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国争雄录·一

《棋国争雄录》是一本颇有些年代的象棋书籍,写于1955年,以棋谱记录+对局评述的形式,记载了杨官璘和各方名手的对局,笔者有感于AI兴起之于棋类运动的心理博弈、艺术性损失,最近翻阅棋类书籍,则总是偏爱年代越久远的。

由于《棋国争雄录》不仅仅是单纯的棋谱记录,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局的中途或末尾都有大量的故事性文字,有的在棋盘之内,有的在棋盘之外,颇有趣味,遂分享。

本书分上下两册,这上册的第一局为侯玉山先负杨官璘,这盘棋1954年弈于上海。

1954年杨官璘从广州踏上征途,来到上海表演擂台赛。原计划继续北上和北方名手切磋,但却被上海游乐场场主“扣下”,只因杨官璘擂台表演赛引人入胜,最能吸睛。如此,北方棋手侯玉山、马宽、马国梁、庞霭庭只得纷纷南下约战,这其中要数侯玉山的棋力最强,他曾在1953年京华大比赛中顶和过陈松顺。

这盘棋候玉山以飞相局起手,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来分析当年的局面,如图行至以下局面,侯玉山走了一步炮2进4:

棋国争雄录·一

时局步法

这步棋被认为空着,进炮瞄住中卒但没有攻击力,不如走车1平2静观其变。

一个回合之后,杨官璘升起巡河车,而红方显然沉不住气了,竟选择如下的炮8平7兑炮:

棋国争雄录·一

劣着兑炮

兑子先机把握在黑方手里,经过交换后黑方多谋得了一相:

棋国争雄录·一

多相优势

之后的过程就进入了杨官璘擅长的中残战斗,凭借多象以及红方孤炮深入,38回合锁定胜局。

平心而论,在开局的较量中,我感觉红方下得过于随意:特别是红炮孤军深入以及连续的平炮兑车,不仅被钳制住了子力,而且还以损失底相为代价完成了左翼车的交换。

这可能与棋手们对待象棋的重视程度不同,棋手们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开局、布局是从胡荣华开始驰骋棋坛那个年代逐渐开始的,再加上各地的棋艺交流相对不频繁,布局体系和理念也就不如现在先进。从现在的一些布局理念来看,炮勿轻发,即使要发射、要离开己方从而嵌入对方阵地,也要使对手陷入困难,

这盘棋的全局着法如下:

棋国争雄录·一

全局着法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摆一摆杨官璘占优之后的处理步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多相   名手   棋谱   棋手   棋类   步法   棋盘   上海   布局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