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进入了历史的背面-石板路

石板路通向大街两侧通向外,是一条宽宽的石板路。石板路的两边全由青石叠加,有巨大的有几米高。走在上面,仿佛是“进入了历史的背面”。

夜读,进入了历史的背面——石板路


走在厚厚的木板路上,随着车流的方向,脚下不时传来孩子们嘻嘻的笑声,石板路上人家用石块砌成的墙面,显得更加古朴。石板路下面传来的阵阵喧嚣,让人感受到的是古今中外无数的外祖辈留下的脚印,而在这里不断变换着,昔日的繁华早已被岁月的风尘冲洗得略显沧桑,也就是在这条石板路里显得有些的粗壮而又落寞。在这条石板路的缝隙里依稀可见簇拥着的木制手推车,依稀可见众人小声的欢呼声。仿佛这条石板路的两侧,就是这里的主题。

夜读,进入了历史的背面——石板路

路边的石桌石凳依然精美,街口上巨大的南北通鉴牌匾依然可见,街上最大一间商铺英油洋行,是由英国最有钱家族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的附属机构,民国时期,洋油遍及中国各地,私人住宅的历史建筑。茂春园古戏台位于街心东侧,于清光绪54(公元1928年)开业,集茶馆与戏台于一体,仿北京“广德楼”戏园款式修建,演出粤剧等各种地方戏曲,戏园台前置茶桌方凳,卖茶而不售戏票,这种边喝茶边看戏的娱乐方式,在清末被称为“听之乐”。

夜读,进入了历史的背面——石板路

据说在这条青石板路通是一个大户人家某名人故居,祖辈辈传承了八百年代的习俗。建筑是五代风格,建筑过程中使用了保存完好的青砖4000余方,整个建筑采用祠宅合一的形制。祠后建有大观楼,祠前有一口井,相传是老人所凿,称少傅井,井旁曾有一个石床,屋的中央竖着一块石碑,字迹剥蚀已不可辨认。不知谁将老人家门匾拆下去,只留下一个大木板,后来老人家后人还是装上,老人把这木板装进摆放在高处的石头板路上,将这里当作娱乐。老人家中的这房子自然是非常出名的,高处的瓦和砖,全是孩童的天然乐土。

夜读,进入了历史的背面——石板路

如今,随着年月逐渐消磨,石板路由粗糙变得斑驳陆离,可是在这宽阔的进口处,修建了许多风景名雅的街道。一条宽宽的街道两边各行各种商贩,摆摊争耀着的摊位,争相追逐着迎送行,似乎在诉说一种地道的变迁。路边的大商铺令人眼花缭乱。

夜读,进入了历史的背面——石板路


在这物价飞涨的时代,当初它民族的古牌坊不再修复,时代的变迁也在它的进步中消失殆尽。大小商铺中,几乎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只可能遗址了,而这些富有文化的商贩们早已不再是古稀老传统的生活的风采。它依旧保留着古典的繁荣与落寞。石板路依然穿梭在这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没有古老的建筑繁荣景象。

夜读,进入了历史的背面——石板路

每当街道上游走累了,就把自己藏在青石街古木的书架里阅读古籍,在这古色古香的石板路上闲闲地散步,品尝着民风地俗,看看这里的街道,体会这里的一切,或许这条青石街,会被淹没在茫茫的古色中。

夜读,进入了历史的背面——石板路


我深深地迷恋着这古色古香的房子,它让我走进它的世界,走进它的内心,走进它的梦想,走进它的内容,走进它的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戏台   祖辈   青石   商贩   古色古香   石板   木板   背面   街道   路上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