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寒了容易上火,两味药,一泻一补,清热散寒,化解火气

大家好,今天咱们说说上火的治疗问题。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部分都是虚火。而虚火实际上就是由寒引起的。

我们虚火,根源在于体内的寒气太重了,把热排斥在外,而火的性质是“上炎”,往上走,因此各种“上火”症状也就出现了。口舌生疮、脸犯油光、长痘、失眠、头晕耳鸣、便秘等等。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质上就是寒的体质。

身体寒了容易上火,两味药,一泻一补,清热散寒,化解火气

那先给大家分享一个临床案例:

前段时间,有个小伙子,一开始牙龈肿痛,那个难受,想早点好,他就自己开始喝凉茶,吃雪糕,冰棒,持续了几天,结果你猜怎么着,牙龈上火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又出现了脾胃也不好了,开始腹泻,拉肚子,大便一会一趟,伸手摸一下肚子,凉凉的,脸上也开始长痘痘。

他这就是过食寒凉导致的脾胃损伤。在中医看来 脾属土,土需要温暖了,才能孕育万物,大家想象一下,寒冷的土地是不是连草都不生长呢?得知了他的情况,随后我给他讲了一个方子,用栀子、干姜煮水喝。没多久,就缓解了很多。

身体寒了容易上火,两味药,一泻一补,清热散寒,化解火气

这个方子叫【栀子干姜汤】出自古代名医 张仲景老先生的《伤寒论》。

咱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方子 你就明白了。

小伙子的脾胃因过食寒凉伤到了,导致的脾胃虚寒,上面呢咱们说了,脾属土,喜欢温暖,不喜欢寒凉、寒冷。那若用寒药,脾胃就遭殃了,脾胃将会越来越寒,郁火将始终下不去,就会导致一直上火。用若用热药,那已经生成的郁火又该怎么办?这既不能用补药,又不能用泻药,那就泻与补一起来,寒热并用,栀子苦寒,干姜辛热,岂不是相得益彰。

身体寒了容易上火,两味药,一泻一补,清热散寒,化解火气

栀子

咱们在前面提到身上的火气下不去,郁在那里,形成了郁火,郁火是哪里的火吗?心火、胆火、肺火,也有可能心火、肺火、胆火都有那么一点。但是别管哪里的火,用了栀子,都能一一给它们下逐客令。

《神农本草经》有过记载:“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功于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栀子煮水喝,能把上半身的火热通过小便排出。所以用栀子来泻火,那喝到什么程度呢?到浑浊的小便转为清白,就刚好了。

身体寒了容易上火,两味药,一泻一补,清热散寒,化解火气

干姜

与生姜还同,生姜多汁鲜嫩,能掐出汁,干姜,干巴巴,皱瘪瘪。干姜散里寒,生姜散表寒,比如不小心吹了冷风,流鼻涕,打喷嚏,那煮一碗浓热的生姜汤,把体表的寒气散出去。干姜一直往里走,从体表走到脏腑,走到脾胃,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把干姜打成粉,拌在粥里面,它吃下去以后就像在脾胃里头点了一把火,把所有阴寒邪气都赶出去。

身体寒了容易上火,两味药,一泻一补,清热散寒,化解火气

另外,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 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 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大多数人都久坐不动....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 虚火就越来越大。

栀子干姜汤:适合寒热错杂体质,典型的特征是身热,烦躁,容易口腔溃疡,舌痛舌尖红,虽说是有热,偏偏还不能吃凉的,一吃就拉肚子。身上的火热下不去,郁在那里。这时候栀子清热泻火,干姜温中散寒,一个栀子,一个干姜,两味药加在一起就把问题解决了。

身体寒了容易上火,两味药,一泻一补,清热散寒,化解火气

话说这个栀子干姜汤,不仅能驱火,没准还能捎带手把你的失眠给治喽!何以见得?一个人火旺的时候,到处长痘痘,加上口腔溃疡,躺在床上那种感觉,你体会下。然后呢,药到病除,火没了,溃疡好了,痘痘也褪了,你的睡眠自然就回来了!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若你有相关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看到会一一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干姜   姜汤   寒凉   寒热   热病   虚火   方子   栀子   脾胃   生姜   火气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