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护肤从认识表皮开始(一)-基底层、黑色素

表皮是我们的最外层皮肤,我们日常护肤绝大多数的成分是作用到表皮层(占全部吸收量的90%),所以了解表皮,能够帮我们更好的科学护肤,正确选择护肤品。

表皮厚度仅为为0.05-0.15毫米,但却是我们身体最关键的皮肤屏障和酸性保护膜。表皮结构简单,从跟真皮连接的基底层,到有棘层、颗粒层、角质层,只有四层(手掌、脚掌部位在颗粒层和角质层之间还有透明层),但每一层都有复杂的分子化学变化。

科学护肤从认识表皮开始(一)——基底层、黑色素

基底层由表皮干细胞,干细胞分化的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组成。表皮干细胞不断的分裂产生角质形成细胞,最终演变成角质细胞。黑素细胞产品黑色素小体,黑色素小体成熟后被运转,漫布在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核上,吸收紫外线,减少光对细胞核的伤害,起到光保护的作用。

科学护肤从认识表皮开始(一)——基底层、黑色素

当黑素细胞产生过多的黑色素,或者黑色素代谢、运转过程出现问题,造成黑色素在局部组织中聚集或滞留,就可能形成黄褐斑等皮肤疾病。与此相反,黑色素减少了,或者没有了,则又可能形成白癜风、白化病。

除了对日光敏感、黑色素还对激素敏感,黄褐斑常出现在孕产妇中,私密处的肤色呈现棕褐色,等都是证明。此外,炎症也能够一起色素沉着,典型的是擦伤后的黑色创面,黑色痘印。

黑色皮肤与白色皮肤的人相比,黑素细胞没有数量差异,差异在于黑素小体的大小和其在组织中的分布。黑色皮肤中的黑素小体较大,散在分布于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质中。而白色皮肤中的黑素小体较小,常相互结合,以复合物形式聚集在角质形成细胞的细胞核周围。白色皮肤的人如果经常日晒,能够刺激产生更大的黑色素小体。

科学护肤从认识表皮开始(一)——基底层、黑色素

黑色素生成机制

护肤品美白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等的活性,减少黑色素小体的形成,同时加强黑素小体的转运和代谢。当然,必须要做好防晒、保湿、皮肤屏障修护和抗炎。

科学护肤从认识表皮开始(一)——基底层、黑色素

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示意图

在基底层之上是棘层,棘层的细胞也具有分裂能力。正常表皮从基底细胞层演变成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最后脱落所需的时间为28天,故认为正常表皮细胞的更替时间为28天。

一般来说,外伤或医美手术时,只要创面不突破真皮层,表皮都可以自我修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伤到真皮层,由真皮结缔组织修复创面,就产生瘢痕。

对于创面(包括日常擦伤和痘痘伤口等),必须要做好抗炎、保湿和防晒,才能避免炎性色斑。

在棘细胞及颗粒层细胞中分布着板层小体。板层小体首先出现在棘层,是由磷脂、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构成的脂质混合物,当角质细胞形成时,板层小体将脂质内容物释放到角质层的细胞间隙,形成细胞间脂质。板层小体中还含有各种水解酶,对于皮肤屏障作用和角质层的脱屑起到重要作用。

基底层跟真皮层的乳头层通过基底膜(DEJ)相连,基底膜稳定表皮与真皮,增强皮肤对抗机械压力。基底膜富含细胞外基质蛋白和生长因子,不仅是是表皮和真皮的分界线,更是促进表皮生长的平台,表皮无血管,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是通过基底膜进入表皮。

科学护肤从认识表皮开始(一)——基底层、黑色素

基底膜还具有渗透和屏障等作用。表皮代谢产物也是通过基底膜才可进入真皮。一般情况下,基底膜带限制分子量大于40 000的大分子通过,但当其发生损伤时,炎症细胞、肿瘤细胞及其他大分子物质也可通过基底膜带进入表皮。

基底膜带结构的异常会导致真皮与表皮分离,形成表皮下水疱或大疱。皮肤被开水烫伤,或者长时间使用剪刀挤压皮肤形成的水疱都是真皮表皮分离导致的。

参考资料:

1、董银卯《皮肤表观生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德]耶尔•阿德勒 《皮肤的秘密》 (东方出版社)

了解更多专业内容和咨询请关注公众号:Andy所长沈志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黑色素   表皮   小体   细胞核   创面   基底   角质   真皮   细胞   皮肤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