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如何被收割的

最近一个月好不刺激,大A跌完港股跌,港股跌完美股跌,跌跌不休。

散户们被轮番暴打,打完扔到十八层地狱,刚到十八层,发现还有七十二层。

公司的电梯里再也听不到今天买什么的窃窃私语。

股市暴跌,币圈先行。


邪恶的零和游戏

如果你不想收割别人,那么就不会被别人收割。


曾经被炒家吹嘘为“币圈茅台”加密货币、峰值时价格曾达119.22美元的LUNA稳定币在一夜之间暴跌99%,最新价已不足6美分,几近“归零”。


芒格老爷子的话隐隐在耳边响起:“在我一生中,我试图要避免一些既愚蠢、又邪恶、还让我显得比别人更差劲的东西,我觉得比特币三点都占了。”


巴老爷子表示:比特币并不是一种有生产能力的资产,它的价值就是取决于下一个人给上一个拥有比特币的人付多少。


很庆幸国家在去年就明文禁止炒币,这无疑是高瞻远瞩的举措。

区块链技术无疑是先进的技术理念,无奈被滥用于炒加密货币。


读了Messari年度报告《Crypto Theses for 2022》和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后,我始终觉得,需要达成“共识”的财富,始终只能控制在国家手中。


通胀是经济发展新陈代谢的产物,过分炒作的加密货币,只会让货币泡沫更加疯狂。

年轻人过于热衷推翻国家法币体系、机构托底助威始终犹如一场庞氏狂欢盛会。


这不,一场地缘政治战争直接掀开了加密货币毫无避险能力的虚伪面罩,加密货币头部公司CoinBase直接没收了俄罗斯2.5万个比特币账户,还有王法吗?说好的避险去中心化呢?


人们是如何被收割的


或许有一天,在Web 3.0的繁华盛世,各种虚拟货币可以大行其道。

各种金融信贷可以使用虚拟货币来承托,但是你得先告诉人们:当大萧条来临之际,虚拟币能否购买面包牛奶?


在那一天没有到来之前,或者说没有国家立法维护之前,一个20年前QQ秀免费就能创造的虚拟头像卖到几百万美元。恕我天生愚笨无法理解人类的共识财富。


人们是如何被收割的

一张NFT的“无聊猿”,估值40亿美元

当然可能会有那一天,每个人都能在互联网上创造独一无二的图片、语音和视频,并且可能获得不错的回报,但绝对不会是现在这种疯狂的价格。


NFT非同质化权益证明,是一种艺术品、版权、数字艺术品,是一种虚拟财产。


但它一定是建立在天朝上国物美价廉的年代,在经济下行的年代,面包牛奶才重要,这些东西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币圈后院着火,家长在干嘛?

忙碌的美联储,为了抵抗高通胀,震走投机客们,不惜搬出了许多名词:

加速Taper、量化紧缩(加息缩表)、国债收益率、CPI指数等。

作为一个合格的散户(韭菜),很有必要了解自己是怎么被收割的。


什么是Taper

要搞懂Taper,首先要了解QE(量化宽松),也就是美联储发钱。

中央银行宣布实行零利率或者近似零利率借钱给你,开心吗?

人们是如何被收割的

可是如果银行没钱借给你,中央银行就只能通过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国债、抵押担保证券等中长期债券,从而向银行提供大量货币。


有时候银行都懒得印钱,直接修改银行后台数据...

所以QE(量化宽松)的目的是什么?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个人和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增加企业和个人生产和消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可是万一企业扩大借贷去生产,人们不消费,把钱都放到股市和房地产等投资市场怎么办?

那投资市场涌入太多钱导致各类公司的股价节节攀升。

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借了钱养了更多的人,人们把工资继续投入股市,争取利益最大化。

同时在股市赚了钱的人自然是大手大脚地消费,经济看起来一片大好。

然而这种盛世是建立在美联储放水量化宽松的基础上,而且如果生产端供给没有增加,而股价持续上涨,消费需求旺盛,这会导致什么?


物价上涨,酿成恶性的通货膨胀。


企业过多的借贷,却赚不到原本规模应有的利润,超出了还款能力,那就又得缩产裁员,经济停滞不前。


人们的股票账户盆满钵满,甚至都不屑于去企业上班,这又加剧了失业率。

眼看人们都活在纸醉金迷的世界,大家是更有钱了,可是产品并没有增多呀,物价持续飞涨。

美联储觉得这样下去经济是要被搞坏了呀,赶紧停止量化宽松,收紧货币政策。

收紧货币政策就是Taper。


眼尖的大机构早已闻到高股价泡沫味道,开始慢慢高位套现,但是又不能卖得太明显,否则容易制造暴跌的后果,到时候自己也套住了。


最好是卖一两天,不动。制造更多市场利好的消息,人们继续疯狂买入,又涨几天,突然来个大力卖出,买卖双方开始博弈,直到大量卖单严重超卖,股市暴跌。


人们还抱着侥幸心理,利空出尽是利好,继续“长期主义”,坚定持有。


后面发生了啥大家应该都历历在目,那些没有任何基本面、现金流紧缺、负债率高、利润率低,股价却高得不可思议的公司,基本上无一幸免。


这时候高位接盘的人们才临时抱住了所谓的“长期主义”,以博短期的反弹回本,那就只能真正地沦为“长期主义”套牢者。


直到经济停滞增长、失业率越来越高、居民收入下降,这叫滞。

市场上钱多物少,CPI持续增长,通货膨胀严重,这叫胀。

两者合并简称“滞胀”。

看起来CPI增长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什么是CPI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以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物价全面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人们是如何被收割的

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这是一张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图形,可以相当明显地看到2021-2022 CPI指数已经超过7%。对比一下中国的CPI指数,我们国家调控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人们是如何被收割的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而最近大家看美股财经资讯的重点就是,大家都在关注CPI有没有下降。


CPI与股票市场的涨跌有什么关系呢?

国家统计局给了以下这段科普知识:

“在量化宽松的政策下,银行存贷利率都较低,那么银行对社会流动性资金吸引力就比较小。而流动性资金会倾向流入股市和房地产等较高收益的投资市场,继而拉高房价和股指。


但股指不可能保持持续的上涨,市场流动资金过多后,CPI也会持续上涨,国家必将加大货币、财政政策调整的力度,出台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


如连续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流动资金紧缺势必传导至股市,资金就会从房市和股市中流出,导致股指和房价的变化。


CPI的持续上涨将引发股市结构性调整。


我国以往的通货膨胀大多主要由于货币过多引起的,但过多的货币并非平均或同时流向各个行业,而是先流入强势部门或强势行业。


CPI的持续上涨也提示股市投资者警惕资产价格风险。

一般而言,当CPI持续上升时,投资方向会转向股市这样高回报的投资市场。


CPI的持续上涨还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资金成本增加(企业贷款的成本增加),使得企业的盈利减少,使股票的市盈率升高。


同时CPI的持续上涨,股票价格下降对资金的吸引力会逐渐下降,股民对股票投资欲望逐步减小,退出股市中流通的资金。由此,难以保持股价在高位稳定,导致股指下跌。”


好,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加息期间,人们总盯着每月公布的CPI指数?


原因就是只有CPI降下来,通货膨胀才会下降,央行的加息力度才会减小,市场的恐慌情绪才会逐渐恢复,然后股市才会逐渐复苏。


当然,市场不止关注CPI指数,还会关注国债利率,例如前阵子出现中美十年国债利率倒挂上升至2.764%,这个消息犹如向美资本家吹响撤军的号角,大量美元回到了美国。


这一举措直接导致我国流失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同时大量的人民币回到银行系统,离岸人民币的汇率大幅上涨,我们便出现了轻度的通货膨胀。


但是美方此举也自损八百,他们在华的美企挣的是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后利润也大幅缩水。同时,从我国贸易进口的汇率成本也大幅提升。


那既然国债利率这么重要,央行又是怎么控制国债利率呢?

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国债。


债券基础知识:

这是一张1976年发行的5000美元,年利率8%的十年国债,到期日期是1986年。

人们是如何被收割的

1976年的十年国债

当人们购买了这张十年国债,意味着人们借给银行5000美元。


等到1986年,持有这张国债的人可以找银行要回5000美元,外加下半部分20张券,每半年200美元,也就是说十年后本金加利息总共是9000美元。


然而,美国国家发行的债券是基本最低的债券,风险越低,利率越低;反之,利率变高,风险越高。


由于债券可以交易,导致利率具有传导性,由低(政府发行)到高(多次交易)将会导致利率变高。


美联储如何通过国债操控利率?

债券价格的决定因素:


美联储通过大量印钱购买市场债券(公开市场操作):

当美联储大量购买国债时,市场上国债价格上涨,债券的实际利率降低;

当美联储大量抛售、减少或停止购买国债时,市场上的国债价格下降,债券的实际利率上涨;

进而传递到整个市场。

所以结论就是:债券的价格和利率呈负相关。


那么,当美国债利率倒挂上涨,证明美联储在大量抛售或者停止购买国债,说明美国经济出现了停滞或衰退的现象,同时通货膨胀过高。


经济下行股市又不能进去,于是就有部分美元选择了利率更高的美国国债。


现在我们知道美国通货膨胀很严重,美联储使用加息缩表来让投资市场降温。


这样做就能让通货膨胀降下来吗?当然,因为1979年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就证明了这是有效的。有兴趣可以扩展查询一下“沃尔克时刻”。


为什么加息缩表能让通货膨胀降下来?这还是得回到通胀的本质:物价上涨。为什么物价会上涨,因为钱多物少。


当人们短时间拥有可以花不完的钱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直不想工作的想法。


企业、工厂、商店招不到人,只能提高雇佣价格,雇佣价格上涨意味着物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得上涨,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


所以政府要做的就是把这部分短期由于泡沫带来财富的人们重新拉回工作岗位。因为市场上过多的货币并不意味社会的总财富增加了。


什么才是社会真正的财富?

达里奥的极简经济学告诉我们:交易是经济最基础的零部件,交易的产生需要两个端:

生产端(制造、服务)-> 消费端(消费、享受)= 创造GDP


很明显,制造出物资、为人们提供服务这才是社会的财富,人们通过货币购买了这些财富,货币只是价值流通的符号,不是真正的财富。


如果能在制造过程中使用更高效率的方式加以创新,那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到这里基本明朗——制造、创新和服务才是社会真正的财富。


搞定了最先进的制造和不断用创新颠覆创新的事情,接下来就是俯视众生,对很多公司几乎是降维打击。是不是联想到什么公司了?


不是人人都要能力制造和创新去创造财富,但是人们通过工作又有积蓄,也可以变向投资制造和创新的公司,公司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惠及股东,这才是社会财富的良性增长。


达里奥在最后给出三条经验法则:

1、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的增速;

2、不要让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的增长;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至关重要。


第二条其实充满了人生智慧,当人们的收入(股市房市收入)高于生产率(公司实际利润率),就出现了我们所谓的股市房市泡沫。


然而人性本贪婪好赌,在投资的过程中就免不了投机赌博,明明股价已经远远超出公司所产生的利润价值,还趋之若鹜,于是就有了股市崩盘、有的人倾家荡产的案例。

所以有句话叫卖在人声鼎沸时,买在无人问津处。


最后,总结投资市场的食物链:

战争 > 宏观经济 > 政府调控 > 大资本(包含股神) > 基金经理 > 股票推荐者 > 散户


战争面前,一切犹如过眼云烟。


(全文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通货膨胀   国债   债券   利率   货币   股市   美元   财富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