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 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她是一位得道僧尼,对于佛法了悟至深。她又是一位女尼厨师,素食一绝,媲美山珍海味。纽约时报评价她为:“隐于世间的高厨,超越米其林三星的全球顶级!”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修行45年,一生以烹饪为修法,只为给僧人制作料理。却始终深藏于韩国千年古刹白羊寺中。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建于公元631年的白羊寺位于首尔西南部,藏于内藏山国家公园内。约4小时车程,一路前往,幽静深邃,绿茵环绕。


每一位有幸前往的善男信女,都把这当成了一场诚心十足的素食朝圣之旅。只为一睹她的真面目,了悟学习她的修行哲学。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人们尊称她为静观师太。


她的一生可以说充满曲折,又有着冥冥中的殊胜佛缘。一场变故更令她一夜悟道,只身进入深山,了悟出了属于自己的素食哲学。


最终,成就隐世高厨,直至名扬海外。


一切就像佛祖有意将她成就为“佛性中的厨僧”。


通过她的食物向世人传递佛法。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1956年,静观师太出生于韩国一户穷苦人家,排行老五。和其他贫困家庭不同的是,师太的父母们虽然白天劳作,十分辛苦。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却对于食物有着万分的虔诚。这一信念也冥冥中影响着静观师太未来的人生。


他们觉得食物不只是解决温饱而已,更应该精心准备,食物代表着厨师的愿心。


因此,父母们即使再累,每一天也会为孩子们精心准备食物。


这一切,也让师太耳濡目染,学着父母做饭时的举手投足,从小与食物结下善缘。


直到8,9岁那年,父母不在家,年少的静观师太竟将面粉揉成面团,切成面条,自己亲手做了一碗手擀面。


这让父母倍感意外。这一切,没人特意教过她。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就这样,儿时的师太和兄妹父母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对食物的虔诚中,过着平和稳定的生活,时光荏苒,渐渐长大成人……


没想到,10几年后,噩耗如晴天霹雳!


17岁时,母亲因病离世。


母亲的离世令师太内心久久无法平静,悲痛不已,彻夜未眠。


心中更对生命有了怀疑和不解,师太不知道人为什么要经历死亡。


哭干眼泪后,师太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这一决定竟彻底改写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师太认定:只有远离世俗,才能获得答案。


最终,自顾离开学校,背上行囊,瞒着家里人,就这样,独自进入了山林的古寺中。


再也没有回家……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初入寺庙的静观师太每天看着修行僧人修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不知道修行的意义是什么。


僧人的修行生活令她感触颇深,倍感辛苦不已。不禁让她回忆起,儿时父母在农田的劳作的生活。


凌晨4点起床。


上午9点在田里劳作。


11-12点间进用膳食。


随即冥想,礼佛,直至晚上10点才能睡去。

这即是禅僧们一天的生活。


师太留意起了,僧人每日进食的饭,汤,泡菜等5种食物的供养餐。心中也有了新的感悟。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僧人们每天需要补充能量,如果我能为他们提供食物,也算是一种修行吧。”


静观师太的这一念想,就这样正式开启了,属于她自己的修行之路……


师太随即从田地中摘下蔬菜,利用自己儿时就掌握的烹饪方法,开始为禅僧们提供菜品。各种蔬菜,沾上酱油或凉拌。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将面团用紫苏叶上色,两种口味的面团,混合到一起,做出了属于自己手法的手擀面,简单极致。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然而,她与其他厨师却有了不一样的状态,竟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和心境。令禅僧们夸赞连连。


动作轻缓,行云流水。外人看来,不像是在做面,而是在轻抚面团。一整套流程,令人看了赏心悦目,就如一场禅定中的仪式一般。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寺庙的其他僧尼被她的举止所动容,深知静观师太在食物中好似感悟到了属于自己的修行道义。


这显然成了属于她自己的烹饪修行方式。


就如儿时感悟到的一般,师太在每天烹饪的过程中,渐渐了悟:“食物不仅仅是色香味,不仅仅是尝,闻,更无需复杂珍贵的食材。最简单至极的蔬菜水果,也能作出媲美山珍海味的滋味。最重要的是用心感悟。这才是美食的真谛。”


“制作食物的人更应把整个过程视作一种推恩,通过食物向人传递内在的真理。”


以此感悟,静观师太以烹饪为法,就这样持续了整整40年……


40年间,更是通过烹饪食物,彻底看破了生死。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有一次,父亲来寺庙看她,心情极度烦躁不安。


父亲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人世,放心不下女儿。更想让女儿回到家中还俗。担心女儿受苦。


“这里没有海鲜,没有大肉,太辛苦,还是跟我回去吧。”父亲看着寺庙中的简单素食,摇着头,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师太却微微一笑:“父亲,让我为你做一顿素食,你一定会喜欢的。”父亲只得无奈叹气……


没想到,这一顿菜却让父亲喜笑颜开。成为了离开前最美好的一顿素食。


师太亲手摘取了一筐香菇,以糖浆,酱油为佐料,为父亲做了一道酱油烩香菇。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与父亲一起坐在小溪边。只见,刚刚对寺庙素菜嗤之以鼻的父亲却一口接一口,很快就把这道菜吃完了。


吃完后,父亲笑了。


竟双手合十,他知道,女儿被佛护佑着,呆在佛的居所,这辈子不会再受苦了。


随后安然下山,一个月后,父亲离开了人世。走的时候面带平和与喜悦。


然而,师太却没有感到心痛。静心打坐为父亲祈福,希望在另一边过得安好。


她说:“父亲带着担忧我的心情来,父亲体验到了我做的食物,他知道,我一定会在安宁中度过余生。这样的一段因缘,我反而感到喜悦。我相信父亲也是如此。”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师太接下来的一系列行为,更验证了她的心境,最终让自己名扬海外。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静观师太亲手制作酱油,大酱。然而,却顺其自然大酱在缸中发酵,从不干涉,任其经历10年,20年与自然融合发酵。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她深知,每一种食材都应该与自然合一才行。


自垦菜地,却只挖出一条简单的沟壑,随意播撒种子。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她说:“所有的植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过程,开花、结果,果实的种子再重新掉落在土里,这样的种子在冬季接受了雨雪的洗礼成为新种子的路灯,第二年便不播撒种子了。它们为了尊重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会拼命地成长。这样的食材就是救活我身体的药。”


师太以自然的食材,自然的烹饪方式,极简地一道道小菜向世人诉说自己素食的哲学。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食物需要分享。就如内心的自性需要推恩一样。”师太每隔一段时间即会下山,前往位于全州市的全州大学教授烹饪课程。


“很多人关心为什么僧人的寿命得以延长,我不该一个人健康地活着,便带着寺庙的食物去和他们分享。”


如今,师太所处的庵堂都会吸引到全球各地的年轻人来学习她的饮食佛法,吸引到了知名的报刊,特意前来拍摄。


更吸引法国最顶级的米其林厨师前来学习。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最终,得来一致地高度评价:“她比任何一位顶级厨师还要出色,她的每一次烹饪都是一次“御前表演”。”


这即是静观师太的饮食哲学。


17岁出家,45年荒山修行,烹饪为法。纽约时报:她的素食全球顶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三星   素食   岁出   面团   荒山   僧人   纽约时报   酱油   寺庙   厨师   食物   父亲   父母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