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关于幼儿园孩子认字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孩子的路还长着呢,幼儿园做了小学的事,小学做了中学的事,总是这样超前,孩子累,家长累,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反而限制孩子各项能力发展。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而且,文字本身是美好的事物,孩子想认字,却禁止他认字,无异于在孩子想吃美食的时候遭到拒绝,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愉快的经历。

小编支持后者,建议幼儿园就开始教孩子认字,认字不单纯是赢在起跑线的问题,认字并不会让孩子感到累,反而会让孩子收获快乐,而且对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都有很大帮助。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幼儿园孩子认字,是育儿专家、学者支持的事情

尹建莉老师说过,文字作为一种最具内涵、最有效的沟通介质,是启蒙教育中最应该赠送给孩子的,事实上它比让孩子认些简单的东西更重要,更具有启蒙的功能。

我们的汉字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兼具音、形、义的有意义的符号,功能性和欣赏性都极为强大,孩子认识文字,和认识数字、认识图画一样,都是有价值的早教。

北大教授魏坤琳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谈了对识字的看法,他认为孩子识字越早越好,孩子一旦掌握了文字,世界对他来说就精彩了很多。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孩子认字之后,会发现,文字在生活中会帮助他,这让他感到很有乐趣、很有成就感。

慢慢地,认识的文字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滚起来,学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忽然有一天就能够自主阅读了,孩子不再只是依赖大人认识世界,自己就能够探索世界了,对他来说,识字兴趣越来越浓厚,阅读能力越来越强,知识面更宽更广,形成良性循环。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幼儿园孩子认字与不认字,导致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不会轻易消失

10年前,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家长们对识字量并不重视,只有极个别对文字感兴趣的孩子,不小心在学前认识了一些字,识字量最大的也不超过2000字。

但是现在,家长们对教孩子认字的热衷程度水涨船高,三四岁认识上千字的大有人在,在上小学时认识2000字的已经很普遍。

那些识字量大的孩子,学习、做题得心应手,经常受老师表扬。而那些识字量少的孩子,总是慢半拍,处于明显的劣势,不被表扬,感到自卑。学习不快乐,没有自信,孩子怎么有学习动力呢?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家长不甘落后,必定要求孩子非常努力地去追,而前面的孩子肯定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在更高的层次努力。学前带来的差距,不会在上学后消除,而是会越来越大,孩子会感到身心疲惫。

有家长说了,孩子学前识字量只有200个,但是优秀同学都2000个左右。第一学期结束,孩子认识了1500字,还是跟不上优秀孩子的脚步,优秀孩子总是跑在前面。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认识2000字的人已经独立阅读很多书,养成了阅读习惯,增长了很多见识,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语数外学习更轻松。

不认字或认字很少的孩子,还在后面吭哧吭哧认字,阅读的时间都拿来认字,自然错过了很多读书、认识世界的机会。因为理解力差,学习也有难度,成绩也会受影响。

幼儿园孩子认字应该是轻松愉快的事情

一提到认字,家长脑海中一定蹦出这样的场面:

摆出一堆字卡,让孩子一个一个去认,面对陌生又毫无关联的文字,孩子感觉枯燥乏味,眼泪汪汪。

想到这里,家长认为认字超出孩子的智力水平,是勉为其难。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其实,这种方式早已经被淘汰了,如果采用正确的方法让孩子认字,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没有什么难度。

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大约在3岁左右,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但都会存在这样一个阶段。

如果是自己带孩子,会非常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像二宝就是2岁开始迎来了识字敏感期。

给孩子读书、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孩子会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字?”孩子出现这个现象的时候,就是识字敏感期了,要好好利用起来。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1、留意生活中出现的汉字

现在的人几乎都会认字,所以不用把学习汉字当成严肃的课程,而是把它当成一件很普通的平常事。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文字不能孤零零地记忆,也最好不要只使用一种载体。生活中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很多能让孩子建立符号与事物直接联系的机会,散碎的文字,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顺口读给孩子。

比如包装盒上的字、街上的店铺名等,它们和卡片上的“鸡”或“苹果”一样,随时随地读一下,让孩子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这些字,经过不断重复,他很自然地就记住了。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2、保持兴趣,不强制学习任务

孩子的识字能力是自然发展出来的,认字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是字卡或者认字挂图,而是能帮他在符号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的生活认知。

如果家长硬生生把认字变成学习任务,就削弱了他的学习兴趣,反而得不偿失。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学习文字不应该成为一门课程,而应该成为一项基本能力。当孩子拥有了这项能力,自然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现代教育都提倡游戏,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学习工具。利用这个特点,让孩子在游戏中活学活用。在不同场景中运用文字,从不同角度理解文字。将来使用文字,理解文字内容时,将会得心应手。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孩子们天生就喜欢玩,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利用好这个特点,让孩子玩着认字,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应在生活场景和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

除了在生活中让孩子认字以外,如果能利用一些好玩有趣的识字书当作工具,就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让孩子保持识字热情,认识更多汉字。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我家二宝现在使用的是《学前识字1600立体翻翻书》,这本书与其说是识字书,不如说是一本认知书更妥帖,每个孩子在学习阅读之初,都不能缺少这样一本书,特别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这本书是立体翻翻书,二宝能够动手操作、翻翻找找,感觉特别好玩有趣。不需要督促,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搬出书来摆弄一番。在玩乐中认字。

场景非常丰富,一共有11个贴近孩子生活的主题,包括家庭、身体、海边生活、城市、郊游、四季、大自然、农场、商场等等。

孩子可以学到日常生活常用的1600个高频词汇,其中涉及到小学3年级前需要认识的800个词汇,非常实用。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这本书知识体系完整,关联度很高,有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不是孤立地认字,应用价值很高。

比如《我上学的一天》,把早晨、上午、中午、傍晚的生活词汇一一进行了介绍,孩子会很自然地把这些场景串联起来,很惊喜地把一天的生活复述一遍,这就是他的真实生活呀。

早上起床、洗簌、吃饭,上午学习、运动,中午吃饭、睡觉,下午运动,傍晚放学、睡觉,非常美好的感觉。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比如《美丽的商场》,孩子不仅能了解各种商品的名字,还会总结出不同商品的售卖区域,像运动器材区、食品区、蔬菜区、水果区、玩具区等等,就像真正逛商场一样,身临其境。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比如“我们的身体”,孩子能了解身体各个器官的名称,还能翻开不同部位的小翻页,观察隐藏的细节。小翻页的形状和器官相同,信息也分布在科学的位置,设计非常细致。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不是干巴巴地看图识字,还有唐诗、百家姓等等,让认字变成更有内涵的活动。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二宝坚持用了一周,认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识字量突飞猛进,能读的绘本越来越多,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极大飞跃,让我们刮目相看。

书中包含11幅超大全景图,4张超萌卡通图,都是孩子感兴趣、熟悉的事物、场景,给孩子提供更丰富的视觉刺激,激发孩子的联想记忆,让孩子更容易记住。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编排合理,生字难度逐渐递增,循序渐进,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知识体系完整,让孩子在识字的同时增加见识,开阔眼界。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小编有几个朋友也在给孩子用这套书,他们也都反映,孩子非常喜欢这本书,每天都会看好几次,即使没有大人在身边,他们也会翻来覆去地翻开一个个小翻页,试着去探索更多的文字,识字量增加很多,读绘本的能力、讲解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高。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这本《学前识字1600立体翻翻书》,价格非常亲民,仅需99元,一天买菜钱,让孩子识字1600字,上学识字不愁,成绩跟得上,好过花几千块去培训。

家有2-7岁孩子的家长,赶紧点击以下链接购买让孩子在“翻一翻游戏”中认字。

不建议幼儿园孩子认字?学龄前产生的差距,上学后只会越拉越大

学前识字1600立体翻翻书 识字书幼儿识字汉字启蒙翻翻书识字 9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幼儿园   孩子   汉字   都会   学前   符号   学龄前   差距   事物   家长   能力   文字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