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六月的罗布泊,骄阳似火,热浪滚滚,地表温度高达60——70 ,几乎没有生命能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存活。因此,位居中国四大无人区之首的罗布泊无人区,是一片寂静荒芜、苍凉亘古的不毛之地。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罗布泊古墓葬群

罗布泊号称“死亡之海”,它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经科学家考证,罗布泊形成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约1800万年,面积高达2万平方公里。它是塔里木盆地东北部的一处洼地,塔里木河、孔雀河、车臣河、疏勒河等河流都曾汇集于此,由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中国上古三大奇书之一的《山海经》中称罗布泊为幼泽、盐泽、蒲昌海。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罗布泊的卫星照片

汉代,罗布泊湖岸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国家——楼兰王国!它于公元前176年建国,100年后更名为鄯善国,向西汉称臣。公元422年前后,鄯善国先后吞并了小宛、且末、精绝等国,成为西域七个强国之一。此时的楼兰国,北起哈密,南至阿尔金山,东起古阳关,西至尼雅古城,面积高达约五万平方公里。张骞出使西域时路过罗布泊和楼兰,回来时向汉武帝详细地描绘了罗布泊和楼兰国的情况。所以《史记》里留下了有关罗布泊和楼兰的确切记载。公元448年,鄯善被北魏所灭。至此,楼兰古国存在了600多年。而实际上,楼兰人存在了一千多年,比楼兰国悠久得多。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民国地理学家陈宗器拍摄的罗布泊照片

古楼兰国位于罗布泊西北方,孔雀河南岸,它跟罗布泊息息相关。楼兰的首都就是楼兰城,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古丝绸之路南线西进沙漠后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西去的必经之路。

楼兰城曾经十分豪华,商贾穿梭,店铺林立,由于扼守着东西交流的咽喉要道,发达的商业使得楼兰城繁华富庶,南来北往的客商,令楼兰热闹非凡。至今,楼兰古城遗址散布于罗布泊西北方雅丹地貌之中,有轮台古城、小河墓地、且末遗址、太阳墓葬群等诸多遗址。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罗布泊太阳墓葬

罗布泊于1972年彻底干涸,曾经的沧海桑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这个曾经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的罗布泊,终究变成了一片苍凉荒芜的不毛之地。罗布泊中极少有生命存在,一是因为它的高温干旱,西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不断入侵,造成了它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二是因为湖水干涸后,罗布泊地表形成了一层厚达30厘米的坚硬的盐壳,导致寸草不生,没有了水草,自然也就没有动物。在这种环境中,即便是有耐旱植物,也无法在高浓度的盐碱地里存活下来。所以,罗布泊里没有生命,是一个风吹黄沙、异常荒凉的世界。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干涸的罗布泊

身处罗布泊,放眼望去,天地间一片昏黄色调,没有一丝绿意,没有人烟,没有信号,甚至没有方向感,除了满目的沙砾。天地间一片土黄色,别无它物。当地人称罗布泊是“天不见飞鸟,地不见颗草”,一片死气沉沉的世界。

而6月,更是罗布泊的禁区,没人敢在6月份进入罗布泊。“6月不进罗布泊”可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因为罗布泊在6月份最热,环境最为恶劣,地表温度常常高达70、80摄氏度,能轻松煎熟鸡蛋。一般人在这种环境下,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因高温脱水而昏厥,继而全身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罗布泊西部的雅丹地貌

1980年6月,科学家彭加木率队进入罗布泊考察,于6月17日独自离队去找水时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彭加木的遇难,多少还是有意义的,毕竟他是中科院新疆分院院长,我国著名的植物、病毒学家,也曾多次进入罗布泊为国家找矿。当时他失踪后,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寻找他,出动了大批解放军、民兵乃至地方救援力量,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地毯式搜索,但最终都无果而终。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彭加木在新疆野外工作时的照片

但1996年的6月,还有一位公众人物在罗布泊遇难,当时也曾掀起一股巨大的波澜。此人不是科学家,但却是一位名人。他是谁呢?

他就是上海籍徒步探险家余纯顺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余纯顺

余纯顺出生于1951年,普通家庭出身,父亲余金山就是个普通工人,母亲、姐姐和一个弟弟都是精神病患者,后来也都先后病逝。童年的余纯顺生活困苦,吃不饱、穿不暖。少年时因饥饿盗窃从而被劳改10年。后父亲为了他的前途,弄了一张假病历病退,让余纯顺顶替自己进了上海成套电器厂工作,后来余纯顺又与本厂一名女工结了婚,生活似乎进入了正轨,余纯顺也与千千万万个普通上海人一样,结婚、生子,照顾家庭,最终老去。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徒步中的余纯顺

但10年的劳教生涯,已经让他开阔了思想和视野,他不愿过这般枯燥无味的生活,不愿意就这样千篇一律地耗费生命。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三年后获得自学本科文凭。而夫妻二人的关系却愈发紧张起来,加之孩子刚出生就夭折,余纯顺对眼前的生活厌恶至极,夫妻关系也走到了尽头,并很快办理了离婚手续。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余纯顺在行走中

迷茫之中的余纯顺,在一次参观徐霞客故居时突发灵感: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己何不来个徒步走遍中国呢!说干就干,此时的余纯顺无牵无挂,生无可恋,他下定决心徒步中国行,用脚步来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当他把计划告诉父亲和三弟时,出乎意料,余金山和余纯民非常支持他,父亲甚至要和他一起去徒步,只是由于家庭的牵绊,余金山无法成行。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这是余纯顺徒步到黑龙江时的一张照片

1987年7月1日这天,骄阳似火,余纯顺身背行囊,站在上海与太仓界牌处,回头看了一眼生他养他的故乡,毅然决然地告别而去,没有一丝留恋和不舍。前来为他送行的,只有两个人——父亲余金山和三弟余纯民。

余纯顺在罗布泊的最后日子(一)

罗布泊中枯死的胡杨

不得不说,余纯顺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出名的一条捷径。在80年代,徒步探险还是一个新奇的玩意,远不像现在的各种网红、直播如此泛滥,比如泡泡龙、吴永宁、袖珍婷婷、孙艺轩、小邱妹、豫北女保安、黑姑娘拉姆、河南美美、王相军、五道口宏楠等网红,这10位都不幸遇难。那时候也没有网络,传媒介质只有报纸、书刊、杂志以及广播、电视等。即便是媒体这么不发达,余纯顺依然一炮而红!靠徒步旅行,他迅速出名,两三年时间就成了全国闻名的徒步探险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罗布泊   鄯善   楼兰   西域   且末   咸水湖   地表   遗址   中国   父亲   日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