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周国平在《直面苦难》中说:“人这一生,免不了要遭受苦难。”

所谓苦难,就是人生在世所面临的劳筋苦骨、饱经世变、所承受的痛苦和折磨。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用质朴的文字写出了人生必经的苦难。

全书以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人的命运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以孙少平代表的青年不输命运、艰苦奋斗的故事。

书中人物或贫瘠一生,力图用知识改变命运;或劳苦一生,整日忙忙碌碌,却始终未放弃生活的希望。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正如作家季羡林曾所说:

“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不过人生在世,荆棘丛生,步履维艰是常态。

当读懂了《平凡的世界》,你就会明白,人生若想圆满,必须熬过这四种苦难。

01孤独的苦

书中的孙少平是一位积极奋斗并敢于拼搏的年轻人。

年少时,父亲咬牙将他送进了学校学习。

由于家庭贫困,孙少平的求学生涯十分艰难。

午饭时间,孙少平总会等到所有人散去,才拿两个黑面馍和残汤剩水填肚子。

每到劳动课,瘦弱的孙少平常常饿得眼冒金星,干活没力气,总是落后旁人一大截。

一米七八的高个干起活来却虚弱得像个病秧子。

因此,孙少平成了被排斥、欺辱的一个。

每每此时,他会跑到学校的后山上静思独处。

他在独处的时光里潜心打磨自己,在那些无人问津的时光里增长见识。

久而久之,他不再对周围人投来异样的眼光耿耿于怀。

他在独处中打磨锻造性格,褪去自卑的心理,变得果敢刚毅。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高中毕业后,不甘在家务农的孙少平进入了大亚湾煤矿做揽工。

和一群魁梧奇才、短见浅学的工友同住一个屋檐,他并未随波逐流,而是坚守独处的生活方式。

他在独处时养精蓄锐,积极成长,最终摆脱了底层农民工的命运,做了大亚湾煤矿的公职人员,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叔本华曾经说过:

“人生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一个人想要变得更加强大,就必须要熬过与周围人格格不入、无人问津的日子。

只有熬过那一段孤独寂寞的时光,人生才会无限精彩。


02读书的苦

孙兰花与孙兰香是一对亲姐妹,可两人的命运却是天差地别。

从小,孙兰香在哥哥的影响下,发奋读书,白天要拾掇家务,晚上还要强撑着劳累的身体,埋头学习。

中学时,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常常乘着间隙跑去向老师请教。

考入高中后,为了挤出时间学习,她常常起早贪黑做题复习,一刻也不敢耽误。

经过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她终于考入了顶尖大学。

大学毕业后,她不仅嫁给了官二代吴仲平,还如愿端上了铁饭碗,下半生的日子过得顺遂又轻松。

读书让她完成了人生逆袭,彻底摆脱了面朝黄土的生活,实现了阶层跨越。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左边孙兰香 右边晓霞

相比之下 ,姐姐孙兰花就没那么幸运了。

她爱上了一个混吃 等 死 的混混--王满银,不顾父亲反对,执意嫁给了他,结果生活一团糟。

婚后,王满银一改之前体贴的模样,将妻子孩子丢到一边,不干正事。

劈柴洒扫、锄草耕种的差事全都落到了兰花身上,她当爹又当娘,日子过得十分憋屈。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钱钟书曾说:

“没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了人的当。”没有接受过知识的熏陶,明知婚姻不幸,也不愿寻求解脱。

归根到底,是因为没读过书,缺乏自我解救的能力。

知乎上有人曾问:我们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有个高赞的答案是:“遭遇过生活的毒打后,才会发现,读书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只要努力读书,人生才有更多的选择权,而不是被迫接受生存方式。

读书是通往康庄大道的通行证,它将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走向广阔的区域,见证繁花似锦的前程。

03逆境的苦

十三岁时,望着破败的家,孙少安承担起了养家糊口、庇护家人的重任。

为了维持破败的家,孙少安常常为了一家六口的生活发愁着急。

为了增加收入,他起早贪黑种地挣工分,一个大男人竟然一针一线纳起了鞋底。

天寒地冻时穿着单薄的衣服,去县城给牛看病,只能在刺骨的寒风中栖身。

他像个陀螺一样忙得连轴转,费心钻研着赚钱的技巧。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有次,在好友的介绍下,他通过拉砖赚到了一笔钱。

头脑活络的孙少安窥见了商机,当机立断决定办厂。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积攒了足够的资金,砖厂也风风火火地创办了起来。随着生意日渐红火,他决定招揽一批专家,扩大厂区规模。

结果,被冒牌专家坑害,烧制的砖质量不合格,导致厂子遭到了重大打击。

不仅将之前赚的钱全都倒贴了进去,还欠下了一笔外债。

银行的贷款和工人的工资,压得孙少安喘不过气来。

他无力地瘫坐在地上,委屈地靠在妻子的怀里大哭宣泄。

那段时间,他情绪低落,有人对他冷嘲热讽,有人不把他放在眼里,他自己也一度自暴自弃过。

好在孙少安并没有被打趴下,他调整了心态,抛下面子到处奔走,终于筹集来了资金。

他从一个倒闭的厂里接手机器,向师傅请教学习烧制技术。

最终砖厂转亏为盈,他成为了方圆十里受人称赞的富户。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经历过灰暗后,他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

人生在世,一帆风顺是侥幸,艰难险阻才是现实。

而每个困局都是人生的绊脚石,跨过去,一切便会迎刃而解。

04生活的苦

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写道:

“生活到处都是真苦难。"

想要精彩地活着,就必须要全力以赴做战胜生活的英雄。

作为孙少安姐弟四人的父亲,孙玉厚的身上充满了苦情色彩。

他上有瘫痪在床的老母亲需要奉养,下有年幼的孩子需要养育。

年轻时,他曾省吃俭用供弟弟读书,好不容易端上铁饭碗,又砸锅卖铁给弟弟娶媳妇。

咬牙卸掉身上长兄为父的枷锁后,却为了家中的四个孩子整日操劳。

孩子们长大后,连个像样的住所都没有,只能挤在狭小逼仄的窑洞里。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大儿子孙少安和田润叶两情相悦,可家里实在太穷了,根本入不了田家人的眼。

到了婚娶年龄,连份像样的彩礼都凑不出来,方圆十里都没人敢把女儿嫁给大儿子。

终于,劳碌奔波了大半辈子的孙玉厚对着儿子崩溃痛哭:

“爸爸对不起你啊,没叫你念成书,现在连个媳妇也娶不了。"

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日子还是一团糟。

嚎啕痛哭后,他又拖着佝偻的身子,提着礼品一家一家上门借钱,准备彩礼。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在生活面前,他除了全力以赴,根本不敢稍作停歇。

人活着,谋生大于一切。

这世上,谁不是一边承受着生活的耳光,一边咬着牙慢慢熬。

为了如愿拿到订单,陪客户喝酒喝到胃出血躺在医院里的丈夫。

为了帮衬孩子,退休后拖着所有的身体跑去做钟点工的父母。

各行各业,世人皆不容易。

正如张爱玲所说: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成年人的世界,是一片苦海,你我都身处其中,没人能够幸免。

我们能做的唯有坚定信念 直面生活的苦难,只要努力经营当下 未来一定明朗。

杨绛先生说:

“在这人世间,做人实在是够苦。"

人生在世,有人淌洪流,有人卑微如斯,有人为赚钱劳累奔走。

接受平凡,但不甘于平庸

正如本书所说:倘若人生一马平川,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人这一生不是看你平穷和富有,而是看你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事事顺遂的。

人生在世,苦难与不幸会一直如影随形。

只要将生命中那些令人手足无措的磨难看作蜕变前的锤炼,扎实苦干,苦涩的日子也能熬出甘甜。


@情感点评大赏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大亚湾   方圆   彩礼   人生在世   平庸   苦难   平凡   命运   日子   努力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