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文 / 林艾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2019年5月下旬,我在集宁康泰旅行社以五千一百元的价格,报名参加了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八日游。再加上克里姆林宫、夏宫两个自费景点,总共不到一万元就搞定。如今冠状病毒疫情正在蔓延,旗县之间还要四十八小时的核酸检测,别说出国,就是国内游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顺利出行。看来任何事情只要想做,就立即实施,要不后悔都来不及了。

这次出游乘坐的是俄罗斯的航班,从呼和浩特机场起飞已是傍晚七点三十分,飞机一直向西北方向飞行,看来达到莫斯科还得凌晨三四点钟。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对于我这个看着《列宁在1918 》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役》等前苏联影片长大的中国人来说,俄罗斯是我出国旅游的第一选择。我想近距离体验一下这个领土广袤性格直爽的国家和民族。我的座位靠近机舱的窗口,晴朗的夜空没有一丝云彩,我不时遥望远处的大地。此刻已经飞行了三个多小时,应该在俄罗斯的国土上了,外边偶尔闪过一小片灯光,远处更加漆黑。不像我们国家不时掠过犹如一条条像金色项链般的路灯,或者像燃烧着火焰亮光般的城市。

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飞行,眼前终于出现了一片望不到边的灯光。机舱中文广播让乘客们系好安全带,飞机大约再过二十分钟就要降落。人们极为兴奋,纷纷整理物品,准备踏上俄罗斯的大地。没过多久,飞机逐渐与房屋平行,没有感觉与地面摩擦,飞机已经着地,经过一段距离的滑行,缓慢地到达了出机口。旅客们鱼贯而出。过道不时有中文标志,看来国内传说普京总统与日本安倍首相争夺中国客源并非空穴来风。日本还需办理签证等手续,俄罗斯免签,大量的游客对拉动当地的经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俄罗斯与我们都是一带一路的友好国家,后来又上升为战略合作伙伴。我们这趟航班全是中国人,足以说明俄罗斯的魅力有多大。

在出入境关口办理入关手续,发现了好多的蓝眼睛外国人身着短裤体恤衫,不是说这里的气温比国内低吗?老外穿得如此单薄是怎么回事呢?临行前老伴咳嗽不止,女儿把厚衣服都找了出来,一个羊毛披肩,还是我临行前抽了出来,数九寒天又能穿多少呀?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出了候机楼感觉凉意阵阵,毛衣穿在身上也不觉得暖和。看来“老毛子”确实不怕冷,人家不喝热水锻炼的体魄确实不同一般。大巴车向市区进发,眼前不时掠过一幢幢欧式建筑,让人感到振奋和新奇。我们一行三十多人没有一点儿困意,莫斯科与北京五个小时的时差,此刻,我们国内的太阳有一杆子高了,早该起床吃早餐了。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我有遇到了几位普通人,下面就把他们的生活状态陈述一番,也为朋友们今后出行提供一些参考。

俄罗斯小伙

这次出行导游推荐了四个自费项目,由于费用的关系,我没有全部参加。在圣彼得堡的一个码头,团队一行人在导游的带领下上了游船,我领着老伴逛大街。有人会说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就不怕走丢了呀?其实,根本不用怕,事先把集合地点用手机拍下,然后大胆地往前走。一旦找不着,就打开手机问路人,总会碰上热心肠的人,他们会告诉你该向哪儿去。不过,千万不要乘坐公交车,如果走得太远,不可能人人都能看懂你的照片。


这条大街不算太繁华,街上没有多少行人。一家商铺里三五个中国人在挑选福娃,这种工艺品从爷爷到孙子套有六七个颜色鲜艳,表情喜庆福娃。中国人似乎都喜欢这个,大部分人都要买几个。我也尝试着挑选,被老伴严厉制止,她说家里简直成了杂货铺,你往哪儿摆放呀!我这个人总爱收留一些"小玩意",旧的舍不得丢弃,新的没地方放,橱柜里边水泄不通,这次只好作罢。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我和老伴顺着街道走了一公里路程,坐在街心绿地的椅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汽车和遛狗的老人。街道上大部分都是黄头发蓝眼珠的欧洲人,不像旅游景点到处都是中国人,这也充分说明退休没事干,出国旅游的人真多。


我们顺便走进了一家经营服装的小店铺,一个年轻小伙子走了过来,他用流利的汉语向我问好,我应声回答你好。他说你们从北京来的吗?我说是从呼和浩特来的。他说你们北京太雄伟了!我说你的汉语讲得真好,在中国留过学吗?他说我还没有去过中国,只是喜欢这个古老的国家,便自学汉语,一旦顾客进门,我就与他们用汉语交流,双方不但听得懂,我的中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双方的话匣子一旦打开,语言就像滔滔江水一样川流不息。我说你到了北京一定要进故宫和颐和园,去了西安要看兵马俑。因为北京作为明清的国都,地上文物保存良好。而西安盛唐时期的辉煌,已达两千年之久,只有看地下文物了。


我们还就俄罗斯的福利待遇等事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俄罗斯小伙子说,导游讲的教育医疗免费,只有像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大城市的市民才能享受,我是从小城镇来的,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两个人合租一间房子,每月就得两万卢布,如果没有父母的支助,根本没法在城里呆下去。


小伙子的汉语讲得比我都流畅,他的模样也是那种菱角分明的“帮郎头”,这种长相看惯了好像比我们中国人扁平的“油饼脸”耐看。他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流露着温暖的光泽,让人觉得和蔼可亲。我们不知不觉已经聊了二十多分钟,涅瓦河游览的团队也该回来了。导游事先讲过,如果不遵守时间,自己打车追团队。


我们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俄罗斯小伙子,来到了大街上。我突然冒出一句,为啥不跟人家合影留念呢?老伴回答你为什么不早说呢?没有与俄罗斯小伙子留影成了我终身的遗憾。


圣彼得堡火车站见闻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圣彼得堡火车站与莫斯科火车站就像一个娘胎掉下来的孪生姐妹一模一样,都是前苏联时期的产物。长窄的站房内摆满了租赁柜台,几十条长椅怎能满足成千上万旅客的需求。大部分人席地而坐,无奈地等侯着所乘坐的列车。

我们前边相对宽敞的场地中央,一位年轻的妈妈领着两个小孩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位妇女好像乡下人,她拉着两个旅行箱,背上还背着一个包;三五岁的男孩也拉着一个小旅行箱(就是我们出门常见的安轱辘的那种箱子)。乡下妇女办理好车票等事宜,坐在背包上眼睛盯在手机。七八岁的女孩脚蹬滑板在站房水泥地面上愉快的滑行,三五岁的小男孩拉着他那个小旅行箱也在旅客中间飞快的穿梭。

乡下妇女完全沉静在手机中氛围中,偶尔抬起头看见儿子在她的视线范围内,便继续盯她的手机。儿子跑累了回到妈妈的身边,母亲拿起水壶递给了儿子,并亲吻了儿子,儿子喝过水和妈妈来个飞吻,拉着小行李箱继续飞奔。

姐姐已经不满足在站房内滑行,她飞快地滑进了站台里边,弟弟拉着小行李箱也跑了进去。俄罗斯进站不像我们国内那样严格,敞开过道随便出进,只有上车才检验车票。小男孩拉着他的小旅行箱享受着出行的快乐,在旅客中间穿行,就是让大人碰倒了,他也满不在乎,爬起来继续跑。

母亲终于抬起头来,这才发现她的儿女不见了,茫然地四处瞭望。我用手示意站台里边,母亲急忙跑了进去,将一双儿女找了回来。然后母亲继续鼓捣她的手机,儿女们也继续玩他们的旅行箱和滑板。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我们乘坐的列车开始检票了,我上了车躺在卧铺上久久不能入睡。平时我特别关注倪萍主持的《等着我》寻亲节目,许多被拐卖的儿童成了父母终身的遗憾。俄罗斯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吗?但车站人员结构比较复杂,导游不止一次地嘱咐我们看管好自己的钱物。七八岁的女孩还没有照顾弟弟的能力,三五岁的男孩怎能保护自己?只能说当母亲的不称职。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能俄罗斯的社会治安比较好,从来没有发生过像《等着我》那样的悲剧。所以,家长便忘乎所以地玩手机,全然不顾孩子们的安危。


导游小褚


这次陪同我们一行的共有三个导游,国内的小闫和国外的小褚和小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应该是小褚,这个只有二十五岁的青岛人,是莫斯科大学的毕业生。他就是属于那种扁平的脸庞,标准的中国人模样。只是口中的大门牙会让人想起动画片中的米老鼠,可别小看这个“米老鼠”,人家学得是历史语言系,讲起俄罗斯来头头是道,什么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普金的人格魅力……真把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其实,出游的很多知识都是从导游那里得知的,国外如此短暂的时间只能是走马观花,不可能了解得太详细。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我们在克里姆林宫遇到了不少中国的导游,大部分人与“米老鼠”打过招呼以后,领着团队就走。我说他们好像都躲着你,他说那些都是我的徒弟,“撞道”还不赶快给我让开呀?要不游客们都跟我走,听我讲,他们多尴尬啊!其实,做人就应该像小褚这样敢于表现自己,要不真像一块儿真金埋在沙土里,永远也没有被人发现的机会。

小褚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俄罗斯谋生,他的俄语讲得特别流畅,再加上所学历史专业,熟谙俄罗斯各个时期的事件和人物。说起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真是头头是道,对列宁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赞不绝口。寒窗十年苦读“圣贤书”,人家把别人休闲娱乐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岂能不高人一等。

小褚一个农家子弟,父母供他国外留学花费了八十多万元。对此他感慨地表示,今生今世不要孩子。我们听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父母把他们送到国外学业有成,最大的心愿就是传宗接代,他们却奉行"独身主义"。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培养孩子的费用实在太高,从幼儿园开始,诗琴书画样样不能落下。孩子学得烦,家长的负担也重。

与俄罗斯普通人的一面之缘

小褚说俄罗斯的孩子们在幼儿园期间,主要是玩和锻炼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衣服,洗手绢。上了一年级才学习文化课,不像中国从小熟读唐诗五百首。应试教育造成了教师课堂不讲,课外补习等弊端。从这方面来说,我们还真应该向人家学习。

小褚他们在国外当导游很不容易,他说最怕把游客丢了,人生地不熟,到哪儿去找。一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在我们眼里还是一个孩子,人家却能在异国落脚谋生,除了以导游的身份传递着中俄的友谊外,还让我们了解了异国方方面面的知识。如果没有他们将会寸步难行。

一眨眼从俄罗斯回来三年了,近几年由于受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出国旅游的人稀少。失去了大量的中国游客,也不知道导游小褚他们如何生存?那个中文讲得特别流利的俄罗斯小伙子又怎么样了?还有圣彼得堡火车站拉旅行箱疯跑的孩子也长大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俄罗斯   克里姆林宫   莫斯科   汉语   老伴   北京   中文   中国   普通人   小伙子   导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