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美景的启发—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1926年,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上,一列开往莫斯科的火车上,作为北京大学代表的李四光,去莫斯科参加一个地质科学大会。他身材修长,衣冠整洁,正出神地凝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

行驶中,窗外出现了非常美丽的景色“多美的大山啊!”“这是乌拉尔山脉,太美了!”车厢里响着人们一阵阵的感叹称赞。

山峦美景的启发—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这蜿蜒连绵的山脉过后,前面依然是广漠无垠的平原。可是,这位年轻学者李四光的内心却没有平静,他在思考为什么平原上会出现这个大山脉呢?为了弄清楚它的地理位置,他打开了随身携带的世界地图。

地图显示,乌拉尔山脉从南到北横亘在平原上,就像一条蛟龙一样盘着。它的东面是西伯利亚平原,西面是俄罗斯平原。李四光仔细地观察着这一带的地貌,看着窗外渐远的平原景观,疑问就越发强烈,紧紧地缠住了他的思绪:这绵长的乌拉尔山脉为什么会如此南北纵贯,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和俄罗斯平原中间呢?

山峦美景的启发—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思维敏锐的李四光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地质现象,必须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莫斯科地质科学大会上,李四光就这一问题向一些地质学权威请教,但没有人能给他满意的回答。说明地质学界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

回国后,李四光一直没有忘记这个问题。他翻阅了许多地质学论著,结合苏联地质图仔细研究,注意到乌拉东山脉的南面。还有一条呈东西衍生而向南突出的巨大弧形山脉。这条山脉东起阿尔泰,经高加索,西到黑海以北,与乌拉尔山脉一起构成个巨大的“山”字,平铺在欧亚地图上。

这一发现使李四光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乌拉尔山脉形成于上古生代一次巨大的地壳构造运动中,难道这“山”字形构造正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一定还有类似构造的山脉存在。

山峦美景的启发—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1928年,李四光带着地质队员到江苏、广西一带进行实地考察。他们终于又发现了两个“山”字形结构。“这些‘山’字形构造,绝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它们的形成一定和地壳运动有密切的联系!”

后来,除了“山”字形结构之外,李四光又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发现了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构成的“多”字形构造体系。在那里,几座东北走向和西南走向的山脉,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多”字形山脉。

山峦美景的启发—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通过研究,李四光还发现,这些不同的构造带对矿产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各种地应力除了影响地壳的形状外,还会影响到地下深处,驱使地下的矿藏沿某一构造带集中,形成矿床。

在东西走向山脉中,常见铜、钨、锡之类的重金属矿体。

在“多”字形构造的沉降带,多见石油及天然气。

而“山”字形构造则会形成煤田。

等等…………各种地质现象和成矿因素,都可以用力学的观点以推论。

山峦美景的启发—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李四光院士将地质学、矿产学和力学三者结合起来,创立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地质力学

壮阔无垠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在当代科学家的探索下,了解这些自然景观,感谢他们为中国的发展事业奉献出的努力和辛劳,这些深埋在地下的资源才可以帮助科技发展的快速前进,造福人民。

山峦美景的启发—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

大家有什么喜欢的自然山脉,或者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可以下方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西伯利亚   地质   乌拉尔山脉   山脉   莫斯科   地质学   地壳   山峦   自然景观   字形   力学   平原   启发   美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