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这些行为,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对照看看你做过吗?

大家好!我是浩源妈妈

说到这个话题,我觉得自己真的深有感触。因为我深知自己就是一个妥妥的“讨好型”的人。

…………

从小就被大家夸懂事听话的我,长大后却多了一丝无奈和委屈。

之前看蒋方舟在接受Know Yourself时说的话,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我从来不敢和人提出真实的意见,都是在一味地夸奖他们,像一个每天笑脸迎人的店小二。

我总是小心翼翼,在和人交流时担心冷场,想要不断照顾别人的情绪,不会表现出任何伤害性和攻击性

我是那个圈子里年龄最小的,所有人都认为是晚辈,都觉得可以来指点一下我。我也总会认为自己需要“谦卑”一些,于是也会拿出很谄媚的姿态来,放任大家的指点。

除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我从来都没有和人吵过架,我没有跟人发生冲突的能力。

看着看着就莫名地流下了眼泪,这或许也是所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都具有的特征吧。

父母的这些行为,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对照看看你做过吗?

父母的这些行为,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

一:总是要求孩子有“同理心”

学习育儿知识和上学读书是一样的,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容易“生搬硬套”,效果反而不好。

举个我之前范过的一个育儿错误:

和孩子下楼玩儿,有个小朋友非要儿子的盲盒,这是儿子最喜欢的,当时说什么也不给。

我对孩子说:“让小朋友玩玩吧,你想,要是你想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别人不让你玩的时候,你会不会很伤心呢?”

虽然孩子很不舍,可还是留着眼泪给了小朋友。

后来一段时间,奶奶经常说,有小朋友拿孩子的玩具,他也不知道抢,就知道哭,还说抢过来的话,小朋友会很伤心。

那一刻,我意识到,其实是自己的育儿方式出了很大问题,又或者说,我的“讨好型”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强加给了孩子。

记得张怡筠博士曾经说过:

一个人的共情能力强,为他人着想,不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去伤害别人,并不意味着就要处处委屈自己。一种关系想要长久地走下去,也都是你的想法、我的要求都表达出来,最后大家去寻求都能接受的方法。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很重要。

我们要教孩子善良、懂事,更要教孩子“懂得拒绝”。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一书中写到:

关于“讨好”有一种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的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同和认可上瘾。

对于“讨好”这个词,我们更需要的是去辩证地看待。

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大度、好相处的人,我们可以教孩子细腻敏感、有同理心、为他人着想、不给别人添麻烦,甚至为了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去在意别人的评价。

但是,不要因为过度敏感,以至于将别人的情绪变化,归根于都是“自己的错”;不要因为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不要因为难以拒绝,而任由别人挑战自己的原则、底线。

父母的这些行为,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对照看看你做过吗?

二:控制欲太强

控制欲强的父母,动不动就批评、打骂孩子,对孩子内心的感受和真实想法从不顾及。

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怯懦,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学会用“讨好”的方式来躲避父母的指责。

更让人唏嘘的是,父母还以此为荣,觉得孩子听话懂事。

殊不知,这种“讨好”、胆小怯懦的性格正在让孩子变成一个“低自尊”、不自信的人,甚至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三:总是否定孩子

前阵子,朋友给我讲了她家的一段“搞笑”的对话。

“妈,我这次考得不错呢。”孩子高兴地说

“胜不骄败不馁哈,别考了一次好成绩就翘尾巴。”爸爸冷冰冰地说道

朋友说,刚才还自信满满的哥哥,瞬间眼中多了一份小失望。

父母的这些行为,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对照看看你做过吗?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中国父母太传统的缘故,从自己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要“低调、谦虚”,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似乎只有别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对“别人的夸赞”上瘾,其实这也是一种“讨好”的行为。

父母的这些行为,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对照看看你做过吗?

“讨好型人格”对孩子的影响

凯恩斯曾说: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讨好型”性格的孩子容易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性格懦弱,也更容易被人欺负。

无论是校园霸凌,还是走向工作岗位,这些孩子总是被人当“软柿子”捏,而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又不得不逆来顺从地“讨好”别人,这种恶性循环很可能一步步把孩子逼向生命的边缘。

如何帮孩子走出“讨好型人格”

比起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或许听话懂事的孩子更能够受到大家的喜欢,可是,太过于听话的孩子更多的是让人心疼!

香港科技大学陈紫嫣在《总是忍不住取悦别人,为什么?》一书中写到:

我们产生“讨好”行为的根源,是把对自我的认识和价值,建立在别人身上。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讨好者们最终需要做到的是,摆脱对他人赞赏和认可的依赖,自主确认自我的价值和需求。

父母的这些行为,最容易养出“讨好型”孩子,对照看看你做过吗?

那么,要帮孩子远离“讨好型人格”,可以这样做

比起让孩子懂事,我们更应该培养孩子有独立思考的品格,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父母   孩子   怯懦   听话   人格   懂事   小朋友   性格   想法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