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题记:寻隐者不遇,搞了个乌龙,为去终南山,早八点已深入秦岭腹地,路窄到车轮擦着山崖而过,幸遇一山民指路方得以掉头,转而奔向翠华山。徒步上山到山顶才有信号,问前路当如何?老君殿求一上上签,善也!

终南山又称太乙山、南山,正是“寿比南山”典故的诞生地。它是秦岭山脉的一段,主峰位于长安区境内,海拔2604米。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历代统计的终南山隐士有五千余人。


寻隐者不遇,误入终南山深处

闻说终南山上多隐士,遂心生向往之意。翻开地图,从西安到终南山约莫50多公里,我可以去。遂早起,梳了个道姑头,叫来一辆车,目标:终南山。

乌龙的事来了,事先并未多做筹划,一心想着到了终南山再说,到时候徒步进山寻访隐士。离开西安市区后,途经一座又一座山野小村,有的村前挂着一树葫芦,有的村头树梢上残留着不少红彤彤的柿子。山村与山村之间有小集市,陆续有村民赶早市买菜,好一派山野烟火模样。

渐渐地,小山村不见了,前方就是进入终南山的山路。起初偶尔还有其他车子路过,越往山中开去,渐渐地半点人烟也见不着了。

耳旁只有潺潺的溪水声音,山涧中回荡着清脆的鸟啼声。我摇下车窗,空气清新极了,采日月之精华,集天气之灵气,云雾缭绕的终南山河。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山路旁生长着槲树,正是温庭筠诗中“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的槲树,中学时代觉得这首诗美极了,但不知槲树为何物,后来才知晓槲树原来生长于商洛之地。

前方山路愈发狭窄了,车轮几乎擦着悬崖边驶过,此时如果对面有车子驶来,完全无法相让通行。好在进山后几乎没看到其他人或车,而司机是个老司机,车技很稳。不过老司机此时也有些疑惑,“姑娘,你确定这是你要去的地方吗?再往前开这山路怕是更加难开了。”

司机将车子停在路边,我翻出导航查看定位,奈何信号很弱,根本无法准确定位。“坏了,咱们怕是直接开进终南山腹地了,还走了一条荒僻的单行道山路,掉头都成问题。”我心生不妙。

正在进退两难时,对面来了一个山民,那山民也很奇怪居然有人开车来这种地方,他说:“你们往前再开一点,有一处山路稍微宽点,可以掉头回去。”于是小心翼翼往前开了一段路后,果然找到了可以掉头的地方,于是原路返回了山村入口。恢复信号后,重新查找导航,决定就近前往太乙镇的翠华山。

翠华山脚下,一碗酸汤浆水鱼鱼

翠华山原名太乙山,传说太乙真人曾经在此修炼。而且自秦王朝起,就是皇家“上林苑”、 “御花园”之地。

此时天气开始炎热,山脚下有一个农家小摊,一份凉水冲调的酸汤浆水鱼鱼,拌着农家自制的腌山野菜,真是又酸又咸,实在吃不惯,勉强吃了几口鱼鱼,权当是尝鲜了。

当然此鱼鱼非鱼鱼,它是陕西传统小吃,浆水鱼鱼曰鱼,但更像蝌蚪,用淀粉糊糊顺漏斗挤压出来在沸水锅中制成。吃的时候配浆水汤。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八百里秦川绵延,山路九曲十八弯

吃过了酸不拉几的浆水鱼鱼,正式进山。一进山门,迎面而来的便是飞瀑山泉,鸟鸣啁啾,以及叫不上名的花儿、郁郁苍苍的绿,不可谓物种不丰富。没想到翠华山也有辣蓼草,这种野草在我老家遍地都是,它还是一种做酒曲的原料。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一路徒步上山,都是曲折幽深的石阶,走着走着以为无路可行时,转过弯又是一条天阶山径。比如这种只能弯腰侧身才可以通过的石阶,还有悬空的铁索桥。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山上的冰洞风洞,虽夏亦有坚冰,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山洞氤氲,呵气成雾,在自带仙气的石峡腾雾,寻隐者不遇,倒是山路上遇着了一条棕绿色的小蛇,我和蛇互相都吓了一跳,然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各自默默走开。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登上秦岭山顶了才有信号,山顶发了个动态表示我没失联,没有遇见隐士,也没找到适合隐居的山洞

坐山道,听虫鸣鸟啼幽幽,观山瀑,看山柿子黄了树梢。山风拂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泥土气息,落叶拂肩,落地有声,此刻不觉间竟也仙风道骨了起来。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问前路当如何?老君殿求一签

天池只是山顶的小湖泊,没什么特别的。附近有个道观,既来之,则去积个功德,在老君殿烧香求签。问前路当如何?得一上上签,善也!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下山途中,穿过一条长长长长的漆黑幽深的隧道。不怕黑,但我怕踩到蛇,一路胆颤心惊,开着手机手电筒快步穿行。

出隧道后,豁然开朗,回首山峦,终于明白为什么仙人要在此修炼了。你看那山头云雾飘渺,仙气缭绕,果然是人间福地。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关于西安

西安,简称“镐”,古称长安、镐京,是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的历史遗迹以及自然景点非常丰富,建议行程上安排一天市区,一天远郊,劳逸结合进行,以下为我简单梳理的5条线路:

线路1:市区一日游,半坡博物馆+西安古城墙+钟楼&鼓楼&回民街;

线路2:东北线一日游,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博物馆;

线路3:市区一日游,大明宫+未央宫+大雁塔+大唐芙蓉园;

线路4:东线华山一日游;

线路5:南线翠华山&终南山。

《旅行中的第12顿饭》:误入终南山深处,秦岭山下的酸汤浆水鱼鱼


后记

2017年9月,深秋,辞职,开启了丝绸之路的旅程。西域给我的印象,是塞外词里孤烟直的大漠,是杨柳怨的羌笛,是阳关三叠,是江湖豪侠腰间的一壶烈酒,是关外刮过的猎猎寒风...我执着的认为,深秋,是开启丝绸之路的最好时候,就因为那片土地,它那略带苍凉的金黄色,西风拂起历史的尘埃,弥漫整片天地间,那很像秋天的味道。

从做决策到辞职再到筹备出行,迅速而果决,没有半分犹豫。整个旅程定为14-30天:从西安出发,途经青海—武威(凉州)—张掖—嘉峪关—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伊犁而返。没想到却在乌鲁木齐遇上雪天,出来大半个月了,我也有点累了,就此止步返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秦岭   老君   山民   隐者   隐士   西安   丝绸之路   山路   山顶   深处   线路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