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之临松薤谷

河西走廊自汉武帝开疆扩土收归中原管辖以来,是中原通向中亚、西亚的必经之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穿过。临松薤谷是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甘州张掖马蹄山下的一条山谷,谷内郁郁葱葱山峦叠嶂,松涛起伏,四季流水潺潺,山顶常年白雪皑皑。马蹄山下离这条翠谷不远的,就是著名的马蹄寺。马蹄寺以石窟闻名河西,日后讲河西走廊石窟的时候还会提到。

河西走廊之临松薤谷

公元220年,汉帝国历经409年的统治之后倒塌了。此后的中原,汉族人历经三国时期的三分天下,西晋王朝短暂统一之后,迎来了一场大的灾难 —— 司马氏家族八王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混战。


公元311年,匈奴、鲜卑、羯、羌和氐五个游牧部落联盟,向中原发起了大举进攻,史称“永嘉之乱”。之后的五胡乱华,使中国陷入了史上最黑暗的分裂与混乱阶段。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割据政权。


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北燕(汉)。


这就是史称十六国时期。


入主中原的五个主要部族即匈奴、羯、鲜卑、氐、羌,史称五胡,习称五胡十六国。
金庸小说里慕容家族的燕国,就是这个时期的事,是鲜卑族人建立的政权,分前燕、后燕、南燕。


五胡乱华最残忍的是后赵羯族人。羯族是白种人,这个最残暴的民族打仗,从来不带军粮,他们会在行军打仗过程中,随时抓捕汉族的女子,作为军粮。白天直接杀了吃,被称为双脚羊,晚上就集体奸淫取乐!十分残暴!而且,有时候抓捕的汉族女子多了,影响了打仗的进度,就直接进行大屠杀。据史料记载,曾经一次性羯族就将5万汉族女子屠杀殆尽。后来冉闵带领汉人反杀羯族人,一次性就解救了20多万的汉族女子。据记载,被羯族抓捕的汉族女子在50万左右,最后仅剩下20万,至少30万被吃光了!当然,羯族人如此惨败没有好下场,被冉闵率领的汉人反杀灭族。


汉族人为了逃避战乱大量迁徙南方,福建的闽南人和客家人就是这个时期大量迁徙过去的,东晋政权也迁徙到南方残喘。


五胡乱华最直接后果是中原地区汉族人口的急剧减少。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有人口
一千六百一十六万,后赵灭亡时(351年),华北地区汉族人口不到300万。华夏民族面临灭顶之灾。

河西走廊之临松薤谷

天佑华夏,要不是后来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肥水之战,中华家就彻底被胡人化了。


公元383年,匈奴人建立的前秦由头领苻坚统领112万胡人军队进攻东晋。东晋司马家族卫队长谢安只有区区8万人汉族军队应对。在肥水河畔两军对垒,谢安用计巧胜匈奴人,以1:12 的悬殊差取得以少胜多战例。


说完那么多背景,说回临松薤谷。


五胡乱华时期由于
中原已成人间地狱。部分世家大族为了生存除了被迫往南,也有部分向西北迁徙,渡过黄河,来到河西走廊。由于河西走廊地处偏远,没有受到太多冲击,作为一块相对安定平静的所在,大量汉族人口迁徙至此。


东晋大学士郭荷,今天的甘肃秦安人,出身儒学世家,他的家族在东汉时期就以经学得名。郭荷为避战乱,带领众弟子穿过武威,从武威一路向西,来到张掖郡马蹄寺的临松薤谷,他们停了下来,千里风尘,艰辛辗转望见这里的青山翠谷,郭荷的内心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宁静,这正是他心中所期望的安居之地就在这里治学授业。河西年轻的学子纷纷慕名而来,郭瑀就是其中之一。郭荷恰好也喜欢这个有悟性的年轻人,郭瑀成为了郭荷的入室弟子。


郭荷去世后,弟子郭瑀继承其衣钵,继续在这里讲学。他把郭荷传授给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写下了《春秋墨说》和《孝经错纬》,希望这些著作可以为后世所用。随着汉朝的覆灭,中原的动荡与杀戮,使得作为汉朝官学的儒学,遭受了重大打击,但河西儒学却独树一帜,异常繁荣。不断有年轻的学子,或游学到此,或慕名而来,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郭瑀传承了老师郭荷的做法,在这清幽的山谷中,向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尽自己所学,让他们明白儒家思想的真谛。学习之余,带领弟子们在山崖上开凿石窟。


他的女婿刘昞也是其弟子在其走后,被北凉政权征召,继续在官学体系中,从事著述与教学工作,不管外界如何风雨如晦,刘昞只一心安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昼夜苦读,大量饱览当时中原世族避难河西时,所带来的珍贵文献典章,并为之作注,他一生著述不下一百二十卷,是五凉时期学术著述最多的学者。


以郭荷、郭瑀、刘昞三代师徒为代表的河西学者,在那个天下分崩,斯文扫地,中华文化惨遭涂炭的年代,他们牢牢把握儒家文化之本星火相传,更牢牢坚守着一份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与儒学传承的使命,这是河西走廊对于中原王朝的回馈,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

马蹄山下的临松薤谷在中华文明最黑暗的历史年代广招学人著书立说,留下了儒学之风盛极一时的那段不可磨灭的岁月,成为了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一极,它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华历史的轨迹,儒家贤达们的身影,也成为我们今天追寻的,一座座高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河西走廊   河西   汉族   中原   鲜卑   西晋   东晋   儒学   匈奴   马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