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安谋中国,越来越不受英国ARM控制,也直接影响了日本软银的一个大计划。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正解局出品


最近,全球芯片行业,正在中国上演一场“甄嬛传”。


“宫斗”的主角,是日本软银、英国ARM和安谋中国。


我们先理一理三者的关系。


英国ARM,正解局也介绍过这家全球芯片设计商,他们自己不生产芯片,而是通过向半导体制造商出售设计图等知识产权来获得收入。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ARM商业模式



数据显示,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采用的都是ARM架构。


可以说,ARM架构垄断了手机芯片市场。


然而,英国却于2016年将ARM卖给了日本软银。


现在,英国ARM隶属于日本软银集团。


安谋中国,是英国ARM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公司,大致相当于开在中国的分公司。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日本软银是爷爷,ARM是爸爸,安谋中国就是孙子了。


4月29日,安谋中国宣布,其董事会依据公司章程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一致决议,聘任刘仁辰先生与陈恂先生担任安谋中国联席首席执行官,并依法完成工商登记。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工商登记信息



就在同一天,安谋中国又发布公告,声称从未做出相关公司决议,本公司也从未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过前述工商变更登记的申请。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安谋科技的声明



前后矛盾,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里,就要讲到日本软银、英国ARM与安谋中国之间的“宫斗”。


“宫斗”表面上的核心,是高管之争。


安谋中国现任董事长兼任CEO是吴雄昂。


2020年6月,英国ARM援引《公司章程》和《合资合同》相关条款,以危害到了安谋中国的发展、公司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为理由,宣布解除吴雄昂的职务。


然而,这一决定遭到安谋中国的严词拒绝。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安谋中国声明



争来争去,最后,不了了之。


爸爸要换儿子的保姆,儿子有什么底气拒绝呢?


安谋中国还真有底气。


这是因为,安谋中国的股权结构中,英国ARM占股49%,中方资本占股51%。


安谋中国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独立运营、中资控股的合资公司。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安谋中国的官网介绍



在安谋中国看来,所谓的“爸爸”英国ARM,因为不足以控股,所以无权直接插手,亦无权换掉自己的“保姆”。


安谋中国越是这么想,英国ARM越想换掉安谋中国的“保姆”。


“宫斗”的核心,已不是高管之争,而是控制权之争。


安谋中国,越来越不受英国ARM控制,也直接影响了日本软银的一个大计划。


在《美国400亿美元买下英国芯片巨头,中国要做最坏打算》一文中,我曾介绍过,日本软件收购ARM之后,有点后悔,于是想将其卖给美国英伟达。


2020年,英伟达给开出660亿美元的天价。一旦交易成功,将是芯片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新闻报道



这笔交易,最终因为监管原因,失败了。


卖不掉,日本软银又动了让ARM上市的念头,这也是一个套现的好办法。


今年2月,软银首席执行官孙正义表示,ARM“最有可能”在纽约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


最近,消息人士称软银希望IPO在2023年3月底之前进行,这意味着ARM需要按照上市程序在今年6月至9月之间完成审计。


ARM要上市,安谋中国成了一大障碍。


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如果外国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提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所要求的报告,美国SEC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


安谋中国过于独立。ARM无法向美国审计部门提供安谋中国的账目。


这意味着,ARM即使上市,仍然面临退市的风险。


因此,日本软银采取两手准备:


一是将ARM公司持有的安谋中国的股份,转让给了软银旗下的一个独立实体公司,玩了一出左手倒右手的戏码。


二是换掉安谋中国原高管,再次夺回控制权。


这才有4月29日“宫斗”的一幕。


“宫斗”中的法理,暂不分析,这需要专业人士分析。


这里,我们不妨展望一下“宫斗”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影响:


其一,无论结果如何,都不大会影响ARM在中国的业务。


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已占ARM全球市场的30%。


ARM不会主动放弃这块蛋糕。


其二,一个谋求独立的安谋中国是有利于中国芯片发展的。


事实上,安谋中国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独立运营、中资控股的合资公司,也一直在自主研发产品。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安谋中国的产品线



数据显示,安谋中国本土创新团队人数三年翻番达800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专利100余项,成功发布了5条全自研产品线。


2021年本土客户基于自研IP芯片出货量超过1亿,国内客户自研IP授权超过100个。


成绩确实不错。


如果“宫斗”后,安谋中国失去独立性,放弃自主研发之路,那确实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损失。


其三,技术比股权、印章更重要。


虽然中资控制安谋中国的大部分股权,虽然现高管掌握着安谋中国的印章,但要看到,安谋中国的技术,还是来源于ARM。


安谋中国现在的主要业务,来源于ARM的永久授权。


日中英3家企业上演“甄嬛传”:如何影响中国芯片产业?

安谋中国的商业模式



如果ARM取消给予的授权,安谋中国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斗来斗去,斗的还是核心技术。


这才是这场“宫斗”的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中国   日中   芯片   英伟   中资   英国   日本   美国   保姆   独立   产业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