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文|林苑

体育大生意记者


新冠疫情爆发伊始,UFC掌门人白大拿向媒体放话:我们不会停止办赛,我们会想其他办法。


“空场”和“格斗岛”两大解决方案成为UFC应对疫情的主线,前者确保复赛时间线领先其他联盟,直播及选秀节目制作按期交付,后者得到合作方阿布扎比文旅局支持,为恢复线下售票打牢地基。


如今,UFC年赛事制作量高达40+场,已超出疫情前水平,成为全球唯一在疫情期间完成增长、上市、创收三级跳的体育联盟。


眼下,UFC亚洲首场数字赛UFC275即将打响,体育大生意对UFC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负责人张卓麟进行了线上专访,他谈及UFC在华战略、最新市场布局以及国内粉丝对UFC275的期待值和关注度。




疫情之下,UFC逆势增长


根据UFC母公司、体娱巨头Endeavor财报,集团去年实现51亿美元营收,超出华尔街预期。


这其中,UFC“成绩单”表现亮眼,全球社媒粉丝总量增长30%,收入也创下成立28年以来新高,共进账11亿美元,增速达16%,获封SBJ“年度最佳体育联盟”。


进入2022年,UFC在赞助、授权许可、PPV(数字赛、按次付费观看)和其他赛事相关收入均呈现高增长态势,助推母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7%至14.7亿美元,净利5.2亿美元。报告期内,UFC全场次PPV赛事以售罄收官,赞助销售额超出去年同期。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对此,张卓麟表示,任何体育品牌想要领跑国际市场,都离不了中国。相较去年同期,UFC在一季度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UFC也坚信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在全球范围内,赛事版权收入都是体育组织的重要收入来源,UFC也不例外。


张卓麟告诉体育大生意,UFC中国营收来源广泛,包括赛事媒体版权收入、赞助合作、品牌授权、训练教学、健康健身等。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版权收入虽然是体育IP的最大贡献者,但只有创新多元经营模式,才能引领整个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三个维度看UFC本地化实践


经过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实践,UFC在产业生态合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三大业务板块取得长足进步。这些维度真正体现UFC在中国本土多元发展的本质,这与UFC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坚信要提升综合格斗乃至体育地位的理念一致。


与“新媒体国家队”中国移动咪咕的全产业生态合作是一次全新尝试。透过咪咕,UFC在赛事转播、原创内容以及健康和健身计划等方面正在讲出“新故事”。


秉持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运动表现领域引领者的愿景,UFC斥资1300万美元在上海静安区投建亚洲规模最大的精英训练中心,UFC中国将触角伸向大健康与健身领域。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建立科学有效训练体系,借鉴国际先进训练经验,创新训练理念、方法和技术;统筹国际国内体育科技等优质资源,提升科学训练水平。


综合格斗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全面,训练项目适用广,能嵌入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与备战过程中。基于国内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UFC发布最新研发成果“UFC PI 认证课程”,从训练层面给出一揽子解决方案,将融通补充中国体育训练基本面。


“UFC PI 认证课程”教练团队介绍,此次上线的课程浓缩UFC训练及备赛理念和经验,各个模块的视频、讲座系列深入研究主题,实操性较强并适用广泛。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此次“UFC PI 认证课程”以线上形式发布,将惠及关注UFC训练方法的中国运动员、教练、运动健身爱好者等,也能成为疫情下格斗迷居家健身的陪伴。同时UFC选择中国作为“UFC PI 认证课程”首发市场,足以显示出UFC对于中国粉丝的重视。


从2021年起,UFC在中国移动旗下数智运动健康平台「咪咕善跑」开设专题页,已上线多套教学助力国家建设更高水平全民健身体系,包括多档关照到全年龄人群对于运动健身的基础需求的课程。


UFC还基于中国用户需求实际,面向9-15岁的青少年人群定制“青少年健康健身课程”,通过力量与运动能力、心肺功能、营养干预三大板块构筑高质量青少年体适能训练体系。


得益于咪咕的合作伙伴关系,UFC本地化深入,在中国整体全民健身意识提升、政策支持、线上用户活跃的背景下有望加速突破瓶颈实现市场扩张。


在竞技体育层面,UFC PI得到中国奥委会背书,成为后者“官方运动表现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专注于训练,包含软件、硬件两个层面。


“双奥”周期,UFC PI向短道速滑、田径、游泳、场地自行、赛艇皮划艇、柔道,摔跤,帆船帆板等国家队进行测试和训练等备战服务,中心还为刘佳宇等多位女子运动员、训练组进行定制化特训,圆满完成中国国家队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备战任务。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由上海至国家不同层级体育系统背书使得UFC在中国体育“朋友圈”扩大,这也为之后的包括赛事审批、人员培养在内的各项业务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谈到新合作方的选择时,张卓麟表示,UFC愿同更多中国品牌携手开拓全球市场。


他透露,在合作洽谈中,许多中国企业都展现出拓展全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雄心。UFC能做的是利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帮助中国企业打造定制化的品牌形象。


考虑到UFC赛事版权分发全球170多个国家,UFC背书无疑将帮助中国品牌成功出海,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提供便利。让中国品牌闪耀国际舞台,向国际市场展示中国力量。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入华后,中国运动员招募贯穿于UFC工作始终,并占据较高事务层级。


UFC密切关注中国体坛,通过和各方保持紧密联系,持续发掘本土潜力新秀,跨界跨项跨圈选材也是个中关键。

一旦选手获得正式合同进入UFC体系,所有的资源都会向选手打开。这就是UFC支持整个行业的方式,也是支持所有草根格斗爱好者的方式。UFC自身的品牌力也将让旗下签约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享有盛誉。


肉眼可见的是,与UFC签约的中国运动员们人生因此改变,在国内国际曝光度、收入、商业价值等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张卓麟表示,一直以来UFC在华的宗旨都没有变:为粉丝带来高质量、全平台的终极格斗体验,并持续强化全球领先体育联盟的品牌印象。


格斗迷无需等待太久,“八角笼”内的战火很快将在亚洲点燃。张伟丽将在6月的新加坡UFC275中再战老对手乔安娜。作为“史上最精彩女子对决”二番战,全球近7亿UFC粉丝势必将赛事直播热度推向新高,收视数据将载入史册。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据了解,自4月官宣以来,目前新加坡UFC275的票务已接近售罄,亚洲航空等赞助商们也陆续就位。依托在全球以及亚太区的影响力,UFC将全力支持和推动合作伙伴开展各类市场营销活动。


不难发现,近年来,继张伟丽、李景亮之后,闫晓楠、宋亚东、苏木达尔基…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站上了UFC的世界舞台。除了张伟丽、梁娜、哈伊萨尔·马哈沙特将征战这场备受关注的UFC275赛事外,还有谢彬、张名扬、肖龙等8位顶级中国综合格斗新秀将在新加坡UFC精英之路(Road to UFC) 与来自日韩、菲律宾、泰国等国家选手一决高下,相关节目将分4集在北京时间黄金时间段在咪咕数字平台播出。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体育娱乐有其铁的规律:运动员个性鲜明,比赛戏剧冲突跌宕起伏,直播全程无尿点,粉丝看着过瘾。


UFC将PPV概念引入综合格斗赛事,“打星”们在比赛中达成的收视效果算作“绩效”。单场比赛收入包括但不限于PPV分红、出场费和赛后奖金等。


在UFC,每一个走进八角笼的选手都抱着信念“不仅要赢,还要赢得好看。”


麦格雷戈与拳王梅威瑟的“世纪之战”单场收入一亿美元,未来在东方,或许也将有这样一场轰动全球的比赛,带动格斗选手商业价值走高。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运动员将占领国际体育话语权,续写李小龙在西方缔造的中国功夫传奇。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消费者抽样调查显示,UFC中国粉丝规模达到1.46亿。


张卓麟认为,相较市场调查数据,UFC社媒粉丝互动量和咪咕直播观众指标更为直观。每当知名格斗选手特别是中国选手动向传出,冲上热搜也是常态,这显示出UFC在中国市场的增长足够健康且具备韧性。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体育IP具备足够关注度和粉丝黏性时,赞助、授权、培训、NFT等业务也一同受益。UFC在华已经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UFC通过入驻咪咕、抖音等平台造势,使得综合格斗在主流社交网络破圈层传播。


更何况在特殊时期,人们需要精神寄托与释压渠道,UFC成为最具代入感的体育赛事。例如,当女性观众看到张伟丽如何挑战性别刻板印象时,观众内心的小宇宙会被瞬间点燃。在本土化进程中,体育IP与高水平运动员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也丰富了民众对体育运动本身的理解。不得不说,UFC是本土化的典型代表。


对于何时能恢复UFC中国赛,张卓麟承诺,在保证现阶段持续满足粉丝需求基础上,UFC将在适宜时机将比赛带回中国粉丝身边。


专访UFC亚太副总裁张卓麟:“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我们渴望在线下与中国粉丝见面,每天都在持续关注国内政策动态。一旦我们能被允许办赛,将遵守地方相关政策指引和防疫规定进行筹备,UFC充满信心,随时准备好在国内时机成熟时举办线下赛事。”张卓麟说。


至于具体办赛城市,张卓麟没有透露太多,UFC下一场中国赛事花落谁家颇具悬念:上海作为UFC亚洲总部占据地理优势;成都谋划建成“世界赛事名城”,每年举办国际和全国赛事达到50项以上;更不用说全国多地已在“十四五”规划中立下赛事引进flag,并颁布体育赛事扶持奖励办法….


UFC高水平训练体系、创新赛制和不断完善的运动员保障体系相辅相成,同时配合高标准的节目制作水平,为国人提供了一场又一场的顶级视觉盛宴,以上努力将服务于UFC不断膨胀的市场价值。


值得期待的是,无论下一场UFC中国赛在何地举办,其关注度、上座率和吸金能力都将带动当地体育及周边产业发展。在当今中国体育大环境下,UFC中国赛的举办及商业价值提升将助推全国体育产业加快复苏进程。


疫情期间国内外线上观赛需求拉动、疫情后线下需求迅速恢复缓解,UFC运作模型以及综合格斗前景进一步提升Endeavor长期成长空间,集团研判全年营收将位于52亿美元至54.5亿美元区间。照此推断,UFC所在部门或将再次取得10亿美元量级增长。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UFC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大有可为   亚洲   中国市场   疫情   中国   亚太   运动员   专访   赛事   粉丝   收入   美元   全球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