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1

七八天前,据说是世界的阅读日。微信圈里面,好多的自以为了不起的人都在推荐应该读什么书,读书话题一天刷屏。

那一天老鱼没有说读书,也没必要凑热闹,不是大伽,不是名家,没多少话语权,多嘴讨人嫌,也没人听。

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有节日与没节日一样,该读的书还得读,看书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不必强求别人。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要读书。除非你没上过学,不识字。可读书分两种。

一种是有用的书。就像我们的课本。那是在我们改变生活的时候,让我们吸取前人智慧的书,那是受教育的书。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要是世界上所有的灯都关了,教育就是唯一的一束光。那束光也是从书里面来的。

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读那种书是一个改变命运的选择,也是底层孩子向上流动的必然选择。学习好的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一路读下去,成为专家教授,大小官员,至少也能吃碗轻省饭,不用天天把牛吆到梁上。

这种书天生为考试服务,就是敲门砖。门敲进去了,砖就扔了。

还有一种书叫闲书,看上去没啥用处,只是一种灵魂的营养。

这种书,让你挣不了钱,也升不了官,更应付不了考试。只是让你明白活着的意义,让你待在小地方,还能与世界沟通,让你知道除了喝酒打麻将,还有诗歌和远方

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爱读书的人不用劝,不读书的人叫不来。不要以为你是名人,别人就能听进去。

疫情汹汹,禁足正是读书之时,爱读书的人,早浮生偷得几闲,捧起书来云游远方了。不读书的人,天天照样拿起手机刷抖音,放下手机烦躁地骂娘。

2

名人总是自带流星,自带光芒,关注的人多。他们要出书,出版社争着挤破门。贾平凹每次写了新长篇,出版社的美女编辑,轮流纠缠,比上美人计还生猛,明争暗斗,都想抢到手。老贾看重的是出版社的名号大不大,版税几何。

他出了书,不会白送给别人的。都是别人掏钱买了书,让他签名的。让他签下名字,能在别人面前脸上有光。每当看见老贾坐在那儿,别人排着队要签名,像老鱼这等文人站在旁边,心里就酸溜溜的。平凹还动不动说,老是让人签名,手都累成木木了,凡尔赛式的诉苦。

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最该诉苦的是读书多了,自己想出书,还得掏钱自费的。如今的出版社是企业,要脸面好看,还得挣钱吃饭。要脸上有光,就得出正能量的书,名家的书,图的是得奖。能挣钱的书,也不是坏书,主要是畅销书,得靠印数吃饭。

普通文人出书,肯定印不了多少。出版社又不是搞慈善,只得掏钱买书号。尽管国家不允许买卖书号,如同当官不能发财,有的官还偷偷收钱一样,是有些潜规则的。三两万块钱,买个书号。印上一个千册出来送人。

送人一本书的时候,都是双手捧着的,那是一生的劳动的结晶,自己很看重的。送给自己最爱的人,最敬重的人。可是书一出版就像孩子一出生,也是有命运的,有时候让人很无奈

3

贾平凹的文章里曾经写过,他当年出了书以后,送给了别人。有一天,在卖旧书的小滩,看见了自己的书。他高兴地拿起来。翻到扉页,看见了他的名字,赠某某。这人也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心里有点儿不高兴。索性幽默了一把,自己掏钱买回来,写一回再赠某某。那个朋友接过书,脸红得不知说啥。

贾平凹成文学大神了,那个朋友肯定后悔的要死。自己咋眼里没水,把块金疙瘩当石头扔了。

文人都不爱买别人的书,因为文人都自恋,觉得自己的书是世界上最好的,别人的书都是垃圾。

老鱼一个朋友出了书,他写了一篇文章,说爱读书就要掏钱。掏钱是买智慧,买劳动。谁不掏钱想白看,做梦去,我一本都不送。

大家呵呵点赞有个性,心里都等着看他的笑话。心想连本书都舍不得送朋友,你还当作家呢。后来他还是食了言,随大流,免费签上大名送别人斧正。

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一个诗人,脸黑声音大,说话能把瓦从房顶震下来。他自费出了本诗集,签名送给一个北京的著名诗人。结果有一天,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给他发了个截图。微信说,你送别人的书,人家在网上卖呢,签名都没扯。十来块钱的书,卖一百块钱。买书的那个人,还是我的一个同事。他在我面前夸称你的时候,我大笑。他说,人家写这样好的诗,你还笑话别人。我说,告诉你一个你做梦也想不到的真相。那本书是我老父亲写的。如今还待在商洛山中,爱打麻将,爱喝酒,爱收藏。

那天在酒场上,老鱼朋友说起这段趣闻的时候,脸上泛起了由衷的喜悦,笑声震耳。那是一个文化人,一个诗人发自内心的喜悦,是掏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快活。

4

文化人都是弱势群体。他们心忧天下,家住茅屋,杜甫就是他们的杰出的代表。

杜甫喜欢李白,成天给李白写诗。李白忙着喝酒,结交达官贵人,把他当成了崇拜者。

杜甫的日子过得艰难。尤其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整天吃不饱饭,茅屋为秋风所破。那个时候杜甫不用出诗集,要出的话,估计还是得掏钱。要是他把他的诗集送给别人,大多的人还是要扔掉的,人还会当手纸。因为他们是俗人,目光如井底之蛙,没有看到诗圣杜甫的价值。

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记得老鱼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领导的办公室闲坐。有一个老同志,出了一本书。恭恭敬敬双手捧着送给领导,说请您斧正。

老同志走了,那个领导啪一声,把书扔到了纸篓。哼了一下说,啥人都出书哩,白白浪费纸张。我这儿送的书能拉一火车呢,哪有时间看?

他说得很得劲,没有想到他对面坐的还是一个文人。想想那个老人出一本书多么不容易,他想领导总是有水平的。总会看看他一生的付出还是有一点意义的。领导的态度,让老鱼有了物伤其类的伤感。

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老鱼回来以后,心里有点不爽。朋友与文人,艰难地选择,都舍不得,还得舍,还是倒向了文化,牺牲了友情,和那个人再不来往了。

老鱼反思自己,也做过这样小看别人的事情,但从来不会这么真接,当着别人的面扔掉,对文化,对别人没有起码的尊重。

当年老鱼觉得自己了不起,也有点飘。因为老鱼出的十多本书都是出版社自己要出的,还有稿费,从来没有自费出过,没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就像你不在外面吃饭,人家街上饭馆依然生意红火一样,不能自己不自费,就瞧不上别人掏钱出的书。能自费出书的人,一定是有话想说,真心敬重文字的人。

5

老鱼头发白了的时候,也想明白了好多道理。谁都不容易,谁都不敢小看。

一些老同志拿着养老金出了一本书送来的时候,老鱼都双手接过来。小心放在书桌上。即使叼空只看几页,也要郑重地放在书架。

老鱼尊重的是他们用一生写的文字,更敬佩的是当过再大的官,年龄再大,还把文字,把文化,把出书当作漫长人生的总结,当作留给后人的珍贵作念。

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老鱼心想,送你一本书,千万别扔了。那是人家写在纸上的人生,点灯熬油看脸花钱整出来的。万一你不喜欢,先试着转送他人。要是没人要还嫌占地方,实在要扔掉,至少撕了我的签名,也别让我看见。

要是让我看见,那便是友情的尽头。我和要你割席断交,今生不再相见。因为,你是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一个不值得做朋友的人,一个不愿意给灵魂洗澡的人 ,一个没文化没品位的烂人。

鱼在洋/送你一本书 你扔了别让我看见

鱼在洋,商洛市作协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老同志   杜甫   块钱   诗集   书号   李白   文人   出版社   领导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