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下饺子”,就不怕芯片被卡脖子吗?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新“太空出差三人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再次追梦问天。

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太空三人组顺利从神舟十四号进入天和核心舱,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这次“太空出差”,他们将在天宫一号在轨工作生活183天,完成9项任务,还将首次在太空度过中秋节和国庆节。

中国空间站“下饺子”,就不怕芯片被卡脖子吗?

今年,中国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完成在轨建造,我们有望见证空间站“下饺子”,生为华夏儿女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不过,可能有人会问:中国空间站开启“下饺子”模式,难道就不怕芯片被卡脖子吗?

芯片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科技产品都不离开芯片,手机电脑需要芯片,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也需要芯片。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所用的芯片,被称为“宇航级芯片”,跟手机电脑芯片是不一样的。宇航级芯片我们已经实现了独立自主,卡脖子是不存在的。

通常来说,芯片可分成4个等级,由高级到低级划分的话,分别是宇航级、军工级、工业级、消费级。后两个级别的芯片被美国长期垄断,目前全球芯片紧缺,缺的主要就是这两类芯片。但对于前两个级别的芯片,我们早就实现了独立研发和制造,原材料也自主可控。

其实,前两个级别的芯片被欧美国家视为最高机密,很早就对我们实施了封锁,我们很难买得到。就算他们肯卖,价格也是高得离谱,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而且还是一颗芯片的价格。江湖中就流传这样一个传说,美国Xilinx的一款宇航级FPGA芯片,仅仅一颗的单价就是500万元,一颗芯片就能买一套房!

中国空间站“下饺子”,就不怕芯片被卡脖子吗?

正是由于欧美国家的封锁,宇航级芯片走上了艰难的独立自主之路,最后我们成功了。早在神舟十二号发射前,神舟系列飞船就已经对多个国产芯片进行了改进和升级,从电子元件到所有的原材料全部都是国产的,并且控制计算机等采用都是国产CPU芯片。

本次“神十四”成功发射,就有“中国芯”的保驾护航。据悉,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772所)为“神十四”的制导控制系统、数管系统、仪表与照明等6个分系统提供了高可靠CPU、FPGA套片、大容量SRAM、高速AD/DA等36款共计3000余只宇航用集成电路,成功保障飞船发射任务。

芯片是手机电脑的心脏,也是航天飞船的心脏,芯片一旦严重受损,整个航天飞船就会直接报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普通芯片对比,宇航级芯片更加注重安全稳定性能,其技术标准极为苛刻。一个宇航级芯片能够顺利使用,往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测试和检验。

在航天领域,并不是工艺制程越小越好,除非能够提高抗辐照能力。为保证可靠安全,目前大多宇航级芯片的制造工艺在48纳米以上。此外,宇航级芯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特殊的晶圆制造、加固、封装等工艺来达到严苛的设计标准,以适应复杂的空间环境,如强烈的宇宙射线、陨石碎片撞击、气温陡降陡升等。

中国空间站“下饺子”,就不怕芯片被卡脖子吗?

现在中国的宇航级芯片,已经不比美国落后,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几年,也有部分宇航级芯片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如今许多国家的卫星搭载的都是中国的宇航级芯片,抢占了美国的大片市场。

写在最后,相信随着中国科技人员的砥砺奋斗,消费级芯片终将像宇航级芯片那样,彻底实现独立自主,不再被卡脖子。

电子元器件放心购,尽在小猫芯城,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空间站   中国   芯片   神舟   独立自主   美国   飞船   宇航   饺子   航天   太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