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作者 | 张惠姗


有过一项亲子关系调查,主题是: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


超过75%的父母选择了“顶嘴”。


“父母教,须敬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认为,子女对父母最重要的是“孝顺”,顶嘴,是不孝,是不尊重长辈。


孩子顶嘴时,父母会产生失控感,这让人难以忍受。


然而你知道吗?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未来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走向。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会顶嘴的孩子有糖吃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份研究,把2-5岁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平时喜欢顶嘴的孩子;一组是日常乖顺的孩子。


结果发现,顶嘴的孩子,反抗性较强,长大后,80%更具独立判断能力;


而乖顺的孩子,反抗性较弱,成年后,只有24%能够独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比较弱,喜欢依赖他人。


研究表明,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


教育专家兰海说:“孩子爱顶嘴,第一说明你们家是开放民主的,孩子有话可以说;第二代表你家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思考能力。”


所以,当孩子顶嘴时,先别急着生气。


如果父母看到的是逆反的一面,就会认为孩子是不可取的,换个客观角度看,我们就能发现孩子顶嘴并非坏事。


顶嘴的孩子会优秀很多:

1、自我意识,有助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

2、独立思考,有助于提高孩子据理力争的辩论能力。

3、追求创新,有助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4、敢于发泄,有助释放不良情绪。

5、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不易受侵犯。

6、拥有成长型人格。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读懂“顶嘴”背后的发展规律


父母不妨放下家长的架子,以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对待孩子的顶嘴,意识到,顶嘴是父母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契机。


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两个自我意识飞速发展时期:2-3岁、10-14岁。


2-3岁的孩子,被称为“麻烦的2岁”。他们能独立行走了,想着操控世界,开始萌发自我意识。频繁说“不”,就是自我意识不断萌发的表现。


10-14岁的孩子,进入青春期,这是一个“批判性的自我中心”阶段。


同样一件事,他们往往不从家长和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哪怕认为长辈的观点是对的,但被要求着去做事时,他们也会表现得不情愿。


顶嘴,是成长的标志。


特别是青春期孩子,显得特别叛逆,很会顶嘴,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特别强,渴望独立,抵触外界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不希望受到干涉。


这是因为这个阶段,自我中心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局限在作祟。同时,青少年大脑中的灰质在减少,所以易冲动和易激惹。


在这两个发展时期,他们通过说“不”,来完成发展任务。


面对这种顶嘴,父母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庆幸孩子敢于表达。


比如,买上一束花,做上几道好菜,“今天你敢这么顶撞我了呀,哈哈,我不得赶紧庆祝庆祝”,


这样做,促进孩子改用其它方式表达意见。


认识到孩子的顶嘴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行为,就能包容孩子,促进良性发展。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当然,也有很多孩子顶嘴,纯粹是因为父母的错误养育方式。


孩子可能在表达失落


阳阳说,上周爸爸答应他,如果他语数英考试都达到90分以上,就给他买新玩具。

一番努力下,阳阳成绩达到了要求。


当他很开心地把成绩告诉爸爸时,爸爸说,“你玩具那么多了,还要玩具干什么。”


一气之下,阳阳跟爸爸吵起来了。


当父母答应孩子做某事,又出尔反尔,孩子会产生愤怒的情绪,阳阳就是用顶嘴来表达了自己的失望。


所以,父母承诺过的,不要出尔反尔,这是减免亲子冲突的重要因素。


孩子可能受到了委屈


居家上网课期间,茵茵和妈妈不知道吵了多少回。


一拿起手机,妈妈就认为她整天都在玩手机,不打算学习。茵茵非常委屈,所以每次都据理力争。


如果茵茵妈妈学会基本的沟通技巧,跟女儿的关系就不至于如此紧张了。


比如,诚实地跟孩子表达自己:


“当我看到你在房间里总是拿着手机,会担心你没有关注学习,也担心你的视力.....”

“不知道是不是我误会你了,我相信你也有学习……”

“能够跟我讲讲你的学习计划吗,也许我们可以把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安排得更合理.....”


重要的其实不是说话内容,而是父母“尊重”和“看见”的态度。这样既能改善亲子关系,也会促进孩子的良好行为。


一个被尊重、被理解的孩子,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孩子可能受到了打击


“总拿我跟某某比,你们怎么不拿自己跟马云比呢?”

当妈妈又拿小林跟别的孩子做对比时,

小林冲妈妈说出了这句话。


“我不是一无是处,我也很努力在做到最好”,在咨询室里,小林这样对我说。


在妈妈的打击中,小林有挫败感和无价值感,每次被数落,他就用顶嘴来防御。


如果家长盲目地比较,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容易出现自卑、憎恨、嫉妒、惧怕等心理,在这些情绪的困扰下,自然处理不好与父母的关系。


想要孩子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父母一定要多鼓励和欣赏孩子,在不同情景下对孩子有不同的赞美,正面塑造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行为。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敢于反抗的孩子,比起沉默的小孩,心理更健康些,批判思维、独立个性相对也发展得比较好。


孩子有权顶嘴,而父母的责任,是而教会孩子用文明、理性的方式争辩。


我们可以接纳孩子顶嘴,但这不意味着放任孩子跟大人对着干。


对孩子无理取闹的不良行为,要温和地予以制止,并引领孩子学会以理服人。


生活中,要实现与孩子友好相处,父母需保证情绪稳定,要接得住孩子的“反抗”,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减少不必要的亲子冲突,同时帮孩子健康成长。


—— End ——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作者:张惠姗。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顶嘴与不顶嘴的孩子,20年后可能有不同的人生走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乖顺   孩子   批判性   抗性   出尔反尔   年后   爸爸   走向   父母   独立   能力   妈妈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