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陪孩子玩,才能发挥游戏的最大价值?

女儿三岁左右时,我开始了全职工作。她习惯了天天跟我在一起,一下子很难适应我出门去上班。几乎每天和我分离时,都要大哭一场。


随着时间推移,情况慢慢好转。同时我发现,她开始经常玩“我去上班了”的游戏。她扮演上班的妈妈,背个小包,往里面装一些东西,郑重其事地对“孩子”(也就是我)说:“妈妈要上班了,你在家乖乖跟奶奶呆着。”然后就往门口走去。


我就扮演一个黏人的小孩,假装大哭大喊:“你别走!我不要你去上班!”每当这时候,她都特别兴奋和开心。,我越“哭闹”得厉害,她就越笑得厉害。


然后,没一会儿,她就“下班”,背着小包回家了。这时我表现得非常惊喜,迎上前去对她说:“我都想你一整天了!”

怎么陪孩子玩,才能发挥游戏的最大价值?

这段文字,摘自一位妈妈写的育儿手记。

别小看这个小孩玩过家家般的“幼稚”游戏,妈妈说:“那段时间,女儿天天都要玩几次这个游戏,我也一直很配合她。这个游戏陪伴我们度过了孩子分离焦虑最难熬的时期,从每次分别都大哭一场逐渐过渡到与我亲亲抱抱,就欣然挥手说再见。”


这个游戏为什么有缓解分离焦虑的作用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扮演妈妈,假装去上班”的过程中,孩子获得了什么?


首先,是对分离的掌控权。

孩子的日常生活通常由大人安排。什么时候得和爸爸妈妈分开,什么时候能在一起,孩子都是被动的。


但在游戏当中,孩子扮演了妈妈,就可以自主决定什么时候“出门去上班”,什么时候“回家”。妈妈扮演孩子,并且在游戏中示弱,进一步让孩子体验了自己的力量。


游戏中获得的控制感很好地平衡了现实生活中的被动与失控,对孩子而言,是一种疗愈。


其次,在假的游戏中,孩子体验了真实的情绪。

分离是假的,重逢的喜悦是真的。说再见是假的,分别时候的想念是真的。

怎么陪孩子玩,才能发挥游戏的最大价值?

我们经常跟孩子解释:“妈妈下班就回来了。”“一会儿就能看见爸爸了。”也希望孩子明白——“即使不在一起,爸爸妈妈也会爱你,想念你。”但这些大道理,仅仅用语言表达,孩子很难理解。


在一遍遍的游戏中,孩子亲身经历了从分离到重逢的过程,而妈妈也通过眼神、表情,肢体动作直接表达了不舍、想念与爱。相较语言,这是更好,更有效的共情。


那么,对于养育生活中的其他困扰,游戏也有用吗?

孩子胆小,怕黑,怕见生人怎么办?


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摔东西打人怎么办?


有的孩子叛逆,一天到晚说得最多的, 就是“不!我不要!”


有的孩子容易焦虑,不敢尝试新事物,很难融入新环境。


有的孩子“完美主义”,写作业做错了一道题就要把作业本撕掉。

怎么办?

……

怎么陪孩子玩,才能发挥游戏的最大价值?

仔细看这些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和孩子之间,好像隔着一堵墙。一方面家长无法理解孩子为什么害怕,为什么生气,为什么事事都要对着干,另一方面,孩子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有效的帮助,就变得更加焦虑和愤怒,亲子之间渐行渐远,甚至常常爆发激烈的矛盾冲突。


这也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在他多年工作和生活中的深切感受。他的专业知识让他充分认识到童年时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多么重要,当他自己成为父亲后,下定决心要与女儿建立并保持稳固的情感纽带。但即使如此,他也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而且,孩子越大,情况越复杂。


科恩博士在儿童游戏治疗和家庭支持领域工作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他将原本只用在专业领域的游戏治疗的很多互动方式介绍给父母,帮助父母将游戏应用到亲子互动中,收获了很好的效果。“游戏力”系列图书就是他在这方面多年实践的结晶。


什么是“游戏力”的“游戏”?


“游戏“这个词,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如果问“你会陪孩子玩游戏吗?”绝大部分家长都会连连点头:会啊,我会陪她搭积木来;我们每天都在一起读绘本;我最近在教儿子跳绳;我们喜欢玩“大富翁”……可能也有家长会说:我们孩子大了,一说玩游戏就是“吃鸡”,我还管不住呢,怎么还能陪着玩?


“游戏力”里的“游戏”,是有特殊定义的。

它特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游戏,人际互动,是这类游戏的核心。在家庭中,指的就是亲子间的互动。


所以,这种“游戏”与一般概念里的智力游戏,电子游戏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说的 “陪孩子游戏”也不仅仅是家长通常认为的画画,搭积木,读绘本,而更多是指有大量亲子互动的打闹玩耍类游戏。

游戏力育儿系列10周年纪念 94.2 购买


这样的游戏,对孩子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陪孩子玩球的时候,互相把球扔来扔去。这样一个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游戏,有什么意义呢?


科恩博士在《游戏力》中这样分析:

“如果我们能像用显微镜观察事物那样认真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就能通过孩子的一个接球动作了解到他当下的很多心理和情绪。


孩子是愉快轻松的吗?还是有点笨拙,因为他觉得紧张?他扔出一个球,有可能是在得意地炫耀自己刚掌握的技能,也有可能是带着愤怒和沮丧。


有时候,我们和孩子会玩得非常开心,好像每一次传接球,都在增进亲子之间的亲密和信任。


而有时候,孩子会因为一次没接住球就大发脾气,抱怨大人没扔好?他真的是因为这个生气吗?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只是在借此发泄在别的地方积累的情绪。”


当然,并非所有的游戏都包含那么多含义,但是,所有的游戏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有意义。


科恩博士在书中简明扼要地总结了——


游戏对孩子的三大意义:

1. 培育亲密,不再孤寂。

2. 培育自信,不再无力。

3. 重返快乐,不再悲伤。


这三大意义乍一看很难跟“游戏”挂上钩。《游戏力》中一个“荡秋千”的游戏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


大家都带孩子玩过荡秋千。这也是一个很普通的游戏。那么怎么玩最好玩?怎么玩才能让这个游戏发挥出最大的“力”来呢?


我们来看看8岁的小男孩杰米是怎么陪自己的小表妹玩荡秋千的。


他站在表妹前面给她推秋千,等到秋千荡回来时,他会等着小表妹的脚几乎碰到他的胸前,然后他就夸张地向后跌倒。然后他假装跟表妹生气,大喊大叫地说:你不能这样!表妹会开心地大笑起来。


这个8岁的杰米是科恩的邻居。在科恩博士看来,杰米简直是游戏力的专家。他和表妹的这种互动,包含了前面提到的游戏的各种深层含义——有趣,让人放松。有身体接触,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建立人与人之间联结的方式。同时,让年幼者在游戏中扮演强势的角色,能帮他建立自信。


所以我们说,陪孩子玩也要学,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游戏的价值,最有效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孩子   游戏   表妹   焦虑   亲子   生气   家长   意义   博士   妈妈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