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鹤祥:夯实基础科研体系,助推美业高质量发展

梅鹤祥:夯实基础科研体系,助推美业高质量发展

人物档案:梅鹤祥,弗图医学创始人。拥有20余年跨国公司工作经验,在制药及化妆品领域耕耘多年,参与了《药妆品》、《瘙痒》、《光防护-防晒指南》、《皮肤测量学》等著作的翻译工作,并主编《精准护肤-科学原理与实践》。在经皮给药、缓控释制剂领域有多年实践,对新技术和趋势有敏锐洞察,曾先后驱动敏感肌肤、防晒、传统防腐剂替代及美白等趋势在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着化妆品市场逐年壮大,消费在被教育成熟的同时,也更趋于理性。区别于以往对于品牌的追求,隐藏在产品背后的成分、配方、原料正获得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使得美妆企业深刻地意识到了科研技术的重要性。

这也正是C2CC传媒旗下关注美业创新的一切,让创新发声的《鲜锋》栏目,推出《鲜锋者·说》专栏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挖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给到行业启发和灵感以抢滩科技高地,与此同时,我们也持续见证美业研发鲜锋者的荣耀与艰辛。

第三期《鲜锋者·说》专栏,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拥有20余年跨国公司工作经验、在制药及化妆品领域耕耘多年的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

梅鹤祥:夯实基础科研体系,助推美业高质量发展

带着诸多问题,C2CC传媒&新妆记者与梅鹤祥在线上展开了深度的交流。

以下为梅鹤祥的自述:

2020年到现在,两年多来,除却仍在打磨的事业,我平时也在关注学术方向的趋势和和新技术发展,并通过公益平台“弗图医学”进行深度科普工作,这也是我坚持学习的方式。

为什么创建“弗图医学”?

因为在制药和化妆品领域深耕行业多年,我对两者和美妆上下游都较为熟悉,在此过程中,对比生物医药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发现美妆行业在基础领域还需要快速提升——而且越是基础内容,我们缺失的内容越多。研发层面,无论是国内顶级企业,还是普通企业,产业体系仍然不完善。从整个市场来看,国内企业还是处于追赶的阶段。

所以,我想通过“弗图医学”以原汁原味的角度,从深层提供一些追踪溯源的信息,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提升认识,追赶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步补足短板。

梅鹤祥:夯实基础科研体系,助推美业高质量发展

除却“弗图医学”,这两年里,我也跟其他老师、同道者参与了四部著作:第一本是关于微生态的《皮肤有益菌》,第二本是涉及功能性化妆品的《功能性化妆品》,第三本是和敏感性皮肤相关的专业著作《瘙痒》,第四本是由我牵头的《精准护肤——科学原理与实践》,都在近年出版发行,其中今年《精准护肤——科学原理与实践》、《皮肤有益菌》7月份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主要关注基础类和上游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对精准护肤领域的思考。提到精准护肤,很多人或认为是一人一方,或是个人定制,其实都不全面,精准护肤是一个体系。(《精准护肤》将具体解答。)

在过去的20多年及现在,我对技术趋势和市场洞察一直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同时有我自己的思考。如果用关键词来概括当下化妆品科研领域的现状,我认为:第一个是“深”,即朝更深入层次、更细分方向去发展,比如新高姿这几年防晒、美白双特证产品,想法很独到;第二个是在原有概念基础上的“拓展”,比如以防晒、防腐剂、美白来具体讲解。

如果将传统防晒归为物理手段,比如是以防晒剂吸收或阻断两种思路实现紫外线的阻隔;近几年和未来,防晒应该跳出SPF值和PA值等传统的量化标准,从光生物学效应(日光碰到皮肤后所产生的反应)出发,通过阻断光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学手段突破,加强皮肤的光保护作用。对蓝光和红外线的防护,主要从生物学效应方面设计。

关于防晒,最近行业有个热门概念——大分子防晒。虽然这概念近期才流行,但大分子防晒剂早在20多年前便已出现,市场已有七八种大分子防晒剂存在,甚至部分已过了20年专利期,只是市场总是滞后于技术趋势,或者之前市场重视不足。

那大分子防晒是如何出现的?主要出于消费者担心小分子防晒剂会有部分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带来内分泌的干扰(根据防晒剂的代谢和毒理学证据,这种担心的依据不充分)。因此,这些消费者反馈驱动上游企业根据500道尔顿法则来开发大分子防晒剂,这也是呼应和满足了这一需求,其不容易渗透皮肤,从代谢的角度安全性更高。

传统的防腐剂替代也在持续升级。如今,市场上已出现了不需要添加防腐剂的剂型,如次抛、冻干、安瓶等。

行业对美白的理解也在持续深入,包括市场上应用的美白技术,与导致皮肤色斑和色沉的机理,开发和应用的品种还非常有限,未来美白功效将不断更新。比如妮维雅新推出的肽胺米多,如果在中国注册成功,未来可能会形成以肽胺米多为主的美白新趋势。除此之外,针对蓝光形成的持久性色沉,市场上还缺少相对应的产品。不过,此前,在德之馨的时候,建议德国开发了388和399两种分别针对蓝光及炎症性色沉的新产品。

此外,原料也是化妆品科研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国内与国际原料实力有差距,但对于“被国际原料巨头掐脖子”这一说法,并不认同。为什么?

梅鹤祥:夯实基础科研体系,助推美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国内化妆品起步较晚。因为需求不够充分,没有拉动上游发展,这属于历史原因,所以不能用“被国际原料巨头卡脖”的情绪性描述,我们是后来者,属于客观现状,国际企业并没有卡脖子的主观意愿。

第二、国内市场之前的资源/资金有限,投资并不活跃。有限的资金肯定要解决刚需问题,化妆品属于改善型产业,改善型产业势必不如刚需产业投入或研发充分。

第三、这跟国内的企业、原料商的觉醒晚有关。国内企业近几年才认识到,原料是个较大的潜在市场,开始去重视、学习,学习需要有一个过程。

至于能不能跟得上,我相信肯定能。因为中国企业家的拼搏、刻苦精神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劳动者能比中国人更努力、更勤奋。所以,什么时候能赶上,不好说,但一定能赶上,而且在某些方面肯定会超越。

举个例子,清华有个平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目前在生命科学水平上,借助计算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的系统化技术手段,可以通过计算机设计、模拟,再通过高通量筛选手段,快速实现一项新技术从目标设计、筛选、验证、生物合成到产业化。比如,目前这个平台一个月的工作量以传统手段计算,需要十年的工作量和数百倍的资金投入才能实现。所以我们可以快速追赶。

目前的大环境下,国内化妆品原料的机会点在哪里?

有人提出中式成分,这个概念不太容易理解。其实成分是客观的,并没有中式或西式之分。区别在于设计产品或品牌时,是用中国/西方的思维模式,或者是满足消费者对哪一类技术的兴趣。相比中式成分,中国企业专注研究中国人的皮肤特点才是核心问题。因为皮肤是主体,产品是客体,主体和客体间的匹配度极为关键。

而在这方面,因为近年生物样本资源管理法规的颁布,国内企业变得非常有优势。以前,因为国际企业在中国往往没有设立基础研究机构,因此在采样、研究中国人皮肤时,可以将生物样本拿到国外研究,但生物样本资源管理法规出台后,这一行为受到了限制。

但纵使有优势,国内企业仍未发展出核心竞争力,问题在哪里?国内企业还未充分觉醒,而且我们目前对标的都是国际上大规模的企业,开始研究中国人肌肤特点的企业还较少。如果国内企业确实能根据中国人的生物样本所获得的组学数据,研究出符合中国人皮肤组学(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代谢组、蛋白组等)的产品,国货美妆未来可期。

与此同时,新条例大环境下,国内企业对新条例的反应速度、理解深度,以及企业本身的灵活度,是国际企业难以企及的。这一点,相比国内企业,国际公司在理解上更有难度,且决策链条过长,反应速度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速度。此外,有些国际企业对国内法规的变化还处在观望状态。也有些企业可能认为,中国对不是自己的目标市场,未必要跟着中国的变化去做。所以这些正是国内企业能够充分把握的机会。

随着国内化妆品市场的逐年成熟,我国也迈入功效时代,涌现出诸多功能化妆品,这是个好现象。不过,在功能护肤成为热潮的背后,做得好的企业,和普通企业,他们的开发逻辑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比如从市场调研来看,有些企业可能简单做个消费者问卷,问问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甚至有的企业调研都不做,仅仅根据网上看到的哪个产品卖得好,哪个爆品做得好,然后去仿。但是,真正做得好的企业,除却消费者调查,还会做专业文献调研、流行病学调查等,在充分调研、理论依据明确后,才决定针对什么问题、开发什么产品。

开发过程也有区别。如果企业对功效理解很深,它就能做到什么成分匹配什么问题,挖掘出问题背后的机理。目前,距离这些要求,实际上差距还比较大。

所以开发逻辑需从完整的产业链角度出发。一个产业链,包括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然后再是工业标准化,商业标准化,最后才是销售和渠道。

90%以上的企业,尚处在产业链最末端,在销售和渠道的末端环节做得好(比如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品牌),前面三个基础环节基本没有,做产品通常跟风走。但这并不符合品牌思维,品牌需要有自己的核心逻辑,包括基础的赛道选择,赛道里选什么技术。

比如这两年风很大的刷酸和早C晚A。

酸类产品原本是医院项目,是由专业医生操作,在临床上通过不同浓度的酸,针对不同皮肤问题进行治疗改善。从根本讲,酸类确实是一种能够解决皮肤问题的科学方式。但到国内市场变成流行产品后,很多产品并不了解作用机理,只是单纯地追风追热点,结果市场变得很乱。

早C晚A,并没有充分的科学逻辑。从皮肤生物节律来讲,皮肤在早晨更活跃,有一个开启防御体系的过程,以便提升防御能力,需要使用功效更强的成分;到了晚上,处于睡眠状态,防御能力反倒较弱。因此晚上用抗氧化剂,早晨用功能性强的产品,才符合皮肤生物节律,早C晚A却是反过来的,这是违背生物节律的一个典型例子。

而伴随着这些新概念兴起,我国也出现了很多新锐品牌。其中有些头部新锐品牌,对生产研发逻辑的理解,比有些老牌企业甚至国际公司还要到位、透彻,甚至理解深度上,在某一方面还更有优势。

以薇诺娜为例。首先薇诺娜选择的赛道本身是需要硬核研发,薇诺娜本身也有着硬核基因,有着扎实的研发基础,前不久,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集团牵头设立了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所以市场反应上,也能感受到其科研对产品力的支持力度。

总而言之,无论老牌或新锐品牌,无论做功效产品或非功效产品,重视研发对品牌发展的持续性是一个充分保障。从企业来讲,重视上游、基础研发,品牌的根才能扎得深,基本盘才能稳,产品才能正确把握皮肤的真实需求,也更接近真实的市场需求和趋势。

且从长远来讲,新条例等系列新规的落实,对中国企业无疑是个利好。虽然转换思维的过程中,短时间内确实会遇到麻烦,有一个阵痛过程,但长远看,对国内企业的管理、产品品质的提升,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中国企业/品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是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夯实   精准   生物学   防晒   科研   皮肤   体系   化妆品   基础   品牌   国内   市场   产品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