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丁真何以被网暴?

爱凌被“网暴”,始于一张再寻常不过的照片。

4月底,为参加全球女性体育峰会,谷爱凌坐上活动方准备的公务飞机,由旧金山飞往纽约。

当她在微博分享视频时,恶语海啸般袭来。营销号的标题里,她成了坐私人飞机离开中国的“双面人”;吃瓜网友口中,她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但事实上,这不过是谷爱凌为迎接斯坦福大学开学以及参加公益活动而安排的正常行程。

谷爱凌、丁真何以被网暴?

谷爱凌当初分享视频的截图

无独有偶。五四青年节当天,央视连线丁真,讲述他一年来的学习和工作。很快,网络上出现大量恶意“P图”,配上极具侮辱性的低俗文字,对丁真进行人身攻击。无奈之下,丁真工作室发出律师声明,对侵权行为保留追究权利。

谷爱凌、丁真何以被网暴?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在3个月前的冬奥期间,谷爱凌还被称作“天降紫微星”,从吃韭菜盒子、睡10个小时觉到强大的心理、优异的成绩,半个月上了268个热搜;


谷爱凌、丁真何以被网暴?

·谷爱凌冬奥期间创佳绩,被称为“天降紫薇星”。


而在两年前,丁真凭借一段7秒的短视频火爆网络,也是天天住在热搜上,连他的小马珍珠,也成了网红。


谷爱凌、丁真何以被网暴?

丁真和他的小马

先是全方位轰炸推送,打造完美人设;再是无死角挖掘黑料,将其拉下神坛——这几年在互联网世界,这样的“造神运动”和“毁神运动”屡见不鲜。

到底是谁在煽风点火?“键盘侠”难脱其咎,但背后离不开一些社交媒体的操控。

他们用“关键词”刺激看客的眼球,用“热搜”剪裁、模糊事实的全貌,客观与真相变得无足轻重,理性探讨被迫让位于情绪煽动,一切只为炮制爆点,点燃流量的引信。

只是这种“爆”,同时也导致了“网暴”。它不仅仅发生在名人、明星身上,也蔓延至普通人。

“上海打赏快递小哥”事件,让疫情中的好人好事变成悲剧惨案;直播宣传反诈知识的警官,被谩骂到辞职、退网;还有刷屏数日的“刘学州事件”,至今没有人向这条年轻的生命说一声抱歉。

谷爱凌、丁真何以被网暴?

百度百科的词条显示刘学州“终年17岁”

追求热度本无可厚非,但为了流量不择手段,违背了理性讨论的初心。一些营销号为了吸引流量,用碎片信息和图片扭曲事实,挑动网络上的阴暗心理,标题党层出不穷;一些自媒体打着言论自由、还原真实的幌子,刻意挖掘新闻中的人性本恶,演绎各种阴谋论。

在这种情绪的煽动、诱导与倾泻中,一些网友误以为占领道德制高点,随风起舞恶语相向,甚至用人肉搜索骚扰当事人,不仅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精神伤害,也严重影响了网络生态。

如今的互联网上,“不喜勿喷”“潜水不发言”成为常态,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网暴者”。

网络是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就会成为刺向他人的刀。流量时代,媒体更应坚守道义和初心,坚决杜绝罔顾责任、煽动情绪的乱象。

作为普通“冲浪者”,也应警醒坠入“乌合之众”的陷阱,多一份理性,少一点跟风;多一些思考,少一些谰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小哥   斯坦福大学   谰言   初心   小马   流量   理性   情绪   媒体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