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不振,是时候发钱了

先说一个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数据,在2020年下半年,中国的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其实曾短期内超越过美国,一度成为全球最大零售市场。


以2020年9月为例,这一个月中国的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达到35295亿元,而同期美国的数字为5492亿美元,约合3.5万亿人民币,已经略低于中国当时的数字了。由于那时候中国疫情基本清零,在全球各个国家中第一个复苏,而其他国家疫情还在不断肆虐,大多数人相信,中国消费市场的规模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并且把美国越甩越远。


预料之外的事实




然而,很多事都不可预料,2021年美国消费迎来了一轮15%幅度的飙增,且增长持续到了在如今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今年3月美国零售总额为6657亿美元(合4.25万亿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6.88%,而国家统计局则在本周公布了中国3月的消费数据,结果为34233亿元,同比去年下降3.5%,在此消彼长之下,中美的零售规模从几乎相等再一次拉大到了20%。


消费不振,是时候发钱了

美国各月零售总额与同比增速



消费不振,是时候发钱了


毫无疑问,中国作为一个人均gdp只有一万两千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且拥有超过14亿人口,消费的内生潜力本身是远远高于美国的,但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消费在最近几年势头减弱呢?大体有以下三个因素:


(1)2022奥秘克戎的影响


中国在2022年的前两个月消费同比增长还远超预期地达到了6%以上,但到三月就突然变成下降3.5%,显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疫情的影响,很多城市特别是经济中心城市陷入静态管控,对于消费的抑制是显而易见的。


奥秘克戎这个毒株的传播力远强于最初的新冠病毒,但幸运的是重症率和致死率却低得多,因此这样一种变异毒株对于中国的清零措施是一个挑战。



(2)美国发钱


在疫情期间,美国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7.5万美元的每一个人发放了累计3200美元的现金(前后分别为1200美元、600美元、1400美元)。同时在2021年9月之前对于失业者给予每周300美元的救济金,这样的发钱刺激了消费。


著名网络意见人士胡主编曾表示都发钱等于都不发钱,但我这里对这个观点提出质疑。

消费不振,是时候发钱了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商品的供给保持不变,而每个人均等地拿到额外一笔钱并都去消费掉,这就会推动物价上涨。在理想状态下,这样的通胀效应确实会完全抵消补贴增加的购买力。但这个假设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每个人拿到相同的补贴后都全部消费出去,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得到补贴的人经济状况不一样,有些人条件尚可,不急着需要这样一笔钱,所以拿到钱之后会存下来,而有些人财务状况很紧张,没钱就很难活下去了,他们拿到这笔钱后肯定第一时间去买生活必需品。


消费不振,是时候发钱了


在这种情况下,拿到补贴后完全消费掉的人是占了好处的,因为他们用补贴的钱换来了自己急需的商品,并且把发钱带来的通胀效应转嫁到那些拿了补贴但不急于消费的人身上,这其实就是一种间接的劫富济贫。



(3)居民债务过高


2015年之后对一轮房地产大爆发透支了无数人的未来现金流。2015-2018年,中国居民的长期贷款存量三年翻倍,同时消费增速几乎腰斩。中国的居民负债和其他国家在结构上有一个巨大差异,那就是中国居民负债基本上全部集中在房贷上,而欧美发达国家分布相对均匀,除了房贷外还有不少信用卡、车贷、学费贷等等项目,因为中国人基本上只敢借钱买房,借钱消费这种事不敢想。这就决定了中国居民债务越大,就对消费越不利。


在过去,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幻觉和收入不断增长带来的新增购买力都对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现在,房价不仅不涨了还很难卖出去了、工资没有增加了可能还要下降或失业了,但存量但负债一分钱不会少,不压缩消费还能怎么样呢?


几点建议


那么在当下这几重挑战面前,我们有没有解法呢?当然有,这里归纳出三条:


(1)精准防疫


在绝对的清零与绝对的躺平之间还是有巨大的空间的,在奥秘克戎这种低毒性却有着强传染力的病毒面前,我们可以更加理性科学精准防控,将防控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退一步说,无论是清零还是共存,未来的目标都是让疫情过去,实际上也都属于清零,只是方式方法与成本不同。


(2)全民发钱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是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6亿人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这些人的经济基础无法承受短时间的失业,而对全民发钱,即使包括富豪在内,对富豪的实际生活是没有影响的,但对这些中低收入者将是雪中送炭,这样的刺激方式难道不比过去那些降准降息降首付更好吗?与其放松货币拉高资产价格任由富裕阶层收割全部果实,还不如雨露均沾让普通人都得到一些支持。澳门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年年给本地居民发钱,香港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也发了两轮,他们能做到,我们也可以做,我相信如果中国大陆效仿香港澳门这样针对疫情给予普通人现金补助,中国的消费就可以得到迅速提振。


(3)减税降费


如果说全民发钱是对中低收入者的照顾,那么减税降费就是对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最大的支持,企业做好了,就有更多的普通人能过得更好,毕竟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90%的就业数量。减税降费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之一,也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未来仍有巨大空间。


总结


美国零售总量反超中国并不可怕,当下的数据只反应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无论是大国崛起、还是赶英超美,宏大的战狼概念是空洞的,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质量是具体的,中国有14亿勤劳聪明的国民,每一个人的民生福祉都越来越好,中国的崛起就是必然的。


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解决好现在的问题。我相信,如果我们可以做好科学防疫、尽全力保护老百姓的民生福祉、支持基础薄弱的民营企业克服困难,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再创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富豪   不振   美国   疫情   奥秘   中国   普通人   全民   清零   居民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