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双减”过后,身边不少父母选择偷懒躺平。


觉得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不管他的话,或许还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但孩子的成长,永远不能指望他自觉,身为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一生的责任和本职。


正如教育家泰曼·约翰逊所说: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想要孩子出人头地,在未来的日子里发光发热,父母一定要在这四个方面上使劲: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前不久湖南长沙一个12岁男孩,因迷恋上网玩游戏,趁妈妈不注意偷用手机给游戏充值买装备。

短短3天内,花掉整整11万元。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看着家里全部积蓄被男孩挥霍一空,妈妈绝望之下,只好到派出所求助。


即便经过多方努力,也只追回9万余元。


其实孩子贪玩,不懂做事的分寸,体谅不到父母赚钱的不易。


归根结底,跟没有好好给他树立规则意识有关。


父母每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养家,以为供孩子吃穿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责任。


到头来,孩子只知道享乐,不懂得感恩,甚至分辨不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敬畏要遭灾殃。


有些道理,从小就要灌输给孩子,让他心中有数,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李玫瑾教授曾说:


“人的成长过程当中,他要形成一些东西,就是除了爱之外,还有一个敬和畏。”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深以为然。

教育好子女的正确方式应该是恩威并施。


在他懂事的年龄,既要用无条件的爱滋养他、温暖他,也要在他犯错的时候敢管敢罚。


立好规矩,是为了让他知道分寸,分清是非对错,将规则牢记在脑海里;


教他心存敬畏,是给他划一条底线,不触犯不敢做的事情。


真正的爱,不是视而不见,也不是纵容,更不是包庇。


只有及时规范他的行为,纠正他的问题,树立他的三观,才能确保他未来走在正道里,不偏不倚。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不少父母说,知道要管孩子,但孩子就是不愿听,整天懒懒散散,浑浑噩噩。


其实,恰恰是没往孩子对的方向上使力。


电影《垫底辣妹》的原型小林沙耶加最近在网上庆祝自己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生。


这个以前数一数二的“差生”,正是凭借过人的内驱力,一路逆袭成为学霸。


当别人觉得她只能毕业后随便找个工作度日时。


妈妈却带她去参观大学,试图让她接触好的受教育氛围从而唤醒内心的动力。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结果,从未想象过自己也能考上大学的沙耶加,明确了自己想要挑战自己,不断成长的决心。


别人在K歌房嘻嘻哈哈,她所有的专注力都在练习册上;


大家不相信只有小学四年级水平的她能创造奇迹,她却用无数个不眠之夜证明了自己。


最后,她不仅凭借高分考上了名校,还成为许许多多像她一样的孩子的励志偶像。


这一切,都归功于妈妈和老师对她的指导和教育。


每一个强大的孩子,并不是天生才华过人,而是他找到了自己喜欢,并适合的事情。


凭借心里那一份“我相信自己能行”的内在驱动力,一点点地往前奔跑。


纵使过程经历数不尽的艰辛,流下血和汗,但他对成功和胜利的渴望,无时无刻不在鞭策他。


林清玄说,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唯有激发孩子的内动力,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才能在没人监督、催促的情况下,一如既往自律、优秀和努力。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6年前,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公布了一组数据,震惊全网:

在北京大学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


这也是“空心病”的由来。


他分享道,有一次自己正在上晚课,一个校外心理咨询师打来电话,说有学生好像在宿舍服毒自杀。


启动危机干预程序后找到自杀的学生,发现对方一直是北大很优秀的学生,却常常陷入困境。


住院、吃药,所有治疗手段都用尽了,学生还是了无生意。


最终只好放弃学业,退学回家。


现实生活中,且不说像这种明明过得不错、学习也好的孩子总是感觉空洞、迷茫和压抑。


很多孩子,心理能量不够,对生活丧失最基本的热情,一遇到事就灰心丧气,消极厌世。


即便他们能力再好,心理生病了,也无济于事。


所以,不要只看到孩子身体好不好,是不是吃得白白胖胖,长得高高壮壮。


更重要的是洞察他的内心,是否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对生活抱有激情。


这是他品质、性格的根本,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徐凯文博士通过临床心理干预后发现,只要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掌握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帮助孩子找到那颗热爱生活和人生的“心”。


所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关怀和尊重他的想法。


只有父母积极主动,在孩子面前展示向上阳光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孩子会受到感染,在爱中不断探索。


就算遇到困难,也懂得向父母寻求帮助,而不是在自我烦恼中,陷入恶性循环里。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这段时间,台州椒江一个5岁的小女孩,突然向父母提出想自己独自放学回家。


猝不及防的消息,让小女孩的爸爸感到好玩,又有点心疼。


毕竟是一个还没读小学的孩子。


可爸爸转念一想,女儿既然提出这样的要求,说明她已经有独立意识,是时候让她成长和历练了。


于是便答应女儿的请求,只是在没有被女儿发现的情况下,一路偷偷尾随。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从兴趣班到家,路程不到10分钟。

我想,这便是父母对孩子最伟大的爱。


心理专家胡慎之曾说,父母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父母懂得成全孩子,放手让孩子成长。


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想要实现自我的冲动。


特别是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靠自己做成某些事情时,父母的支持和理解,远胜对他的管束。


其实父母的心,永远都习惯把孩子当作孩子看待。


怕孩子受伤,怕孩子不够强大没办法很好地照顾自己,所以一味操心,事事包办。


以为“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你好”,殊不知,过分的担心和保护只会折断孩子日渐茁壮的羽翼。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有句名言:


“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得体的退出,是父母对孩子幸福成长送上的最好礼物,也是为人父母们最大的自觉。


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注定从一出生就和父母渐行渐远。


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不舍,心存祝福地目送孩子离去。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不管不问,教不出好孩子;松懈怠慢,养不出出色的后代。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唯有父母从小用正确的标准、三观约束孩子,为他注入满满能量,并在长大后懂得放手。


“养而不教,父母之祸;教而无方,父母之过。”


但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珍惜自己教育的权柄,一路指引孩子在对的人生轨道上不偏不倚,走出自己的璀璨人生。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被父母放养长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父母   孩子   不偏不倚   内心   事情   女儿   妈妈   优秀   发现   人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