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全国大市场来了 - 能解决哪些问题?房地产能破解地方保护吗?

4月10号,一则影响深远的重磅消息发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强调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有人就指出,当前消费低迷,经济下行,内循环成效不明显,如果消费起不来,每个行业都会受累,房地产首当其冲。


今日和大家探讨一下,国家为什幺要建立全国大市场,建立后有哪些好处。


01| 历史原因我国地方保护主义长期盛行


虽然我们一直宣称我们是市场经济体制,可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市场分割问题,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建设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长期面临选择性的地方主导型产业政策、产权交易的市场壁垒、商品市场分割、要素(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市场分割。


过去,中国长期存在的市场分割,与实施增长速度追赶的战略以及与此配套的体制机制有深刻的联系。追赶型增长体制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有时甚至替代市场的功能。


地方主导型产业政策往往更多追求局部的短期利益,是形成中国“行政区经济”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它们热衷于一些建设周期短、投资收益大、资金回收快的项目,为争夺相对稀缺的市场和资源而盲目布局和投资,以致重复建设、重复引进、“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现象相当普遍,未能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现象非常突出。


各级地方政府管理着规模庞大的地方国有企业,本意是为区域内市场的外部性提供纠偏服务。但是在“行政区经济”的竞争格局下,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动机可能使其变成分割市场的现实工具和手段,并使其功能强化。


1、出于增加本地GDP和税收的动机,要求优势国有企业只能在当地投资,干预和限制其以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兼并形式向外地发展扩张;


2、为了摆脱亏损企业的包袱,以牺牲效率为代价,采取“拉郎配”式兼并或“劫富济贫”式兼并,使得产权流动的市场规则受到破坏,变相保护当地的劣势企业;


3、政府作为改组的主体或国有产权再配置的主体,往往缺乏对并购成本与收益,特别是机会成本、动态收益进行准确计算的能力,甚至还会考虑一些非经济因素,在中介机构进行资产价格评估过程中助长了寻租腐败行为。


目前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山头主义。


(1)设法禁止或数量限制对本地有冲击的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主要发生在地方可以垄断经营的领域。


(2)以出台文件的形式,变相要求本地消费者消费本地产品。例如,某些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文件,要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接待用品和办公用品等原则上使用本地产品。


(3)动用价格杠杆,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削弱外地产品在本地市场的竞争力;通过规定歧视性价格、实行歧视性补贴政策,提高本地产品的竞争力。


(4)用一些超经济手段,如以加强市场管理和质量监督为名,针对同类商品实行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措施,控制其流入本地市场。


银行普遍存在山头主义,地方主义


中国银行信贷市场是一种垄断竞争型的市场,进入限制、存贷款数量和利率限制等形式表现的金融抑制,使得本地国有企业更易享受到低息贷款,其他企业的融资成本则相对较高。此外,“银政壁垒”限制了资本的跨区域流动,许多商业银行实行属地管理制度,明文规定禁止对异地客户授信。



02|不同房企长期被市场区别对待


反应在房地产上,国企央企利用行政垄断资源,明显优于民营房地产


1、出险房企全是民企


按照2021年房企销售金额,超过或接近千亿的房企有44家,其中27家为民营房企,大约有10家左右房企发生融资或担保的理财产品违约、展期、交换要约等事件,出现问题全部为民营房企。


2、融资环境对民营房企极度不友好


从国内债券市场来看,2021年11月开始,房地产融资额开始回正,之后净流入额持续增加,今年3月净流入规模超过400亿元。截至4月12日,房地产债券发行额达到了260.4亿元,虽然只有3月1279亿元的零头,但接近2月一半的量。


但是同期民营房企的净融资额仍处于持续流出状态,wind数据显示,从2020年10月到2022年3月持续20个月,民营房企国内债券净融资额一直处于流出状态,净流出总规模超过2800亿元。


从2022年下半年三道红线实施以来,房地产债券净流出超过3000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民营房企,就是现在,也只有两三家民企能发出债,大部分都拿不到钱。


无论银行借款,还是非银融资,目前多数国企和央企融资渠道较为畅通,这与民企形成鲜明对比,最近半年公开债市场中,大部分是国企和央企,只有少数财务状况相对较好的民企能拿到少量融资。


在这种情况下,对多数民营房企来说,获取流动资金的途径只剩下销售回款一条,而房地产市场下行使得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加大。


如果房地产市场再不回暖,市场融资对民营房企区别对待,那等待民营房企的只有死路一条。


3、地方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保护主义


最典型的就是很多地方房企相对外来房企明显具有融资和拿地优势,导致很多不具备资格的地方房企违规拿地,而且拿到都是最好的地块,可是由于资质有限,并没有开发和运营项目的能力,导致很多地方烂尾成风。据有关调查,很多地方的烂尾楼,大多都有当地开发商的影子。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破解民企和央企、国企,当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区别对待刻不容缓。



03|市场期盼一个更好的环境助力消费复苏


国内疫情有望在四月底和五月初逐步被有效控制,消费从阶段性低点回升;房地产投资可能触底,对投资和消费的压力逐步降低;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在货币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进入发力的主要阶段,推动内需稳步回升。


市场也在呼吁,要打通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还需要政策继续发力支持。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理应成为统一大市场中的关键一环。


END

统一全国大市场来了 | 能解决哪些问题?房地产能破解地方保护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山头主义   地方   保护主义   民企   产能   国企   国有企业   融资   房地   大市场   外地   房地产   全国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