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级的情商:拒绝“自杀式”社交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在世界上生存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交活动。社交的质量和层次,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所能抵达的人生高度。

有的人,在社交场上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得到很多人的喜欢和帮助。有的人,却因自己的种种不良表现,被人嫌弃,厌恶,疏远。在生活上孤独愁闷,在事业上孤掌难鸣。

一个人最顶级的情商,就是拒绝“自杀式”社交,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伤人,不犯忌,不失德。

“自杀式”社交,主要有三种明显表现。

最顶级的情商:拒绝“自杀式”社交

不知礼尚往来

《礼记》有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对别人付出善意,如果得不到回应,就会感到失落。别人给自己善意,如果不懂得反馈,就是不讲礼仪。人与人交往,必须有来有往,关系才能融洽和长久。

鲁国权臣阳虎前来拜见孔子,孔子不想和阳虎同流合污,于是避而不见。但阳虎在离开前留下一头烤乳猪。孔子见到“礼物”,不得不根据礼仪回拜阳虎。

礼尚往来,彼此走动,互致善意,社交活动才能正常而深入地开展。不懂礼尚往来,就取消了人际交往的规则,势必自绝于人,失去朋友。

生活中,有些人对人情世故麻木而无知,接受了别人的招待,礼物和恩惠,却不知道及时回馈,或回馈方式不当,让人寒心和反感。

《诗经》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你给我木瓜,我就给你琼琚,不仅为了感谢你,更是为了让我们的关系长长久久。

人际交往的实质,不过于情换情,心换心,礼换礼。不懂得这个规则,必然成为社交的失败者。

最顶级的情商:拒绝“自杀式”社交

言行不知分寸

俗话说:“过犹不及。”

说话做事,必须把握分寸,掌握火候,不到位不行,超越本分也不行。言有尺,行有戒,事有度,才能不伤人,不害己。

《三国演义》中,杨修才华横溢,机智过人,深得曹操赏识,年纪轻轻就被提拔为丞相府主簿。可是,杨修为了处处炫耀自己的聪明,说话做事毫无分寸。

曹操屯兵汉中,和刘备相持对峙。屡次被刘备挫动锐气,将士疲惫,军无战心。曹操心思忧闷,当晚就以“鸡肋”为口令。杨修知道后,对众人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是丞相要退兵了。”此言一出,军士们纷纷打包行李,准备撤退。曹操知道后大怒,以惑乱军心之罪将杨修处死。

除了妄言军机之外,杨修还参与曹植和曹丕的夺嫡之争。这显然超出了一个臣子的本分,更是犯了当权者的忌讳。这件事也为他后来被杀埋下了伏笔。

为人处世,切忌口无遮拦,肆意妄为。不管多么亲密的关系,如果轻易触动别人的边界,就会刺痛别人,让彼此的关系越来越远。

说话过脑子,做事守规矩,是一段感情的稳定器,也是一个人靠谱的表现。

最顶级的情商:拒绝“自杀式”社交

喜欢贪小便宜

贪小便宜,是人际交往中最忌讳的事情。

既显示出一个人的小心眼,低层次,又让人感到受损的不快,会受到别人的鄙视和憎恨。

再说,爱占便宜的人,得到的不过是蝇头微利,失去的是人格,名誉和人际圈。一旦被人看扁,你还能得到什么。

一位农村老太太拿着一锭银子来到当铺,要兑换十两散碎银子。掌柜用秤一称,那锭银子足有十一两六钱,看来是老太太算错了。掌柜想贪下多出来的部分,就没有吱声。

老太太走后,伙计一看,说这锭银子是用锡块冶炼的假银。掌柜认真细看,果然如此。于是,二人出去追赶老太太。可老太太抵死不承认,二人只好告官。

官员审判时,让掌柜把十两整锭原银拿来查验。结果掌柜贪便宜的事情被公之于众,他的声誉和品牌受到损失。从此,当铺生意每况愈下,歇业收场。

贪小便宜的人,最后都得不到便宜。贪亲戚的小便宜,亲戚会远离你。贪朋友的小便宜,朋友不再信任你。不贪小便宜,是一个人的修养,气度,更是一种智慧。

最顶级的情商:拒绝“自杀式”社交

结语

拒绝“自杀式”社交,就是要遵守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尊重人性的正常需要和诉求,获得别人的好感和接纳。

礼尚往来,让社交得以维持和发展。

言行有度,守住自己的边界,不冒犯和伤害他人,给别人留体面,给自己留余地。

不贪小便宜,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眼界,不让蝇头小利迷失自己。

懂点人情世故,学会修身律己,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就能从容自如,行稳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社交   孔子   礼尚往来   小便宜   人际交往   分寸   老太太   银子   掌柜   情商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