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作者:沙彤

前段时间,我陆续写了几篇推介沙河古文化的文章发表在我的自媒体“沙彤公众号”上,受到网友热切关注,也收到一些网友的置疑留言:“怎么那么多好东西都在你们沙河呀?”言下之意,不相信我所说是真的。其实,是你没有来过沙河或者未曾实地考察过沙河。

在沙河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确遗存着大量的神秘古文化痕迹,尤其石窟造像。

沙河的石窟造像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大约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摩崖石刻造像和以石窟为依托将雕刻好的石像放进洞窟内。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古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史称“佛教东渐”或“佛教东传”。外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经过了几百年的相互借鉴与磨合,大约唐代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出现之后,形成了以“禅”文化为特色的中国佛教,造像风格随之中国化。唐代造像多数饱满健美,衣饰有通肩式,袒右肩式或褒衣博带式,更多的是方领下垂,衣料质感柔和轻薄,富有动态自然美感。截至目前,笔者因在沙河境内尚未发现唐代造像,故不赘叙。

沙河境内遗存历史最为久远的造像是宋代石刻。宋代时的理学(亦称道学)盛行,佛教造像艺术虽然承袭着唐末风格,但韵味已大量糅合了道学绘画雕塑的艺术风格,人物容貌丰满,衣饰飘带流畅自然,姿容凝重秀美,体态丰腴,比例匀称。遗存在沙河境内的宋代雕塑,体现着当时工匠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才能,把宗教中的“神”进行了世俗化处理,完全变成了现实生活中活脱脱的人。沙河境内现存两处宋代摩崖石刻佛像均具备宋代佛教造像艺术特征。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遗存在册井佛堂山(白坡)的宋代佛像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遗存在册井佛堂山(白坡)的宋代佛像

如位于册井村佛堂山(白坡)的宋代摩刻石刻佛像,多尊造像被人毁损,唯有韦驮造像和观音菩萨等少量佛像仍可辨识清晰。该石刻距下面河床大约6米高,石窟高约2米,阔也有2米左右。主造像为观音菩萨像,高约1.5米。观音造像两侧石壁刻有18尊2 3厘米高的佛龛。据考,该处石窟造像始刻于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距今927年。竣工于“大宋元丰三年岁次庚申七月”;前后经历了三年时间。此外,在该石刻下方的马河对岸还有一处石刻,遗存3尊风化十分严重的佛像。这两处石窟造像因为位于封峦寺东部旧时进山路口,且与封峦寺创建于同一历史朝代,其中应该有着一定的宗教文化联系。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罗汉洞大宋元丰七年碑(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罗汉洞(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罗汉洞摩岩石刻(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罗汉洞摩岩石刻(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罗汉洞摩岩石刻(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罗汉洞摩岩石刻(摄于2010年)

在沙河市境内,体量和规模最大的宋代摩崖石刻是广阳山罗汉洞。洞窟深50余米(底部有堵塞),阔2 3米,高2米左右。佛像全部刻在两侧石壁上,可惜现存造像全部被人为的破坏了头部。但自颈部至底端仍然完好,可让今人窥见宋代民间画师和石匠雕刻艺术之精妙。考罗汉洞石碑记载,罗汉洞创建于大宋元丰七年(公元1085年),距今934年。

采访时听人说,洞内摩崖石刻曾被毁过两次。第一次的故事发生在古代。相传,罗汉洞石刻造像竣工后,位于广阳山北侧的城湾村一户妇女每天夜间睡觉后,一位胖大和尚会潜户入室,钻进农妇被窝戏弄她。农妇渐渐形销骨立,精神恍惚。后找广阳山道人破解灾厄。广阳山道人交给农妇一根绣花针和一团丝线,嘱农妇如果胖大和尚再入室骚扰,可乘其不备将穿上丝线的绣花针插上胖大和尚衣后襟。又一夜,和尚又至。该农妇遂依广阳山道人之计而行。和尚去后,农妇眼瞅着线团在地上直“突噜噜”转动,半晌方止。天亮,农妇丈夫邀数位青壮年沿着丝线一路寻到广阳山罗汉洞。绣花针插在石壁上的一位罗汉身上。农妇的丈夫愤怒至极,遂将两壁佛像的喉咙上各钻下一洞。从此,城湾村农妇夜间睡觉安然无恙;至于洞内摩崖石像被砸烂头部的事相传发生在“文化革命”期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后王峪南硇上石窟(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后王峪南硇上石窟民国时期碑(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后王峪南硇上石窟遗存佛首(残,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后王峪南硇上石窟遗存佛首(残,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北盆水罗汉洞明代碑(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罗汉洞内雕像(李自岐摄)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2010年作者(后排中)与李宗爱老师(前排左一)及赵泗水杨祥的(前排右一)等考察北盆水罗汉洞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广阳山千佛洞(作者疑为千佛庵)遗存的明代佛像(摄于2010年)

沙河境内存量最为丰富的是明代造像。石窟内保存尚为完好的有:北盆水村东山石窟、王峪村南硇上石窟、广阳山广阳庵石窟和老君洞石窟等。现存的这些明代造像多为石雕独体样式,面相丰润,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身材比较匀称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飘逸,衣褶转折自如。这些都符合明代造像艺术的表现特征。

现存的古代石窟造像是不可多得也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瑰宝,它不仅承载着沙河历史上的民间信仰文化现象,还承载着沙河石刻工艺的传承精髓,也承载着沙河民间经济在某个历史阶段的鼎盛与蓬勃信息,承载着沙河人悠远绵长思念优秀文化的乡愁。

保护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位沙河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但愿我的话能为沙河历史文化遗迹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一些增砖添瓦的作用。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石盆村梧桐沟云峰山佛岩寺(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石盆村云峰山滴水岩(摄于2010年)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2010年作者(后排右一)与画家刘晓红(后排中),友人赵晋书(后排左一)带着小向导考察云峰山

惊现:沙河多处石窟造像

作者考察云峰山滴水岩佛岩寺(刘晓红摄于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沙河   造像   石窟   阳山   遗存   农妇   石刻   佛像   罗汉   宋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