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鱼龙混杂的娱乐圈里,“尽职尽责”已经被玩坏。
不少演员熬夜算尽职、干好自己的本分算尽职、甚至连擦破皮都算尽职。
他们的举动令这个词变得有些失掉本味,让原本那些真正尽职尽责的人变得籍籍无名,连同他们的努力也变得一文不值。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人,并非是娱乐圈的大明星,但她却堪称家喻户晓的主持人,靠着努力26岁一路闯进央视。
多年来,有着不俗的作品,基本功扎实的她不仅是一名好主持人,也是一名优秀的制作人。
她制作的《今日说法》不仅提携了后辈撒贝宁,而且成为了当年收视飙升的节目,她的成功来源于日积月累的经验,来源于辛勤的努力。
本来干出一番事业的她,想要退休和家人颐养天年,可意外却悄然来到了她的身边,因为长时间的操劳,使得疾病无情夺走了她的生命。
这一年她仅仅55岁。
这本是一个应该享福的年纪,而她却和最爱的人阴阳两隔。
她就是央视著名的“铁面美人”肖晓琳,那个永远理智客观的主持人。
工作成就了她,可工作也压垮了她的身体,因病去世的她也永远成为了丈夫孩子心中无法抹去的痛苦。
她的故事从始至终都是那么有力量。
1962年,鱼米之乡湖南养育了一个乖巧的女孩——肖晓琳。
父母都是大学教师,这在当时算得上相当体面的家庭,毕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肖晓琳无疑相当幸运,不仅从来不用愁吃穿,而且书香门第的气息也在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她。
从小肖晓琳的学习成绩相当优异,可每当旁人问及她的梦想时,她总会支支吾吾犹豫很久。不是因为她心中没有梦想,而是因为梦想的选择太让她纠结了。
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她长大之后和父母一样成为一名老师,一个女孩子就应该有份安安稳稳体面的工作。
可肖晓琳并不喜欢当老师,她向往的是播音员,但在当时播音员是一个受到很多歧视的职业,它常常被称为“肉喇叭”。
很少有女生愿意成为播音员,可肖晓琳铁了心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她让自己的成绩始终保持名列前茅,课余时间也会听听广播,幻想一下未来的自己。
她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1977年,高考恢复之后,肖晓琳火速报名,成为了第一批考生。
成绩一贯优异的她,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可在报志愿的时候,她却和父母起了冲突。
父母一直希望女儿可以成为老师,但肖晓琳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坚决不肯退让一步。
最终父母看着倔强的女儿,还是选择了妥协,最终肖晓琳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可别小看这个学校,它可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无数播音学子的天堂。
肖晓琳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
在大学校园的肖晓琳没有放过任何能够锻炼自己的机会,一边学习着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一边又和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外出实习。
四年的时光她从未浪费点滴,但时间也是公平的,它会奖励努力的人。
大学毕业之后,肖晓琳很想留在北京,但想到父母在湖南无依无靠,她还是选择回到长沙,成为了一名广播员。
她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可街坊四邻的风言风语总是不断,在舆论的压力下,肖晓琳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随着时代的变化,长沙电视台成立了,成立之初需要大量的主持人,认真工作的肖晓琳被调到了电视台。
从播音员到主持人,她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刚进台的时候,一向乐观的肖晓琳也犯了难,隔行如隔山,虽然播音和主持有着相似的地方,但之间还是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
两年的时间里,肖晓琳拼尽全力去努力,但总体表现还是不佳,她很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专业性注定会让她的事业停滞不前。
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她的工作也完全可以继续干下去,但是绝对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主持人,一向好强的肖晓琳自然不会任由自己庸庸碌碌下去。
1987年,肖晓琳选择放弃长沙电视台的工作机会,她再次来到了北京,努力学习了许久后终于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新闻系。
在这里她可以深入学习,对于主持也逐渐得心应手,1988年的时候肖晓琳为自己争取到了央视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新人主持人的她也开始主持《观察与思考》。
此类的社会新闻,需要极度的客观和理性,否则新闻就会变味。
肖晓琳靠着其冷静的态度,以及端庄的五官,她被观众们戏谑为“铁面美人”。
她主持的节目大多都是社会类,很多观众也能从这些新闻中懂得人间百态。
就这样肖晓琳在央视站稳了脚跟,开始了顺风顺水的职业生涯。
当然她顺风顺水的背后是整宿整宿的拼命,但她还是觉得陷入了职业瓶颈期。
此类社会类节目做多了,便有一种千篇一律的单调感,长期以往她职业的热忱不似当初。
肖晓琳想自己是时候该停下来,好好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所以她前往了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进修。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肖晓琳静下心来学习新闻学,对于自己的专业更加精细化。
她的进修并不是那种挂名的休闲,而是真才实学的外出学习。
学成归来的她带着绝妙的想法开始了自己职业的新时期,她一直都很想做一档优秀的法制节目,于是她找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张绍刚,也就是《吐槽大会》的老面孔。
光有两个人明显不够,于是一个青涩的北大学生撒贝宁走进了她的视野。
当时《今日说法》正在招人,感兴趣的撒贝宁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报名。
对这次面试非常重视的撒贝宁,还特地借来了同学的西装,希望在正装的加持下,他可以显得更专业。
但体型清瘦的撒贝宁穿着宽大的西装,显得颇为滑稽。
肖晓琳看着面前这个紧张的男孩,为了缓解他的紧张,开玩笑地说:“外面有只猴子,谁给招进来的?”
在这样轻松幽默的氛围下,撒贝宁的紧张也消散了不少。
肖晓琳对他很是满意,于是三个人一拍即合开始制作《今日说法》。
这档高质量的节目经常收视稳居第一,成为了那些年观众必看的节目之一,新人主持人撒贝宁也成为日后央视的冉冉之星。
很多人提起《今日说法》都能想起口若悬河的撒贝宁,可很少人会记得这位优秀的制作人。
肖晓琳的成就不止这些,她还主持了一系列的节目,例如:《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社会经纬》等,都是一系列高质量的节目。
这些年来积累的诸多经验,已经足够让她成为台里的大前辈,可肖晓琳却没有一天松懈自己,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
肖晓琳并不想以前辈的身份压后人,她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将其做到极致。
主持人看似只是一个面子工程,但肖晓琳却始终将其作为自己终生热爱之事。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女人”,那么反过来“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一定也有着一个温柔的男人”。
肖晓琳事业上的顺利离不开家庭的稳定和睦,要说起她的爱情故事,又是一桩美事。
他们从小就相识,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年少时期一直相互陪伴彼此,等到肖晓琳大学毕业后,两人也正式登记结婚。
婚后,两人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孩子,但工作忙碌的肖晓琳经常加班,有时候深夜回到家,只能看见丈夫和孩子的睡颜。
每当这个时候,肖晓琳都分外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母亲、一个妻子的职责。
她也想陪在家人身边,时刻陪伴孩子成长,但她心中有着更重要的使命。
她不希望自己被家庭完全所束缚,不希望自己的热爱毁于柴米油盐当中。
但家庭和工作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着她,让肖晓琳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陷入深深的纠结和内疚中。
丈夫读懂了肖晓琳,他没有责怪她的不顾家,反而安慰她,让她不要在意这一切,好好专注事业,其他一切有他在。
丈夫实际上是这些年最懂肖晓琳的人,他知道当初她选择这条路究竟有多难。
如果她做不出一点成绩来,那么无数奚落的声音就会扑面而来。如此好强的她,又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俗话说得好“不蒸馒头,争口气”,可慢慢地丈夫知道肖晓琳是真的热爱自己的职业,既然妻子的热爱如此炙热,那么他定不可能做熄灭她热情的冰水。
丈夫的话就像定海神针一样令她心安,她也开始继续投身于忙碌的工作当中,但肖晓琳也开始注意家庭和睦的问题。
她开始减少加班,让自己尽量准时回家,回到家之后她会多陪陪家人,和他们一起聊天吃饭,就这样一家人也是在温馨的氛围里相伴许久。
孩子非但没有和肖晓琳生疏,反而以她为榜样。
丈夫太清楚肖晓琳忙起来的模样,经常不按时吃饭就是肖晓琳最大的“坏毛病”
为了改正这样的坏毛病,丈夫经常带着美味的饭菜去台里送给肖晓琳,看着她吃完才肯离开。
就这样在丈夫的爱意包裹下,肖晓琳继续勇往直前,努力追寻着自己的梦想。
等到她55岁的时候,丈夫劝她该停下来了,是时候退休过自己的生活了。
肖晓琳一开始还是很犹豫,但想到自己的身体明显变老了,而且十九年的职业生涯也让她将她想干地事干完了。
儿子在2007年的时候就结婚了,家里只剩下了丈夫一人,自己是时候该陪伴她了。
所以她当机立断递交了退休申请书。
央视的上层得知她的离开,大张旗鼓地为她举办了一次专属她一个人的离别晚会。
晚会上大家欢声笑语,仿佛离别不曾来临,大家都拉着肖晓琳说了很多话,或感激、或怀念。
就当大家都以为日后能经常和她聚一聚时,一场谁也没有想到的意外发生了,从此阴阳两隔,离别饭也成了彻底的逝去。
本来退休的肖晓琳,每日在家过得好不痛快,可突然有一天她觉得自己腹部一阵绞痛,一开始她也没当回事,但痛感越来越明显,肖晓琳晕了过去。
丈夫着急将其送到了医院,检查结果让他两眼一黑——“直肠癌晚期”,这就意味着妻子随时都会离开自己。
这样的噩耗,作为心爱的人根本无法接受,任谁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亲人的离世,所以就算医生说无药可救,但肖晓琳的丈夫还是不愿意放弃。
他带着妻子来到了美国,希望在这个国家里找到治疗妻子的方法。
但很可惜的是,肖晓琳的癌症早已晚期,根本无法治疗。
最终,被病痛折磨已久的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中逝去,她在病床上的日子,每一天都在后悔自己年轻时的过度劳累,才让身子累坏了。
所以肖晓琳的遗言就是:“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最痛苦的莫过于肖晓琳的家人,作为她身边最亲近的人,竟然从未发觉她的不对劲。
如果一开始就治疗的话,那么结果会不会完全不一样?
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肖晓琳还是离开了他们,这也成为了他们心中永远的遗憾。
肖晓琳一辈子都在为了新闻行业服务,在新闻的理智客观中她寻到了人生的价值,她在事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可任何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身体成为了成功路上的筹码。
她的离去是行业的一大损失,但也是亲人余生的痛苦。
或许,我们也应该思考,健康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待到健康不在的时候,再大的成功也显得不过如此。
更新时间:2024-07-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