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说说艾灸那些事

又到端午节了,吃粽子、采艾草、赛龙舟、做香囊,热闹的事情接踵而来。不管老天爷在做什么,人们还是要按照惯性先过好自己的日子。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行他的令,我过我的日子,也是乐在其中。

说到端午,总离不开艾草。要说在2000多年前,艾在我国先民生活中绝对是一个活跃的角色。比如,在称呼人上,谓年轻美貌的女性为“少艾”(《孟子·万章上》:知好色,则慕少艾);在祈求天年时,称保养、保护为“保艾”(《诗经》:乐只君子,保艾尔后);称民生安定,太平无事为“艾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至于今,诸夏艾安)。在治病上,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离娄上》);“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扁鹊心书》)。预防疾病上有“无病自灸”之法。艾与艾灸在百姓生活中的热门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端午节,说说艾灸那些事

(艾草植物----中药艾叶饮片----艾绒----艾条)

今人做艾灸最多的是用艾条,但最初的艾灸都是将艾绒直接放到皮肤上灸,称为“艾炷”。诸位可千万不要被电视剧误导,《大秦赋》中太医用艾条为吕不韦治疗腰疼,其实那个时代艾条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呢。最早有关艾条的文字记载是在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大约公元652年间)。

端午节,说说艾灸那些事

(电视剧《大秦赋》中太医正在给吕不韦做艾灸)

说来也挺有意思,最早的艾条里面有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大肠腑》中记载:“治嗽熏法 以熟艾薄薄布纸上,纸广四寸。后以硫黄末薄布艾上,务令调均。以荻一枚如纸长,卷之,做十枚。先以火烧,缠下去荻,烟从孔出。口吸烟,咽之取吐,止。明旦复熏之如前。日一二止,自然差。得食白粥,余皆忌之”。这就是把硫黄末掺在艾绒里制成的药艾条。药艾条发展到明代,就成了“雷火神针”“太乙神针”,它们掺入了麝香、木香等十几味中药,在施灸时就像艾炷直接灸一样,把点燃的药艾条直接触按到皮肤上。但是,那样可就太疼了,古人就想到了用数层红布垫在施灸处再点按。

端午节,说说艾灸那些事

(雷火神针点按施灸图)

没有药的纯艾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现在还不十分清楚。直到1930年,近代针灸大家承淡安主持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出品的念盈艾条还是药艾条,说明当时还是药艾条独霸天下。1995年出版的《新编针灸大辞典》中记载“纯艾卷”词条:用纯艾绒制成的艾卷称纯艾卷;1998年《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称纯艾卷为“清艾条”,由此,清艾条的称谓便流行起来。从定义上看,纯艾卷就是清艾条。清者,纯之意也。坊间有人说,清艾条又叫青艾条,是用当年的艾叶制作的艾条,这是不对的。当年的艾叶提取艾绒的比例较低,且含挥发油较多,燃烧起来辛辣之味较重,不仅热力不够深透,还容易灼伤皮肤。所以,制作艾条讲究用熟艾,即存放了几年的陈艾,来提取艾绒。所谓的“青”艾条实际并不应该存在。

近些年,有人为了避免艾条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就采用特殊的燃烧手段,将艾条制成炭化艾条,使用时便没有了烟,人称无烟艾条。为了使艾条炭化后仍然能够成型,里面加了很多药物和塑型剂,成分就变得复杂起来。由于没有烟,也有一定的使用市场,尤其在韩国,比较受人欢迎。

端午节,说说艾灸那些事

(纯艾条----药艾条----无烟艾条)

大家现在清楚了吧,清艾条就是用纯艾绒制作的艾条,药艾条就是将药物掺在艾绒里制作的艾条,无烟艾条就是将艾条炭化后得到的艾条(通常都是用药艾条炭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艾灸   扁鹊   勾践   火神   孟子   艾绒   硫黄   针灸   端午节   中药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