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古人的经验之谈还是很有道理

人生匆匆几十载,最多一百多年,这就是人生命的极限。人类是最富有感情的高等生物,因此在人类面对死亡之时,虽然显得很渺小,但还是在极力挣扎。因此长寿就是人类所希冀的,长寿虽然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一个老人不可能为了长寿选择背井离乡。在老人的认知之中有家的地方才是根,每个老人都希望自己能落叶归根。既然环境不能改变,那么能改变的是什么呢?关于长寿之法,古人也有探讨的经验,这句话就是“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这句话到底是何意?今天我们来探讨下。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古人的经验之谈还是很有道理

两不交

在现今的社会之中,六十岁的老人还有很多在工作岗位上,那是因为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提升、医疗条件的提升,人的寿命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古代社会一个人若到了六十岁是一个妥妥的老人,那么老人需要注意的两不交是什么呢?
第一不交:利益。人的一生都在追逐利益,因为利益代表的是金钱,谁都想过上好日子。人从小读书、长大工作都是为了能获得更加丰厚的报酬。但追逐的过程非常的累,有的可能经常不能按时吃饭,有的可能需要忙至深夜或者凌晨,这对于脑力、体力都是有很高的要求。人到了老年,脑力、体力都有一定的衰落,再去追逐利益不能做到事半功倍,收入和付出不会成为正比,反而劳心劳力身体出现疾病。因此人到了年纪大的时候不能再去追逐利益之事。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古人的经验之谈还是很有道理

第二不交:交心。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不知道那句话,可能会遭来横祸。在中国古代妄谈政治、不正当的言论都可能遭来杀身之祸。在现今的社会之中显然这句话已经不适用,因为在现今的社会之中,发表言论不会遭来杀身之祸。那么现今的社会之中不交心是指什么呢?不和道德品质低劣的人交心。因为和这类人交心,首先有些事情是自己不能忍受的,其次可能之间的感情会破裂。虽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但会影响到自身的心情、愉悦,老人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得保证心情愉悦。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古人的经验之谈还是很有道理

两不碰

第一不碰:酒。酒是古代社会流传至今的重要产物之一,酒可以应用到多种场合中朋友的交往、聚会,自己开心、不开心的时候都会喝酒。但若到了老年就不适合饮酒,或者说适当的饮酒,不能像年轻的时间,为了陪伴朋友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随着年纪的增大,人身体的机能也在下降,老人对酒的承受能力、解酒能力都在下降,因此若过度的饮酒会对身体带来伤害。那么在现今的社会中,还有哪些事不能碰呢?这就包括黄、毒、赌,其中的危害想必大家都清楚,还包括一样就是烟,吸烟有害健康大家都知道,但中国的烟民一直是世界上最多的。因此,首先我们要避免老人吸烟,其次要尽量避免老人吸二手烟。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古人的经验之谈还是很有道理

第二不碰:油腻食物。古代中国百姓的日子并不好,因此油腻食物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奢侈品,在中国注重“孝道”的社会,把最好的东西给老人也是一种孝道的表现,但老人身体不适合油腻食物,因为油腻食物不利于消化,其次比较坚硬老人咀嚼起来也比较困难,对老人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油腻食物已不再是一种奢侈品,因为味道香美被很多人所喜欢,但油腻是导致“三高”的前因,因此老人一般吃得是清淡食物,不易吃太油的食物。

俗语:“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古人的经验之谈还是很有道理

综上所述,“人到六十,两不交,两不碰”虽然说的是老年人的养生之道,但用在现今年轻人的身上也非常的合适,诚然有部分可能无法做到,我们只要尽力而为就好,这样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随着现今网络、媒体的发展,也可不再拘泥于这句话,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也未尝不可!

欢迎关注,谈笑风史,感受古人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长寿   杀身之祸   孝道   经验之谈   俗语   油腻   中国   现今   古人   道理   食物   老人   利益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