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6月5日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

顺利进入天和核心舱

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图源新华网

这是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第2次在太空成功开展径向交会对接,这也是神舟系列飞船在轨执行的第10次交会对接任务,验证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稳定可靠。

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什么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十四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空间站将开展哪些研究?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图源央视新闻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发展载人航天、推进工程任务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按照工程要求,整个交会对接过程要实现“看得见、对得上、分得开、撤得出”,需要解决基本方案设计、各阶段飞行方案设计、各相关关键技术、需求单机的技术指标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任务成功实施,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技术,成为第三个具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能力的国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务目标圆满完成。

第二步任务目标,是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同时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要求“神舟”飞船具备自动交会对接和手动交会对接双重能力。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图源酒泉发射中心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29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且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2年,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飞行任务中,我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为了减轻航天员负担,减少对地面站依赖,提高交会对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成为技术发展方向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图源光明网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实施首次快速交会对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实施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再次在太空中奉献“天神无需苦等、船站快速相拥”的盛景。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继续努力,让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更成熟、更智能、更先进,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运营、载人登月、火星采样返回等一系列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图源央视新闻

在轨任务

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生活,这这期间,航天员还要配合地面完成相关工作。

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将分别于今年7月、10月发射);

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图源新华网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将面临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最复杂也是最艰巨的一次任务。他们将迎来多个“首次”:

首次进驻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

首次在问天实验舱进行太空授课;

首次完成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组装建造;

首次利用气闸舱、大小机械臂的组合臂进行出舱活动。

中国空间站

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舱内可以部署25台科学实验柜,每台实验柜都是一个小型的太空实验室,可以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建成后的天宫空间站渲染图 | CNSA

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态、生物技术和变重力科学等实验柜,能够支持开展多种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在空间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遗传、衰老等响应机理研究。

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燃烧科学、基础物理以及航天技术试验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多相流与相变传热、基础燃烧过程、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

同时,在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的基础上,将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氢钟、铷钟、光钟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开展引力红移、精细结构常数测量等前沿的科学研究。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图源网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针对上述舱内科学实验机柜、舱外试验装置和巡天空间望远镜,在空间站建造阶段,共安排了近百项实验研究项目。后续转入常态化运营后,还将实施较大规模科学研究,预期将有力推动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形成演化、物质本质规律、生命现象本质和人在太空的响应变化规律,以及地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突破,为未来我国开展近地以远的载人空间探索提供深厚的科学和技术积累。


疫情快报

2022年6月5日0-24时

陕西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成功对接,顺利进驻!新“出差三人组”任务艰巨

(数据及截图来自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本文观点来源:

[1].https://mp.weixin.qq.com/s/MY__a4hD-tAKJDm1eiGQwQ

[2].https://mp.weixin.qq.com/s/AH6EvdXeR7P-aif11UJ3aw

[3].https://mp.weixin.qq.com/s/CY5n0VSKgfQmlOU03IPFqQ

[4].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6/05/c_1128715484.htm

| 编辑:小科

| 审核:科普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天和   神舟   航天员   科学实验   空间站   天宫   艰巨   中国   太空   顺利   技术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