;

5.癥瘕积聚治肿瘤:

6.心律失常,用量20-30g。

7、放化疗中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反应:苦参女贞子《施今墨对药》。

经验总结

  1. 清心安神:徐大椿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言其可“去心腑小肠之火气《王新陆文集》。顽固性不寐苦参10-30g,水煎分2次服,7天(王万坦.苦参治疗顽固性不寐.中医杂志,1995)。
  2. 专治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动悸不安,胸闷心慌,疲乏无力,头昏自汗或有轻度浮肿,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或结代。临证胸闷加全瓜萎;气短汗出加炙黄芪、五味子;身微热加白薇或地骨皮;胸痛加赤 芍、桃仁、三七;轻度浮肿加茯苓、益母草。实践证明.该方合理使用效果优于单用生脉散或炙甘草汤(张学文)。中医认为过速性心律失常多由气阴两虚,热瘀互结所致。苦参符合热者寒之的辨证用药原则,用量宜在20-30g。缓慢性心律失常多由阳气亏应、痰块互结所致,用细辛配附子、桂枝、黄芪振奋心阳的作用尤为突出(郝建新)。
  3. 湿热带下:带下色黄腥臭阴痒有良效配车前子、土茯苓、野菊花、山药、薏苡仁(张学文)。黄白脓性带下,质粘气臭,阴痒(龚士澄)。
  4. 湿热痢疾:加入治痢方,葛根芩连汤或芍药汤应用。改善下坠腹痛效果明显(张学文)。《医学心悟》止痢散(葛根、苦参、陈皮、陈松萝根各一斤、赤芍炒麦芽山楂各十二两),专治赤白痢疾初起,每用均效,苦参一次用10g(龚士澄)。
  5. 急性黄疸肝炎:苦参l0g配入茵陈高汤中(张学文)。
  6. 各种皮肤病:外用。内服剂量一般3-10g(张学文)。驱蛔:苦参粉加红糖成人每次3g,小儿减半。每日空腹服一次5天一疗程《燕山医话—宋祚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苦参   车前子   葛根   疥癣   麻风   顽固性   心律失常   黄疸   黄芪   湿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